●本報駐印度特派記者 胡博峰 ●本報記者 郭媛丹 李司坤 ●任重
中印關系成為全球焦點。西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張水利大校16日發表聲明表示,15日晚,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印軍違背承諾,再次越過實控線非法活動,蓄意發動挑釁攻擊,引發雙方激烈肢體沖突,造成人員傷亡。印媒稱,雖然中印在邊境地區的摩擦時有發生,但距離上次造成人員傷亡已過去45年。印度軍方16日的聲明說,兩國高級官員在事件發生后舉行會談,希望為局勢降溫。現在,外界最關心的一個問題是:這一最新沖突是否會成為中印關系的轉折點?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事對中印雙方的挑戰很大,不可避免地將對兩國關系產生影響,如何妥善解決后續問題、將負面影響盡可能降到最低、避免局勢進一步升級甚至失控,考驗著兩國的政治智慧。
中印都發表了聲明
“加勒萬河谷地區主權歷來屬我。”張水利在16日的聲明中強調,印邊防部隊出爾反爾,嚴重違反兩國有關邊境問題協定協議,嚴重違反中印軍長級會談共識,嚴重損害兩軍關系和兩國人民感情。“我們要求印方嚴格約束一線部隊,立即停止一切侵權挑釁行動,與中方相向而行,回到對話會談解決分歧的正確軌道上來。”張水利表示。
據印度新德里電視臺16日報道,印度軍方在當天發表的聲明中表示,這次沖突發生正值“加勒萬河谷地區對峙形勢有所緩解之際”。印方死亡人員包括一名軍官和兩名士兵。聲明說,中印軍方高級官員正在舉行會談,旨在為當前事態降溫。有消息人士稱,雙方在沖突中并未交火。
據《印度斯坦時報》報道,16日,印度國防部長辛格第一時間召集國防參謀總長拉瓦特和海、陸、空三軍司令舉行會議,了解事態進展,外交部長蘇杰生也在場。會議結束后,辛格通過視頻向印度總理莫迪匯報邊境地區局勢。
此前,《環球時報》記者從中國軍方有關消息人士處獲悉,5月上旬以來,印方在中印邊境加勒萬河谷地區越線進入中國領土、構工設障,阻攔中方邊防部隊正常巡邏執勤。5月20日,多家印度媒體報道稱,中印在邊境實控線西段的緊張局勢升級,雙方增派了部隊,特別是在典角、加勒萬河谷、斗拉特別奧里地以及班公湖地區。從6月4日開始,有印媒報道雙方軍隊“后撤”的消息。6月6日,中印在拉達克地區實控線中方一側舉行軍長級會談。次日,印度外交部發表聲明說,印度與中國已同意根據雙邊各項既定協議解決對峙僵局。
“雙方在管控分歧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致的”
美國《紐約時報》16日援引外交政策分析人士的話說,中國正在加緊捍衛領土主權的努力。印度媒體人比斯瓦斯16日在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表評論文章稱,前段時間,印度媒體一直報道中印軍隊都從對峙地點“逐步后撤”、雙方正為局勢降溫努力。因此,突然傳來中印軍人發生激烈肢體沖突的消息出人意料。比斯瓦斯認為,如今莫迪政府正面臨疫情和經濟疲軟等內憂問題,中印的新沖突無疑又給其外交與安全政策帶來挑戰。
據《印度快報》16日報道,雖然中印兩國在邊境地區的摩擦時有發生,但上次造成人員死亡還是1975年。《印度斯坦時報》擔憂,最新邊境沖突會讓兩國關系變得“糟糕”。曾任印度北方軍區司令部指揮官的德伊本德拉·胡達對當前局勢的“嚴重升級”表示擔憂,認為“這需要外交介入調停”。印度尼赫魯大學政治學者雅各布對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說,此事可能成為“游戲改變者”。
這次激烈沖突發生時,中印軍方的對話正在進行當中。有消息人士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在15日事發當天,雙方還舉行了師級(印度方面由準將出席,中方大校出席)會談。《印度斯坦時報》15日報道援引印度政府消息人士的話也證實,雙方師旅一級指揮官在拉達克東部舉行會談,重點是緩和第14和第17巡邏點對峙局面。截至目前,雙方至少已經在師級指揮官層面舉行了5輪對話,其中2輪是在6日的軍長級對話之后進行的。其他職銜相對較低的事務層級之間的會談也在進行。上述消息人士16日對記者披露稱,雙方的對話目前還沒有取得標志性成果,但印度“保持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的基本政策立場沒有發生變化。
有印方分析人士16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與中國發生新沖突恐怕會導致印度民間反華情緒高漲。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1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也提醒,在印中國人和中資企業最近要提高安全意識。
對于此事是否會成為中印關系的轉折點,錢峰表示,現在兩國政府都面臨不小的輿論壓力,下一步形勢會怎樣發展有待觀望。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趙干城16日對《環球時報》記者也表示,現在要判斷此事將對兩國關系產生多大影響還為時過早。他認為,由于這次是印度發起挑釁攻擊,因此他們下一步如何表現很重要。目前看來,印度政府高層、外交部門的發言還是朝著比較克制的方向。在對華政策方面,莫迪政府會慎重地予以全面考量。
“從各方消息看,為避免沖突升級,中印立刻就此展開了會談,由此可見雙方在管控分歧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致的。”錢峰認為,“兩國對口部門有望繼續就此保持會談和溝通,不排除安排更高層級的會談為事態降溫”。
尼印也陷入領土爭端
除了與中國的邊境對峙,印度最近與尼泊爾也陷入領土爭端。尼泊爾聯邦議會眾議院13日通過憲法修正案,將與印度存在領土爭議的卡拉帕尼等地區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在此背景下,《印度斯坦時報》16日披露說,尼泊爾計劃于下個財年增加100個尼印邊界哨所,從目前的121個增至221個。消息人士稱,尼泊爾的最終目標是設立500個尼印邊界哨所。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哨所位于里普列克山口等地區附近,該山口是被尼泊爾列入新地圖的與印度存在爭議的地方。英國《金融時報》15日援引分析人士的話說,與尼泊爾的爭端反映出印度在維持與周邊國家緊密關系上面臨越來越大的挑戰。
有外媒將尼印矛盾扯上中國,稱是中國的經濟支持給尼泊爾政府帶來自信與抱負,讓其敢于對印度采取更強硬的立場。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印度中心研究員康斯坦丁諾·沙維爾對《金融時報》說,很長一段時間以來,印度對周邊小國有種“理所當然的態度”——無需投資幫助建設、推進地區一體化,就可以對它們施加大量政治影響,現在,“這種平衡改變了”。
《印度快報》16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印度政府已派人接觸尼泊爾政府,希望他們暫停制定新地圖,與印度就領土爭端談判。▲
環球時報2020-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