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云成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交通規劃勘察設計研究院,新疆 維吾爾自治區 830000)
在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趨勢下,我國西部開發更是全面深入,其中公路建設已經延伸到西部很多山區。山區地形陡峭險峻,多發育V型溝谷,橋隧比往往都比較高,且由于山嶺區路線展線困難,跨越溝谷較多,導致部分路段采用短隧道群通過,各個隧道之間的銜接常以橋梁跨越峽谷。我國西部地區多為嚴寒地區,冬季的氣溫低,積雪時間很長,容易形成冰凌路面。此外,山區公路由于地形限制,往往多彎道、長大縱坡等,因此,積雪路段路面的抗滑性能嚴重影響車輛安全行駛。車輛在隧道群行駛過程中,由于隧道洞口處的暗洞效應和眩光影響,導致駕駛員反應延遲,雪天時這種影響極為不利,導致事故高發,嚴重影響車輛安全通行。基于此,研究山區高等級公路隧道群內明線段防雪措施設計方案有著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其關鍵是做好橋梁段明線范圍之中的除雪防冰工作。
柔性拱棚對隧道明洞設計方法進行了借鑒,主要采用的是一種柔性拱棚結構,在明線段上方進行搭建,這樣便可以將兩個獨立的隧道串聯成為一個更長的隧道,可對降雪問題進行有效解決。柔性拱棚的主體是輕質且高強度的鋼桁架結構,同時在頂端用PVDF防雪膜進行覆蓋,防止路面積雪;而且還具有遮光的作用,減弱隧道洞口暗洞效應和眩光的影響。隧道群內的明線段有路基,也有橋梁,所以在對柔性拱棚進行應用時需要對兩種情況進行分別考慮。柔性拱棚本身也有一定的荷載,為了將橋梁主體結構的整體荷載負擔有效減輕,那么橋梁段落的柔性拱棚的基礎應當在橋梁范圍之外的鋼縱梁上進行獨立設置;對于路基段落的明線段來講,則可以直接在段落之內的設置柔性拱棚。
電熱式融雪方案的工作原理與我們生活之中的電熱毯工作原理相似,具體是將不銹鋼高強度礦物絕緣導熱電纜埋設在道路瀝青層之下的混凝土層內的刻槽之中,同時在設置對應的濕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以及控制器,通過設定臨界的濕度值與溫度值,然后再利用控制器以及傳感器對熱電纜的開關進行控制,這樣就可以利用電來發熱,從而達到融雪效果。以某高速路段為例,該高速的單線路基寬度為12.25 m,包括1條應急車道與2條車道,在采用該方案時著重考慮兩個因素,一方面是融雪效果,另外一方面是經濟性,基于此將在車行道范圍之內對伴熱系統進行鋪設,具體寬度為2×3.75 m=7.5 m,長度則需要與明線段長度保持一致。電熱式融雪設計方案具體埋設熱電纜的方式。
該方案的原理與我們常見的市政工程中灑水系統相似,而具體是將被動式的人工撒鹽或者是機械撒鹽的方式,改善成為主動噴射除冰液。具體可以對橋梁段的防撞護欄以及路基段的波形護欄進行充分利用,通過埋設管道以及設置對應的噴頭,并且還需要在路面的瀝青層之內對相關溫度、濕度傳感器以及相關控制器進行埋設,還需要修建設備用房,主要用于對除冰液的存放,再將臨界的溫度值與濕度值設置好,則可以基于實際情況實現自動噴射,從而達到融雪除冰的目標。具體安裝。
以某高速為例,目前該高速主體土建工程基本完工,意味著即將通車,為了能夠確保順利通車,那么則需要選擇施工周期較短、難度較低以及效果較好的措施。本文將通過對上述三種方案進行對比,最終選擇了技術更加成熟、施工便捷以及成本合理的灑水式除雪方案,方案對比見表1。

表1 三種防雪措施方案對比
綜上所述,本文所探討的三種除雪方案均具有可行性,三種主動式防雪措施均具有較高的可實施性,但又各有優缺點,其中柔性拱棚方案防雪效果最佳,但由于本身工程規模較大,造價較高,阻礙了其大范圍的應用。電熱式融雪方案和灑水式除雪方案工作思路大體相同,均是借助傳感器與控制器來對除雪系統開關進行控制,而后者相對比前者更加環保,尤其是施工過程中不會對道路通行造成影響。但是,電熱式融雪方案和灑水式除雪方案在雪大時容易導致積雪程呈稀泥狀,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因此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進行選擇以及應用。整體來講,三種方案各有不足與優勢,具體需要根據山區高等級公路隧道群內明線段的實際情況而決定,主要從成本、防雪效果、施工難度與周期等等方面進行考慮,從而選擇最合適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