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淼
(無錫市惠山區人民醫院 重癥醫學科,江蘇 無錫 214187)
重癥加強護理病房(ICU)隨著我國重癥醫學的不斷發展也在不斷壯大,目前來看,醫院ICU收治的病人主要以病情危急為主[1],ICU醫護人員通過默契的配合、醫療手段的高度專業性和醫療器械的完備性,一次次在死神手里奪回患者的生命,幫助患者轉危為安[2];ICU內部的護理人員的護理手段也應該相較于普通病房的護理有所提升[3]。本文通過對于116例ICU病房病患治療期間的護理情況進行了一定的分析。
選取ICU危重患者116例,隨機法平分為兩組,一組采用常規護理(對照組n=58),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6:32,平均年齡66.13±9.83歲,一組根據護患關懷理念護理(觀察組n=58),觀察組男女比例為:30:28,平均年齡67.21±10.0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P<0.05。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主要從心理關懷、環境關懷、疼痛關懷和人文關懷這四個方面對患者進行護理[4]。1.心理關懷主要出從患者的心理活動變化入手,以此來消除患者及家屬的心理顧慮,盡可能的減少病痛對于患者和家屬帶來的恐懼和焦躁[5]。2.環境關懷主要是通過改善ICU病房的環境來實現,破除以往患者的定勢思維,對病房進行簡單的裝飾,保持病房內空氣的清新以及良好的光照,從而來保證患者能夠有一個良好的治療、恢復場所[6]。3.疼痛護理,這就需要醫護人員更加細心,要注重觀察患者在治療期間由于疼痛產生的不同的面部表情,及時疏導患者遇到的疑惑。4.在患者語言表達不便時使用一些幅度較小的動作去實現與患者之間的溝通。與此同時也要加強與患者家屬的溝通,對于治療的步驟及相關醫療器械可以向患者和家屬進行簡單的介紹,減少患者對于一些陌生醫療器械所產生的恐懼感。
表1 兩組患者平均監護時間、平均ICU入住時間情況[n,(±s)]
表1 兩組患者平均監護時間、平均ICU入住時間情況[n,(±s)]
分組 n 護理人員每天平均監護時間(h) 平均ICU入住時間(d)實驗組 58 12.12±3.1 1.23±1.35對照組 58 5.23±2.4 4.25±1.33 P值 - 0.023 0.014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情況對比[n,(±s)]
表2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生活質量情況對比[n,(±s)]
組別 n 生活質量評分管理前 管理后實驗組 5 8 1 5.3 7±2.9 4 3 3.6 7±3.1 5對照組 5 8 1 6.0 2±2.9 8 1 8.2 8±2.8 8 P 0.0 6 3 0.0 1 1
表3 兩組患者滿意度評價情況[n(%)]
護理人員每天平均對于患者的監護時間上,實驗組得分為(12.12±3.1)分,對照組得分為(5.23±2.4)分,這就說明常規護理在護理患者的平均時間上較短,就很容易造成患者由于護理看護不夠仔細而影響患者的疾病恢復,再加上ICU病房的病患都是重病患者,疾病情況相較于普通病房的患者要嚴重的多,因此由護理關懷理念主導的護理服務將更合適ICU患者的護理;患者平均ICU入住時間上,實驗組得分為(1.23±1.35)分,對照組得分為(4.25±1.33)分,這就說明由護理關懷理念主導的護理服務對患者病情的恢復有極大的幫助;日常生活功能評分上,實驗前后實驗組得分分別為(15.37±2.94)分和(33.67±3.15)分,對照組得分為(16.02±2.98)分和(18.28±2.88)分,這就說明護患關懷理念不僅可以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而且通過護理人員的關懷和鼓勵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患者總體滿意率上,實驗組為100%,對照組為10.34%。
ICU病房的病患都是重病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使得他們精神脆弱敏感,要想使得治療達到更好的效果就必須加強對患者得關懷,要從不同的角度去關心患者,注重患者得心理狀態,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關懷理念。通過完善的護患關懷理念對ICU危重患者進行護理,可以及時處理患者在這個階段所遇到的一系列問題,從而有效的提高患者病情的穩定性,有利于患者適應病房康復環境,促進患者后續的康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