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趙風英
隨著法國政府宣布加速解封,墓園重新向民眾開放,供大家緬懷故人。等待已久的新冠肺炎病故者家屬也能夠組織沒有人數上限的葬禮了。位于巴黎十四區的蒙帕納斯公墓,是與拉雪茲神父公墓、蒙馬特公墓齊名的巴黎三大公墓之一?!肚槿恕返淖髡叨爬埂⒆骷夷瓷?、詩人波德萊爾、汽車工程師雪鐵龍、存在主義哲學家薩特及伴侶波伏娃等名人都長眠于此。也有人來這兒緬懷去年9月逝世的法國前總統希拉克或者中國著名女畫家潘玉良。不過不少人不了解,這里還藏著一個世界最貴墓碑,它在10年前被巴黎市特別列為“歷史建筑”。
在蒙帕納斯公墓22區一個不起眼的角落里,一個看上去極普通的墓碑被罩上了奇怪的木頭盒子(如圖一),周圍還有三個攝像頭24小時監控。走到它的正面,記者發現豎著一塊警告牌:絕對禁止靠近,不可觸碰墓碑。這里發生了什么?難道下面埋著吃人的吸血鬼?記者湊近看,發現墓主是個俄羅斯女郎,名為塔季揚
娜·拉切斯科娃。 1910年,23歲的塔季揚娜為愛殉情,她的家人將她安葬在蒙帕納斯公墓,并找了個住在附近的小伙子打造一個名為“吻”的墓碑雕塑。原本可以就此結束的事情卻因為這尊雕塑而在百年后掀起一場波瀾。原來,打造墓碑雕塑的羅馬尼亞小伙子叫布朗庫西,曾是著名雕塑家羅丹的學徒。后來他離開羅丹自行鉆研。最終,布朗庫西在雕塑中呈現的徹底抽象與單純化風格讓他被后人譽為“現代雕塑教父”。
名不見經傳的布朗庫西在1910年只是個小石匠。他從1905年起就開始創作“吻”系列雕塑,用簡單線條在大理石上勾勒出一對男女相擁相吻的形象。之后,布朗庫西又雕刻了多個版本的“吻”,因為堅信“真實不在于外形,而是事物的本質”,每個版本都更加簡化。當塔季揚娜的父母找到布朗庫西制作雕塑的時候,墓碑底座上安置的這個就是他為“吻”系列創作的最后及最大的一個版本——高達90厘米(如圖二)。駐足其前,游客可以看到兩個相擁相吻、近乎合二為一的戀人。大家無不被原始而簡樸的雕塑中流露出的浪漫與深情所打動。
近100年后,布朗庫西的作品市值飛漲,他的《空中飛鳥》雕塑在2005年被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出2750萬美元天價,令他成為“世界最貴雕塑家”。而塔季揚娜的父母當年只花200法郎定制的這個“吻”眼下估價可達7000萬美元!2005年,塔季揚娜遠在俄羅斯的6位后人突然激動了,要求收回這座雕像,因為他們聽說布朗庫西的作品可拍賣到數千萬美元。時任法國文化部長德瓦布爾以“雕塑為法國國寶”為由拒絕讓“吻”離開公墓或者被拍賣。2010年5月21日,法蘭西島大區又將雕塑連同塔季揚娜墓整體列為“歷史建筑”進行保護。
因為在墓碑基底部有布朗庫西親自簽名的刻字“致我親愛的塔季揚娜”,2018年4月巴黎行政法院再次表示“墓、墓碑及雕塑為不可分割整體”,駁回了塔季揚娜后人的訴訟,但是未能說服后者。法國政府由此拉開一場與塔季揚娜后人的墓碑爭奪大戰。這場法國近年來最富爭議的藝術品訴訟案讓蒙帕納斯公墓成為輿論關注焦點。出于安保考慮,公墓在塔季揚娜墓的周圍安裝了3個攝像頭,還為墓碑雕塑罩上了木盒子。有游客嘆息說,“吻”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好奇者如今只能從歷史圖片中尋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