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邱家玉 張林 萬齊旺 (云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農業品牌化發展是促進鄉村振興的關鍵,鄉村振興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農業品牌建設是實現農業產業興旺的關鍵,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升,對綠色、安全、高質農業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品牌意味著優質和保障,發展農業品牌契合市場需求,是涉農產業未來發展的一條高速通道。
近年來我國重視農業品牌的建設,當前我國雖然有許多農業地理標志品牌、區域公用品牌、特色農業品牌,但真正品牌化效果顯著、知名度高的仍然是極少數,多數品牌影響力僅僅局限于本地周邊。跨省份、全國性的不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品牌是信譽的凝結”,“糧食也要打出品牌,這樣價格好、效益好”。(1)不同省份農業品牌發展現狀。表1 是我國各個省份不同類型品牌數量表,由表1 可以看出,我國目前各個省的農業品牌建設在數量上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全國合計區域公用農業品牌2487 個,其中山東、四川、湖北、廣西等十個省份的區域公用農業品牌數量超過了100 個,除直轄市外,西藏、吉林的數量較少,不足30個;全國的農業企業品牌共有3573個,其中河南、吉林、福建、湖南等九個省份的農業企業品牌數量超過了100 個,其中河南多達612 個,除直轄市外,農業企業品牌不足30個的有四個地區,分別是:西藏、天津、海南和寧夏。全國農業產品品牌共有245 個,其中湖南、福建、吉林、浙江等七個省份的農業產品品牌超過十個,其中湖南有98 個,遙遙領先于其他地區。除直轄市外有三個地區還沒有農業產品品牌,分別是:青海、海南、和西藏。(2)產品品牌建設現狀。由表2 可得:在創建農業企業品牌的企業級別方面,我國目前的農業企業品牌建設主要由國家龍頭企業和省龍頭企業為主,在3573 個農業企業品牌中3558 個來自于國家龍頭企業和省龍頭企業,其中國家龍頭企業1535個,省龍頭企業2023 個,僅有15 個來自于地市龍頭企業和區縣龍頭企業以及未定級的龍頭企業。在產業方面,糧油、畜禽、蔬菜的農業企業品牌較多,分別為972 個、229 個和690 個。較少的產業為:飼料45個、種子42 個和菌類16 個。(3)產業品牌建設現狀。通過表3,我們知道:農業產業品牌從數量上相對于區域農業公共品牌和農業企業品牌來說較少。我國目前的農業產業品牌各行業和加工狀態分布較為均勻。在245 個農業產業品牌中,農業加工品品牌有147 個,初級農產品品牌有98 個;從行業來看,糧油和茶葉產業的農業產業品牌較多,其中,糧油類農業產業品牌有58 個,主要為農產品加工品品牌,有40 個;茶葉類農業產業品牌有52 個,其中農產品加工品牌占大多數,有39 個。六個產業中,糧油、茶葉、畜禽類的農業加工品品牌較多,瓜果、水產和蔬菜類的初級農產品產業較多,符合不同行業的農產品差異。
(1)加強對品牌農業的宣傳。在農業生產中,大多數的生產者缺乏品牌觀念,沒有充分認識品牌建設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戰略地位和作用,促進品牌化發展的新思維、新辦法和新手段不足。同時存在著對品牌認識模糊的情況,很多生產者對品牌是商品區別于其他同類型商品的標識和記號這一點認識不夠明確,在品牌創建中缺乏自己的特點,品牌辨識度低。還有很多人認為農產品品牌并不重要,認為農業只需要搞好生產就可以了。這些問題的存在就需要加強對品牌農業的宣傳,讓農業從業者們明白品牌建設的重要性,從而創建屬于自己的品牌或加入地方品牌建設中。
(2)加大農業品牌建設的扶持力度,優化農業品牌建設環境。目前政府的扶持主要集中在宏觀層面,主要措施是倡導、宣傳、評比,下一步應該針對初級農產品加大扶持力度,讓更多農業經營主體投入到品牌建設中;同時,協助做好農業品牌宣傳,組織農業品牌建設的培訓和專家指導,為品牌農業企業創造良好的創牌氛圍。加大扶持力度的同時,還需提高農業品牌監管的公信力,優化農產品品牌建設環境。

表1 我國各個省份不同類型品牌數量表

表2 企業品牌數量(單位:個)

表3 產業品牌數量(單位:個)
(3)重視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農業品牌建設的關鍵作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尤其是龍頭企業,是農業品牌建設的重要牽頭力量,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壯大農業品牌,可以將一二三產業聯合起來,延長農業產業鏈,這是普通農戶很難做到的,推動農業從“小散弱”向“大聚強”轉變,發展新型農業,打造高質農業品牌。
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質量興農、品牌強農”已經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加快脫貧攻堅、提升農業競爭力和實現鄉村振興的戰略選擇。新時代品牌強農助力鄉村振興的精彩樂章已經奏響。農業品牌能夠挖掘和延伸農產品價值,在地區農產品定位、經營模式選擇等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可以說,農業品牌是地區農業產業發展的產物,正確挖掘使用農業品牌能夠帶來巨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