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惠娟 方文浩 薛 瑩 尹麗娜 何文君 沈繼錄
肺癌是一種臨床常見且惡性程度較高的腫瘤,臨床確診主要通過病理學檢查,通常患者確診時,腫瘤已進展至晚期,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斷對改善肺癌預后至關重要。近年來,血清腫瘤標志物因其非侵入性及取材方便等優(yōu)勢,成為臨床早期監(jiān)測的重要手段[1-2]。目前,腫瘤標志物的數(shù)量較多,但主要用于反映肺癌病情的特異性腫瘤標志物較少,臨床常選取血清鱗狀細胞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神經(jīng)元特異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 NSE)、細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 21-1,CYFRA21-1)、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作為肺癌的標志物,但各標志物單獨檢測診斷肺癌的靈敏度、特異性較低,不能很好滿足臨床需求。本研究旨在通過分析血清腫瘤標志物SCC、NSE、CYFRA21-1及CEA在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中的表達,探索4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8月至2020年1月安徽醫(yī)科大學第四附屬醫(yī)院收治確診的100例肺癌患者設為觀察組,其中男65例,女35例,平均(65±10)歲;鱗癌37例、腺癌43例、小細胞肺癌20例。根據(jù)國際肺癌原發(fā)腫瘤、淋巴結轉移及遠處轉移(tumor note metastasis, TNM)進行分期:Ⅰ期8例,Ⅱ期12例,Ⅲ期28例,Ⅳ期52例。同時期選擇本院收治的85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63例,女22例,平均(62.7±14.7)歲。兩組年齡(t=-1.182)、性別(χ2=1.792)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jīng)血清檢驗、MRI或CT及組織細胞學檢查確診為肺癌[3];②無家族遺傳史。排除標準:①SCC、NSE、CYFRA21-1、CEA等數(shù)據(jù)不全者;②CT或MRI等影像學資料不全者;③病理TNM分期及病理分型等數(shù)據(jù)不全者。
1.3 方法 比較兩組對象血清SCC、NSE、CYFRA21-1、CEA表達,同時分析觀察組不同病理類型(肺腺癌、肺鱗癌、小細胞肺癌)和不同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上述指標的差異,比較 SCC、NSE、CYFRA21-1、CEA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價值。
1.3.1 SCC、NSE、CYFRA21-1、CEA檢測 所有研究對象抽取空腹靜脈血5 mL,室溫放置30 min,3 500 r/min 離心10 min,分離血清,-20℃保存待測。采用羅氏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cobas 602)檢測SCC、NSE、CYFRA21-1、CEA水平。試劑為羅氏公司配套試劑,嚴格按試劑說明書操作進行。
1.3.2 SCC、NSE、CYFRA21-1、CEA標志物陽性界值判定方法 聯(lián)合檢測4種腫瘤標志物中有任何1項符合陽性診斷標準,即定為聯(lián)合檢測陽性;4種標志物均符合陰性診斷標準即判斷為陰性。各指標陽性標準按試劑盒說明書提供的參考值進行判定。單項指標陽性判斷標準:SCC≥1.8 ng/mL、NSE≥16.3 ng/mL,CYFRA21-1≥3.3 ng/mL,CEA≥6.5 ng/mL。
2.1 兩組患者血清SCC、NSE、CYFRA21-1、CEA水平比較 觀察組血清SCC、NSE、CYFRA21-1及CEA水平較對照組均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兩組對象血清SCC、NSE、CYFRA21-1、CEA水平比較(ng/mL)
2.2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血清四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肺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較肺鱗癌及小細胞肺癌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肺鱗癌患者血清CYFRA21-1、SCC水平較肺腺癌及小細胞肺癌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較肺腺癌及肺鱗癌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ng/mL)
2.3 不同病理分期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 Ⅰ~Ⅱ期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NSE水平明顯低于Ⅲ~Ⅳ期肺癌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血清CEA、SCC水平在不同分期肺癌患者中無明顯差異(P>0.05)。
表3 不同病理分期肺癌患者血清腫瘤標志物水平比較(ng/mL)
2.4 SCC、NSE、CYFRA21-1、CEA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價值 以《原發(fā)性肺癌診療規(guī)范(2018年版)》為標準,以SCC、NSE、CYFRA21-1、CEA為檢驗變量,繪制ROC曲線。結果顯示,血清SCC、NSE、CYFRA21-1、CEA單獨檢測診斷肺癌的靈敏度分別為60.0%、57.0%、37.0%和59%,最佳截斷點分別為0.886 ng/mL、14.17 ng/mL、6.68 ng/mL、4.04 ng/mL。四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達75.0%,曲線下面積最大,達0.843(95%CI:0.788~0.897,P<0.01),約登指數(shù)為53.8%。見表4, 圖1。
表4 血清SCC、NSE、CYFRA21-1、CEA單獨及聯(lián)合檢查在肺癌中的診斷價值
圖1 CEA、CYFRA21-1、NSE及SCC單獨及聯(lián)合檢測診斷肺癌的ROC曲線
肺癌是我國乃至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患病率和死亡率較高,大多數(shù)患者因早期癥狀不典型,不易被發(fā)現(xiàn)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導致預后不佳。因此,肺癌的早期診斷和發(fā)現(xiàn)對肺癌治療及預后有重要價值。血清腫瘤標志物是一類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物質,通過檢測患者血清中腫瘤標志物水平的變化以了解腫瘤的發(fā)生,輔助腫瘤診斷,具有非侵入性、取材方便等優(yōu)點,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假陽性率高、特異性低等問題,因此,如何提高腫瘤標志物在肺癌診斷中的敏感度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4]。目前,臨床開始更多地采用聯(lián)合檢測外周血腫瘤標志物的方法來提高早期肺癌的檢出率。
CEA作為一種廣譜性腫瘤指標,常應用于胃癌、胰腺癌、結腸癌、肺癌、等的診斷[5]。CYFRA21-1是癌細胞分化過程中產生的一種角蛋白19的可溶性片段,是診斷肺鱗癌、腺癌、非小細胞肺癌較為敏感的指標[6]。NSE為烯醇化酶的同工酶,存在于神經(jīng)元及神經(jīng)來源的細胞中,研究[7]顯示,當正常細胞發(fā)生惡變時,細胞表面的糖蛋白及糖脂可明顯升高。SCC是鱗狀上皮細胞產生的一種抗原,是多種鱗癌相對特異性標志物,對子宮頸鱗癌、肺鱗癌等有重要的臨床價值。目前,以上4種血清腫瘤標志物常作為肺癌的血清標志物。為提高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本研究通過分析血清腫瘤標志物SCC、NSE、CYFRA21-1及CEA在肺癌患者、肺良性疾病患者中的表達,探索其聯(lián)合檢測在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4項血清標志物水平均較對照組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血清SCC、NSE、CYFRA21-1及CEA可輔助肺癌的診斷與鑒別診斷;進一步根據(jù)肺癌患者臨床病理參數(shù)進行分類比較,發(fā)現(xiàn)肺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較肺鱗癌及小細胞肺癌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肺鱗癌患者血清CYFRA21-1及SCC水平較肺腺癌及小細胞肺癌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小細胞肺癌患者血清NSE水平較肺腺癌及肺鱗癌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以上結果均提示血清SCC、NSE、CYFRA21-1及CEA可輔助肺癌病理分型;Ⅰ~Ⅱ期肺癌患者血清CYFRA21-1及NSE水平明顯低于Ⅲ~Ⅳ期肺癌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血清CEA及SCC水平在不同分期肺癌患者中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肺癌患者病情越重,CYFRA21-1及NSE水平越高,可用于肺癌疾病進程監(jiān)測[8-9]。
本研究結果顯示,血清SCC、NSE、CYFRA21-1、CEA單獨檢測肺癌的靈敏度分別為60.0%、57.0%、37.0%和59%,四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靈敏度提高到75.0%,提高了肺癌診斷的靈敏度,降低了漏診率,但是特異度略有所下降,提示聯(lián)合檢測的誤診率有所上升,但是肺癌惡性程度高,預后差,提高肺癌早期檢出率,降低漏診率更為重要。ROC曲線分析顯示,肺癌四項標志物聯(lián)合檢測的曲線下面積為0.843(95%置信區(qū)間:0.788~0.897,P<0.01),較單一指標具有更好的臨床診斷價值,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對肺癌患者的治療及預后評估具有積極的作用。鑒于本研究中選取患者的范圍及數(shù)量的局限性,仍需要在今后的試驗中擴大患者的范圍和數(shù)量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
綜上所述,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NSE及SCC水平升高,聯(lián)合檢測可提高肺癌診斷的靈敏度,對肺癌診斷具有良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