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茜梅 羅 冷 周亞平 湯 昱 張 可
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pathway nursing, CPN)是針對特定患者群體在住院期間應用的一種護理模式,具有時間性和順序性,可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規范化護理和治療[1-2]。纖維支氣管鏡(fiberoptic bronchoscope,FOB)被廣泛應用于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可直接觀察病變部位及形態,進行病理檢查以明確診斷[3-5],具有操作方便、創傷小、適應人群廣泛、安全性高等特點,在小兒肺部疾病的診治中作用突出[6]。近年來隨著FOB在兒科臨床應用日益增多,為小兒呼吸系統疾病診斷、治療提供了有效手段,其價值也得到廣泛肯定。但由于患兒及家屬知識缺乏,FOB作為一種侵入性操作會伴隨不適感,兒童纖支鏡術具有較成人更高的風險,使患兒家長產生緊張、焦慮等心理負擔,造成術前不理解、術中不配合、術后并發癥多、手術滿意度低等問題的存在。本研究通過應用CPN與常規護理方法進行對比,分析CPN在FOB檢查患兒圍術期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河南省兒童醫院呼吸科病房2018年7~12月收治的行FOB檢查的患兒120例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兒的診斷及病情符合兒童FOB檢查術適應證;②患兒為第一次接受FOB檢查;③家長簽署知情同意書,愿意配合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合并嚴重基礎性疾病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患兒;②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患兒;③合并認知障礙等精神疾病者;④不能完成整個研究過程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患兒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60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及家長情況等一般資料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及家長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圍術期給予FOB常規護理指導:①術前由當班護士憑借個人工作經驗并依據護理程序對患兒及家屬進行健康指導,講述疾病相關知識和檢查注意事項,當評估患兒具備接受檢查的條件時行FOB檢查;②檢查時引領患兒家長攜帶用物至內鏡室進行診療操作,家長在等待區等候,護士帶患兒進入內鏡室,常規鎮靜后手術開始,術中觀察患兒生命體征變化情況;③手術結束后告知家長及時進行霧化治療的重要性以及常規飲食等,同時觀察患兒生命體征。
1.2.2 干預組 圍術期使用《兒科纖維支氣管鏡檢查術圍術期臨床護理路徑表》對患兒及家長進行指導,具體如下。
1.2.2.1 術前護理 ①在術前一日向家長及年長兒講解手術目的及過程,減輕其緊張焦慮感;②完善相關檢查,簽署知情同意書及診療申請單;③告知家長準備1卷衛生紙、2條干毛巾和霧化器,2歲以下患兒備尿不濕,攜帶近期檢查的CT或胸片等;④根據患兒年齡及醫囑制定禁食方案,固體食物禁食8 h,流質、牛奶、配方奶禁食6 h,母乳禁食4 h,輕飲料(清水、糖水)禁食2 h;⑤術前1 h遵醫囑靜脈補液治療,保證輸液管路通暢;⑥術前30 min核對患兒身份信息、禁食水時間,查看術前檢查結果、知情同意書及診療單,引領患兒及家長至等候區。
1.2.2.2 術中護理 ①先給予復方異丙托溴銨溶液和2%利多卡因霧化吸入,再靜脈給予右美托咪定、咪達唑侖、丙泊芬等麻醉用藥;②術中協助年長兒配合手術,嬰幼兒給予安撫并適當約束肢體活動;③用溫鹽水氣管內灌洗,根據病情進行術中檢查,并給予心電監護、氧氣、吸引器應用等,必要時鼻腔負壓沖洗。
1.2.2.3 術后護理 ①患兒返回病房后,通知醫生查看患兒,遵醫囑進行霧化治療及給予心電監護、吸氧處理;②術后2 h保持禁食水狀態,2 h后先試喂5~10 mL溫開水,若無嗆咳可進食流質飲食,若有嗆咳則禁飲10~20 min后再嘗試;③術后2 h禁止下床活動,待完全蘇醒后方可下床。
1.3 資料收集及評價指標 ①一般資料:包括患兒年齡、性別、家長受教育程度、家長職業狀況等,在患兒入科后24 h內進行采集并建檔。②采用Zung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7]對兩組患兒家長的焦慮情緒進行評估,由專人發放問卷并由家長分別在術前24 h及術后24 h獨立填寫后回收。SAS 量表共20題,采用4級評分法:“1”表示沒有或很少時間有;“2”表示有時有;“3”表示大部分時間有;“4”表示絕大部分或全部時間都有。項目總分為粗分,粗分乘以1.25后取整數部分作為最終標準分,分值越高表示焦慮情緒越重。③護理滿意度:采用河南省兒童醫院護理滿意度調查表進行評價,在出院前一天由患兒家長結合自身情況對所提供的診療護理服務進行評價,滿分100分,評分90分以上為達到滿意效果。④遵醫行為:采用自制的問卷在患兒住院期間每日評估并在出院前一天進行統計,包括是否能夠按時按量霧化、口服藥物、及時完成檢查等十項,每項十分,>80分為遵醫囑,70~80分為較遵醫囑,<60分為不遵醫囑。⑤統計兩組患兒圍術期并發癥(低氧血癥、支氣管痙攣/喉痙攣、術后發熱、咯血、氣胸等)發生情況,并進行比較。
2.1 兩組患兒家長焦慮情緒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干預組患兒家長術前、術后24 h SAS評分差值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時干預組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家長干預前后SAS評分及護理滿意度比較
2.2 兩組患兒遵醫行為及術后并發癥比較 干預組患兒遵醫行為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患兒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遵醫行為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例(%)]
3.1 CPN可改善FOB檢查患兒家長的焦慮情緒 本研究將FOB檢查患兒圍術期的護理干預劃分為術前、術中和術后三部分,每個階段都有專門的責任護士和醫生嚴格按照路徑表開展各項護理工作,在提升家長認知的同時減少了家長對于孩子手術的緊張恐懼感,緩解了家長的焦慮情緒,這與鄧暖枝等[8]將臨床路徑用在成人纖支鏡研究中的結果相符,結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考慮到患兒和家長的情況,使研究內容更為全面。
3.2 CPN可提升FOB檢查患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 本研究將CPN應用于FOB檢查圍術期的患兒,護士通過給患兒家長講解疾病相關知識及術前、術中、術后的配合要點和注意事項,讓家長對孩子的情況有充分的了解,增強了患兒家長對醫生和護士的信任感。通過CPN干預,讓護士根據患兒的不同情況,站在患兒的角度理解和尊重患兒家長,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的護理服務理念,有助于構建和諧護患關系。護士的主動服務意識增強,從而提高了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9]。
3.3 CPN可提高FOB檢查患兒的遵醫行為 在本研究中,干預組患兒的遵醫行為較對照組明顯提高,主要原因是CPN是在充分了解患兒及家長常見問題及需求的基礎上制定的,護士根據不同患兒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護理,讓患兒及家屬術前都能真正理解各項治療操作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消除家長的心理顧慮,使患兒由消極被動接受轉變為積極主動配合,從而提高了患兒的遵醫行為,這與祁夢珠[10]將臨床護理路徑用于小兒腹瀉的護理研究結果一致。
3.4 CPN可降低FOB檢查患兒術后并發癥發生率 本研究發現,實施CPN干預可以規范圍術期護理流程,術后關注患兒有無低氧血癥、支氣管痙攣/喉痙攣、術后發熱、咯血、氣胸等潛在并發癥并實施護理,不僅可以讓患兒順利地完成此項診療操作,又能夠最大限度地降低患兒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提高護理和診療質量,促使患兒早日康復。
本研究共納入河南省兒童醫院呼吸科患兒120例,樣本量存在一定局限性,同時存在患兒年齡差異大、理解能力有差別、家長參與度不同等問題,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縮小年齡段進行分析。
綜上所述,利用CPN作為護理干預的載體,明確每個時間段的護理任務并嚴格實施,可以規范診療和護理手段,使各項護理工作能夠有計劃、有預見性地進行,還能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護理質量[11],值得在兒科護理工作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