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隨著網絡文學出海的初步探索,建構了網絡文學內容生產者——海外網絡文學內容提供商——海外讀者間的社會關系。同時,新媒體時代為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結構的不斷完善提供了條件。傳統網絡文學出海產業結構圖(如圖1),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結構的內容生產者是國內網絡文學作者和國內內容生產平臺,與內容提供商和海外讀者整合在一條完整的產業鏈中。在國內網絡文學作者發揮生產內容的傳統產業鏈中,無論是作品的內容優質還是在國內小有名氣,只要國與國之間存在一定的文化差異性和不熟知海外讀者的文化需求,就會阻礙網絡文學出海的進程。因此,作品內容生產者的局限性是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需要重構的主要原因。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加快了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的重構。

圖1 傳統的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

圖2 重構的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
對于新型的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如圖2)的重構,除了國內文學作者、內容提供平臺和海外讀者之外,基于互聯網的高速發展,“AI翻譯”成為這條產業鏈中重要的一環。內容生產者包括海外文學原創作者、國內文學原創作者和內容生產平臺,他們是網絡文學作品的生產者,但海外文學作者是直接將作品上傳到海外網絡閱讀平臺,而國內文學作者是將作品提供給中國網絡文學內容平臺之后再由內容平臺授權到閱讀平臺上,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文學更新速度緩慢。重構的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的閱讀平臺中包括海外閱文閱讀平臺、粉絲翻譯站、海外本土閱讀渠道,網絡文學閱讀平臺以海外網文閱讀平臺為核心,并逐漸拓展內容分發渠道。海外本土閱讀渠道的建立,為網絡文學出海提供了更廣的海外市場傳播路徑。網絡文學翻譯合作方包括AI翻譯平臺、海外網文翻譯組、海外網文編輯、海外網文譯者,在傳統的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中翻譯問題一直延續到現在,隨著AI翻譯平臺的運用,有效解決了一部分翻譯問題,極大降低了翻譯成本,提高了翻譯效率,為打通網文出海全鏈條提供了一針“強心劑”,從而推動網絡文學向智能化發展,并為整個網絡文學出海賦能。
近年來,隨著網絡文學出海人氣的爆棚、海外潛在用戶的不斷增加以及讀者閱讀需求的多樣化,國內網絡文學的原創作者無法滿足海外讀者的閱讀需求。因此,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內容生產者的重構,為網路文學內容供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一方面,國內外網絡文學原創作者隊伍的壯大,保證了網絡文學作品內容的優質和豐富,從而滿足了海外讀者的閱讀需求;另一方面,國內外網絡文學原創作者的共同發力,促進了網絡文學作品的本土化和多樣化。
隨著我國網絡文學出海的持續發展,我國網絡文學出海產業鏈中閱讀渠道的重構,促使國內網絡文學企業紛紛向海外市場進行布局并推出海外網絡平臺,為海外讀者提供了更全面優質的閱讀網絡文學平臺。為了觸達更多用戶群體,擴大網絡文學海外影響力及覆蓋面,海外網絡文學平臺開始加強與國外知名閱讀渠道的合作,企業間的戰略合作不僅可以資源互補、市場共享和風險共擔,還可以通過合作行為的外部性促進發展,實現多贏。
起初網絡文學出海的翻譯問題較嚴重,究其原因,中國的語言結構、語言表達與其他國家不同,尤其是中國的古詩詞、文言文等具有很難翻譯的詞組、句子等。因此,網絡文學出海翻譯出現了大量的“斷頭文”“爛尾文”等現象。隨著新技術的高速發展,AI翻譯得到運用,不僅可以解決網絡文學翻譯成本高的問題,還可以提高網絡文學翻譯的速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網絡文學翻譯的效果,從而使網絡文學出海進程更加順利。AI翻譯不僅提高了網絡文學的翻譯效率,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網絡文學整個出海產能業務的均衡發展。
在網絡文學侵權方面,閱文集團高級法律顧問朱睿龍提出,當下海外網絡文學侵權主要有兩種模式。第一,境外的非法翻譯網站,以向海外讀者提供優質內容為由,未經許可翻譯我國的網絡文學作品,從中牟取不正當利益。如閱文集團曾對美國一家較大型網站做了側面的了解,該網站曾使用閱文集團文學作品30部以上,并非法獲得1000萬美金。第二,國內的一些盜版網站將服務器架設到國外,從而逃避政府的監管和維權。這兩種模式不僅對我國權利人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還嚴重阻礙了海外網絡文學維權的腳步。
在網絡文學維權難方面,朱睿龍提及訴訟成本高、訴訟周期時間長、維權成功但執行困難,對侵權盜版的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制止。更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國家還對國內企業或國外企業的一些不法分子采取保護策略,這給網絡文學海外維權帶來巨大的困難。
網絡文學作品傳播的首要條件就是翻譯。當前,翻譯是中國網絡文學出海最應該優先解決的問題。雖然現在有AI翻譯的助力,但人工智能翻譯卻有著極大缺陷,即無法處理人類的常識問題,并且機器沒有抽象能力和理解能力,加之海外與我國存在文化差異,在翻譯過程中涉及到的一些語言文化或常識俚語等知識較難翻譯,迄今為止人工智能還沒有找到很好的方法去解決該問題,這是一個極大的瓶頸。如道教中的“道”字,機器將直譯為“路”,不會翻譯成“宗教”或者“規律”,這極大制約了我國網絡文學出海的發展進程。
目前,我國網絡文學作品數量不斷增加,但人工智能翻譯卻不夠完善,無法將作品內容原汁原味地呈現給海外讀者。因此,在加快網絡文學海外輸出的進程中,我國網絡文學企業應擴大翻譯隊伍,培養足夠數量且優質的翻譯人才,并結合人工智能翻譯共同發力,利用人機交互翻譯模式,將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網絡文學出海作品實現更高更準確的翻譯效率,從而為網絡文學出海穩健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在網絡文學作者方面,除了國內外網絡文學原創作者之外,我國應該鼓勵海外華裔進行網絡文學創作。一方面,海外華裔對中華文化和外國文化都有了解,可以找到共同文化的契合點,對作品需求進行針對性的創作。另一方面,華裔熟知外國的語言,無翻譯成本,既省時又省力,創作也不需要編輯的輔導,作品內容的接受程度高,而且符合海外讀者的審美趣味,如華裔網絡文學作家張郎郎創作的《不愿兒皇帝》、作家六六創作的《王貴與安娜》等作品深受海外讀者的喜愛。據悉,海外華裔作家數量不多,故而應鼓勵海外華裔作者進行網絡文學創作,制定文學市場獎勵機制,以加快我國網絡文學企業出海的步伐。
國內外網絡文學盜版侵權問題一直存在,但目前仍沒有得到妥善解決。對此,我們可以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增強網絡文學受眾和作者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制定舉報盜版侵權獎勵機制,同時受眾要遵守著作權法中的有關規定,并加強正版付費的扶持引導。在新媒體時代下,政府部門應該加強多渠道的聯動方式,利用多種媒體對作者進行版權宣傳,加強作者維權意識,并加快完善網絡文學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避免因侵權給作者帶來巨大的損失。另一方面,我國網絡文學出海因跨國或溝通不便等,無法及時維護網絡文學企業及作者的相關權利。我們應當利用國際化知識產權進行保護,要明確如何對接國際知識產權法律體系,加快完善我國法律體系,并支持我國文化企業走出去,與海外網絡文學翻譯站合作,建立良好的版權秩序和運營機制,從而遏制網絡文學盜版行為。
總而言之,我國網絡文學出海既有機遇又有挑戰。目前我國網絡文學出海還處于探索階段,需要解決的問題還有很多。我國網絡文學企業需要做好應對挑戰的思想準備。僅僅靠國家力量是不行的,還需要整個社會的力量,需要企業自身不斷創新,需要每個受眾提高版權意識。唯有如此,我國網絡文學出海才能更好更快地發展,為全球文化帶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