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2020年5月27日,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5月28日下午,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正式閉幕。因疫情防控而推遲召開、會期縮短、形式變化的“非常”兩會,也將因為議題重大、意義非凡、影響深遠而被寫進歷史。
“中國共產黨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黨團結帶領人民進行革命、建設、改革,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讓人民過上好日子,無論面臨多大挑戰和壓力,無論付出多大犧牲和代價,這一點都始終不渝、毫不動搖。”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說道。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六穩”“六保”“穩中求進”等目標任務和工作基調作為高頻詞出現。“六保”是今年“六穩”工作的著力點。守住“六保”底線,就能穩住經濟基本盤;以保促穩、穩中求進,就能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夯實基礎。
5月2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審議通過。國家安全是安邦定國的重要基石。維護國家安全是包括香港同胞在內的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從國家層面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不僅是香港對國家的憲制責任,也是維護自身利益的迫切需要。
5月28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表決通過,將于2021年1月1日施行。新中國法制史上首部以“典”命名的法律正式誕生,中國“民法典時代”正式到來。民法典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它的通過也為包括民事檢察在內的四大檢察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在文藝領域,后疫情時期影視行業的復工復產、提升國家國際話語權等問題,成為文藝界代表委員關注的重點,引發社會討論。“復工復產有很多道路,核心是化危為機。其中一個重要的思路,我認為是借船出海,抓住機遇,抓住技術進步的機遇。”全國政協委員侯光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全國人大代表、主持人曹可凡接受《綜藝報》采訪時表示,提升國際話語權的關鍵在于培養“復合型”人才。
疫情尚未結束,常態化疫情防控仍將長時間持續,這也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很大的不確定因素。然而,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正如央視新聞的評論指出,全國兩會已落下帷幕,它所匯集的人民智慧、凝聚的共識力量,必將推動中國號巨輪劈波斬浪、駛向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