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先邦
摘 要:在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農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說農業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但是在農村地區由于基礎設施薄弱,農民的收入還非常有限,生活水平較低,自然條件、技術、勞動者素質以及資金問題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為此,下文結合實踐,對推廣農業新技術中面臨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推廣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策略
推廣農業新技術,就是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利用一些先進的知識與技術發展現代農業,實現農業生產種植實際技術科技成果的轉化,進一步提升農業生產效率,促進農業生產高效發展,創造更大的效益。
一、影響農業新技術推廣的因素分析
農村地區,特別是一些山區農村長期以來都是處于一種半封閉的狀態,小農思想和傳統的耕作方式對農民造成深刻地影響,農業生產實際缺少先進的思想與觀念。而且由于農村經濟發展滯后,土地不連片,農業機械生產投入不足,對農業生產與發展造成很大影響。因此,在農村地區推廣農業新技術更加突顯出其重要性。但受過去很多因素影響,在農業技術推廣過程中,基層農技推廣站人員配備還存在很大不足,工作量大,很多時候都需要深入到田間地頭,極易導致年輕技術人員流失問題,阻礙到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工作順利開展。
農村人口由于受教育水平限制,文化素質普遍不高,對于一些新技術缺乏足夠的認識與了解,這對農業新技術的推廣與發展形成很大阻礙。而且近年來廣大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涌向城市打工,農村當中留守的都是一些婦女兒童和老人,由于文化素質不高,面對一些新的技術存在很大的疑慮性,
另外目前很多農村地區,大部分青壯年都選擇進城打工,在農村留守的基本上都是上年紀的老人與上學的兒童,他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對新技術的了解和接受還存在疑慮,影響了農技推廣工作。對農業技術推廣工作造成很大的阻礙。
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也存在素質不高的問題,就我國多數農村地區基層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人員調查發現,年齡范圍都在40歲以上,他們接受的知識水平較為單一,而且不注重知識的更新與提升,只是大概了解一些先進的農業新技術,對于農業新技術推廣造成很大影響。
目前在農業新技術推廣過程當中,沒有實例可以借鑒,而且農村地區在農業生產過程當中受傳統耕作思想影響非常的深刻,他們對于一些新的農業技術缺乏足夠的認識,不了解,不應用,以至于先進的農業技術得不到有效推廣,而且多數先進的農業技術沒有開展實地生產示范,農民缺少直觀實例感受,單單的通過圖像數據,難以形成較好的公信力,影響農業新技術的推廣。
二、農業新技術推廣的有效策略
(一)培養專業人才
為了保證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的高效開展,必須要重視高素質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的培養工作,如果優秀人才缺乏,那么必將會影響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所以,必須要重點做好農業技術推廣人才的培養工作,對于工作人員,定期組織起來加強培訓學習,調動他們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鼓勵他們積極地進行繼續教育,對于工作人員的知識結構不斷豐富,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未在崗工作人員提供良好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及時、快速的汲取新的知識和技術,工作突出的骨干人員加強培訓與深造,推進其快速晉升,并結合實際聘請優秀的專業人才,不斷擴充農業技術推廣隊伍建設,提升農業技術推廣人員整體素質,為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完善管理制度
對當前的管理制度不斷創新,在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當中,可以應用聘任制,并且將上崗制落實到崗位工作實際,全面推行目標責任制與考核追究制,并將工作人員的薪酬待遇和平時的工作表現以及工作業績充分結合起來,落實獎懲措施,從而將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地調動出來,并不斷加強他們知識更新,提高業務能力,更好地服務于農民群眾。另外,還可有效聯合基層農業新技術推廣站,加強業務和行政等層面的有效聯合,構建垂直化的管理機制,以免工作實際,出現雙重領導的問題,為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保證此項工作實效。
(三)做好宣傳工作
第一,對有關政策法規不斷健全與完善,為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政府部門應當結合工作實際,構建完善的法律法規,提供法律支持,這樣更利于確保此項工作的有序推進。另外,還需要進一步擴大相關政策法規的宣傳,通過各種途徑加強輿論引導,讓農民群眾充分認識到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的重要性,并在農業生產實際加強新技術的應用;第二,同時構建相應的激勵制度,這樣更利于貫徹落實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工作,對積極主動參與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的第一批農民,提供一些優惠與補償,調動其他農民群眾也來嘗試應用農業新技術,這樣更利于農業新技術推廣工作的順利開展。
比如說可對第一批主動參與新技術推廣的農民群眾給予一定的補償,給出更多的優惠政策,動員更多的農民群眾使用新技術,促進技術推推廣工作當中表現突出的農業技術推廣人員也應當加強鼓勵與表揚,增加經濟獎勵,這是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充分調動出來,確保農業新技術推廣實效。
(四)尊重群眾意愿
一是應當要充分尊重農民群眾的主動參與權,構建農民群眾主動積極參與的技術推廣工作模式;二是應當尊重農村群眾的生產經驗,他們一直在農村地區生活,對農業生產過程中的很多問題往往比我們要更加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經驗值得我們進行參考與借鑒。同時在新技術的推廣過程中還可以選擇以農民群眾易懂的方式舉例,讓農村群眾真正了解這些技術;三是應當充分尊重他們的選擇權利,農村群眾接受與否是其個人自由,我們不能夠采取過去那種強制性的方式,讓農村群眾具有更多的自主性,進而促進其參與積極性的提升。
三、結束語
總之,農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不僅與人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同時,還關乎國民經濟和綜合國力的整體提升。農業新技術是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源泉,對農業現代化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所以,必須要充分重視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工作,采取有效的策略將此項工作充分落到實處,提升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創造更大的效益,推動農村經濟持續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德林.推廣農機新技術加快農業現代化[J].農業科技與信息,2016,07:30+32.
[2]武文俊,鐘文煥.農業機械新技術的推廣與應用[J].民營科技,2016,08: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