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彬
一面是提前上網,一面是堅守院線,片方對于后疫情時期的影片發行渠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貓眼研究院調查顯示,3月至5月期間,期待回到影院的觀眾比例從七成提升至近九成,同時也有更多觀眾看好疫情防控形勢,七成觀眾認為6月份適合回到影院。隨著國務院《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截至5月底,已經有新疆、江西、四川、貴州、浙江、重慶、廣州、昆明、杭州等多個省市自治區,發布了以預約限流的方式全面開放電影院等娛樂場所的政策。
影院復工越來越有盼頭,不過新片“院轉網”還在繼續:奧斯卡獲獎片《婚姻故事》5月20日起在愛奇藝、騰訊視頻超前點映;金爵獎獲獎影片《春潮》5月17日起在愛奇藝超前點映。據悉,愛奇藝平臺星鉆VIP會員可免費觀看這兩部影片,愛奇藝黃金VIP會員與非會員需分別付費6元或12元。
與此同時,一些影片仍堅持等待影院上映。奧斯卡獲獎片《1917》發布海報,宣布“相約影院 依舊一起”;動畫電影《姜子牙》發布新預告,以“二零二零,太公歸來”的宣傳標語確認影片將于今年內上映;《花木蘭》《黑寡婦》等因新冠肺炎疫情撤檔的電影,相繼宣布重新定檔,顯示出片方對于影院恢復營業的信心。
一面是提前上網,一面是堅守院線,片方對于后疫情時期的影片發行渠道呈現出截然不同的態度。
哪類影片適合“院轉網”
今年1月,阿里影業就宣布了引進《1917》的消息,但受疫情影響,具體檔期至今未定。該片聯合出品方阿里影業高級副總裁李捷表示,延期上映雖然可能會蒙受盜版等損失,但阿里影業希望通過院線上映的方式,為電影人加油,為全國影院加油。“希望不用等太久,《1917》,我們影院見。阿里影業愿與影院行業同仁共進退。”
《1917》精心打造的視效,在院線端能獲得更好觀影體驗,這也是其堅持院線上映的原因之一。該片講述一戰后期,兩位士兵在危機四伏的硝煙戰場不停奔跑,逆行傳訊的感人故事。全片采用“一鏡到底”的方式。觀眾將跟隨主角一路完成任務,“享受極具沖擊力的浸入式視覺體驗。”在今年的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1917》摘下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與最佳音響效果3項桂冠。阿里影業發行總監楊海表示,“不論是導演所講述的期待和平的故事,還是攝影大師羅杰·狄金斯一鏡到底的藝術表達,只有在電影院中才能夠獲得最佳體驗,它注定是屬于大銀幕的。”
另一部奧斯卡獲獎片《婚姻故事》原定檔2月28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后因疫情宣布撤檔。該片國內引進方路畫影視曾表示,《婚姻故事》不會取消中國內地院線上映,具體上映日期待定,但將早于視頻網站上線。
然而,三個月后,《婚姻故事》選擇以超前點映的發行模式率先登陸視頻網站。該片講述結婚多年的戲劇導演和女演員因工作導致分居,在走向離婚的過程中,兩人為爭奪兒子撫養權,從愛人變成敵人的故事。影片為探討婚姻關系的劇情片,對觀影環境專業度要求沒有那么高。五一期間,《婚姻故事》作為北影節春季在線影展開幕影片限量展映,3000張電影票一經發售迅速售罄。這一成績,讓片方看到了影片線上發行潛力,考慮到盡快回籠資金的需求,打破窗口期、“院轉網”的舉動,顯得合乎情理。
目前,提前上線的影片大部分為中腰部及小眾文藝片,以喜劇、動作類型為主,如《肥龍過江》《大贏家》《春潮》等,憑借故事立意贏得觀眾。等待院線上映機會的影片,多以大體量、大制作為主,類型包含懸疑、奇幻、戰爭、動作、神話等,視效是這些影片的重要加分項;若在家觀影,觀賞效果將大打折扣,如《唐人街探案3》《姜子牙》《封神三部曲》等。
受疫情影響,2020年春節檔7部影片集體撤檔,唐季禮執導的《急先鋒》也是其中之一。唐季禮此前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急先鋒》不會選擇網絡播放,“因為我們拍的時候就是大電影的格局,IMAX、中國巨幕、3D、4D版本都有,是在大銀幕上很好看的動作片。有的電影也許在影院看和在網上看差別不大,但《急先鋒》這種大場面大制作的影片不太適合(在網上看)。”
由此可見,以超大銀幕、立體音響為技術基礎,強調沉浸式觀影體驗的影片,更傾向于選擇堅守院線放映;對視效體驗要求沒那么高的中腰部影片,在特殊時期比較容易“動搖”。
業內人士呼吁規范窗口期
“不要因為疫情,破壞了電影的窗口期;相反,我們要加強窗口期。如果制片方為了自救全部進入互聯網,對行業的沖擊很大。”萬達電影院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曾茂軍呼吁,行業要進一步規范窗口期。
電影“窗口期”,是指電影從院線上映到登陸視頻網站、付費電視的時間間隔。此前,業內對院線電影密鑰過期后需等待多久才能上線視頻網站,沒有硬性要求,但普遍間隔時間為1個月。大部分院線電影上線網絡平臺初期,會員需付費觀影,1個月后會員免費看,1—2年后全網免費。
疫情期間,幾部原本目標為院線發行的影片,繞過影院提前上線,使得業內有關窗口期的爭論達到白熱化。好萊塢也出現相似情況:近日,有媒體報道稱《漢密爾頓》以7500萬美元價格上線Disney+;Apple TV+花7000萬美元買下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灰獵犬號》版權;環球影業因《魔發精靈2:世界之旅》線上點播收入破億美元,遠超預期,隨即決定將原定6月院線公映的《史泰登島國王》也進行線上點播,引得AMC和Regal兩大院線宣布,今后將抵制環球影業的影片。
一位資深發行公司人士認為,“窗口期問題”是疫情期間的特殊行為,待影院恢復正常營業后“大概率會消失”。然而,疫情期間視頻網站播放量高漲,網絡電影分賬票房打破天花板、破千萬元作品數量增加,均指向電影消費習慣正悄然轉變,之前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春節觀影“民俗”等線下社交習慣存在變數。貓眼數據平臺公布的調研結果顯示,7成以上受訪者有過線上付費觀影經歷,說明線上觀影模式有較高接受度。
全國政協委員侯光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電影業急需制定窗口期規則,以推動國產電影作品的長線生命力,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生存與轉型升級,提供制度支撐。“伴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電影已經在逐漸沖破銀幕,奔向家庭,奔向網絡端,奔向渠道。從這個意義上講,我們其實缺乏對整個窗口期的規劃設計和標準制定。什么時候上院線?什么時候上網絡?什么時候上頻道?上不上?什么時候上?多長時間?這些都需要研究制定。尤其在5G快速發展的當前,如何最大化一部優秀影片的效益,是時代給我們的新課題。”侯光明說。
今年兩會期間,侯光明、張光北、尹力、馮遠征、張凱麗等16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遞交了關于推動中國電影產業轉型升級的提案。提案中談到目前中國電影產業尚未建立電影多渠道發行播映標準體系和窗口期規則的問題,建議要著手建立電影作品面向多渠道發行放映的工業標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