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詩
【內容摘要】家國情懷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培養中學生的家國情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必然需求。本文圍繞家國情懷教育的必要性和實施途徑及意義等方面展開論述。
【關鍵詞】家國情懷 核心素養
2018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提出:家國情懷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人文追求,體現了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對國家的高度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使命感?!笨梢姡瑖覍覈閼阉仞B教育的重視,也使我們教師認識到家國情懷教育滲透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加強高中生家國情懷素養教育的必要性
1.青少年的家國情懷素養狀況不容樂觀
長期以來,歷史教學以追求升學率、及格率和優秀率為最終目的,歷史課與現實脫離,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都在追求高的分數。而對“家國情懷素養教育”方面卻是做得不夠的,導致了學生不能夠依據一定的價值觀對史實做出的主觀判斷,不能夠分辨歷史上的真偽、善惡、進步與倒退,以及公平、正義,不能夠從歷史中獲取有益的養料,從實踐的層面體現歷史的價值。因此,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求高中歷史教師把家國情懷素養滲透到歷史課堂中去,以增強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
2.高考考試內容改革要求考察學生的家國情懷素養
2018年高考全國Ⅰ卷文綜歷史試題徹底貫徹了國家要求發展素質教育的考查,對于家國情懷素養考查的力度不斷增大。如選擇題第24、27、29、30、31題分別考查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認同、和諧價值觀、中國共產黨的認同、新中國外交政策、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認同等內容,分值共占24分;材料題第41題考查揚善懲惡等社會道德觀念,第46 題考查國家統一和諧的價值觀念,分值共占40分。從這些數據中,不難看出2018年高考題歷史部分對于家國情懷素養考查的力度是非常大的。在筆者看來,未來高考改革依然會不斷加強對家國情懷素養進行考查。因此,高中歷史教師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國家認同和民族自信心、自豪感等方面的培養。
二、家國情懷教育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的途徑和方法
1.選用切合內容的愛國音樂,樹立家國情懷的觀念
一些優秀的愛國音樂的歌詞往往是歷史的縮影,探究其創作的歷史背景和歌詞的內容,我們不難從中發現其蘊含的時代精神和歷史信息。如在《祖國統一大業》一課中,選用《七子之歌》,讓學生在歌聲中體會海峽兩岸同胞渴望實現祖國統一的共同愿望;《經濟體制改革》時,選用《走進新時代》,讓學生體會當時認識人民迎接社會主義新時代的興奮心情和振興中華的強烈心聲,等等。
總之,適當的應用愛國音樂融入高中歷史課堂是歷史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素養是有積極意義的。
2.利用歷史人物 ,滲透國情懷教育
高中歷史教材中收集有大量影響重大的歷史人物,教師可結合家國情懷教育目標,利用歷史人物滲透家國情懷教育。如在講授《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時,通過周武王等歷史人物,讓學生為我們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在《鴉片戰爭》中,通過關天培等愛國將領以身殉國的光榮事跡,加深學生熱愛祖國的高尚情操;在《近代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動》中,通過張騫、榮德生等近代民族企業家救國的經歷,激勵學生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斷開拓進取,等等。
在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歷史人物都是具有代表性的,在高中歷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深入挖掘高中歷史教材中關于歷史人物從事的歷史活動,巧妙的融入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3.巧用地方文化資源,培養學生家國情懷素養
這幾年來,筆者不斷地嘗試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實踐過程中穿插本土歷史以及名人事跡,將家國情懷教育滲透其中。如在《程朱理學》一課,穿插了云浮市腰古鎮水東村的人文歷史。據該村《程氏族譜》記載,這里的村民都是北宋理學家程顥的后裔,而這里體現出程氏家族獨特的理學建筑也進行了佐證;在《抗日戰爭》一課,引導學生去訪談云浮抗戰老兵,了解云浮抗日戰爭的情況,讓學生感到英雄就在身邊,等等。
充分融入地方文化資源的高中歷史課堂教學,讓學生感受歷史不是遙不可及的記憶,而是與活生生的現實緊密相連的。巧用地方文化資源將更好地讓學生了解家鄉歷史,增加學生愛鄉、愛國的情感的情感體驗。
三、培養高中生家國情懷素養教育的現實意義
1.家國情懷能加強青少年對外來不良文化滲透的抵御能力
改革開放40年,我國取得巨大的成就引來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嫉妒和猜疑。他們通過各種各樣的西方極端文化來阻礙中國的崛起。面對西方文化的滲透,青少年是比較容易受到這些外來極端文化影響,并且容易迷失自我。這些極端文化使他們缺乏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民族文化的認同。因此,我們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使學生從歷史的角度認識中國特殊的國情,培養學生對祖國的認同感,從而使學生清醒地認識到一些西方強勢文化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從意識形態領域對中國發起的“和平演變”。
2.家國情懷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家、愛校、愛國的情感
2014年由我國教育部制定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 》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培養我國大中小學生家國情懷的重要要求。為此,學校通過開展師生同唱《我和我的祖國》等主題音樂會,唱出對祖國深深的感情。學校還開展“助力云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等主題活動,讓學生成為云浮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志愿者,激發學生共建美好、文明家園的熱情。學校通過多種形式的德育系列活動,讓學生切身的實踐和情境體驗,有助于培養學生愛家、愛校、愛國的情感。
綜上所述,家國情懷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學習和探究歷史應具有的社會責任和人文追求。在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滲透家國情懷教育,能使學生了解并認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認識中華文明的魅力,以史為鑒,主動承擔起中華民族偉大復習的歷史重任。
【參考文獻】
[1]張斌,段周燕.家國情懷的當代培育.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5.3.
[2]徐瑩.高中歷史中的家國情懷教育研究.高考,2017.12.
(作者單位:云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