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

葉寫生珍禽圖 五代黃筌
開門見山,這是一幅寫生練習圖。三平尺見方的畫絹上二十四只鳥蟲散布其上:山雀、鹡鸰、斑鳩、蚱蜢、牽牛、蟬、蜂、烏龜等等。只只造型精確,細致巧妙,活靈活現。翎毛也好,鱗翅也罷,都細致入微,充滿質感。構圖并不刻意,鳥蟲散布畫面,有平視,有側視,有俯視,卻都是動態精準,透視關系準確到位,總之“精妙”二字大略可以概括之。畫面左下小字“付子居寶習”,可以推知,這是畫家為收集素材的寫生習作,并交其子黃居寶臨摹練習所用的畫本。
黃筌,五代時期重要的宮廷畫家,成都人。歷仕前蜀、后蜀、北宋。早年以工畫聞名。人物、山水師刁光胤、膝昌苑;山水松石拜李升;人物學孫位;博采眾長而后自成一派。尤其擅長花鳥。所繪鳥蟲造型精準,骨肉具得;形態豐滿富貴,格調高雅;用筆新細,輕色暈染;形神俱佳,自成一格。與當時江南徐熙齊名,并稱“黃徐”。黃筌擅繪宮廷珍禽異卉,徐熙長于湖塘水鳥。時人謂之“黃家富貴,徐熙野逸”。是聞名五代、宋初花鳥畫壇的兩大主要流派。黃筌和其子黃居寶、黃居寀具為宮廷畫家,畫風精致細微,畫品格調富麗,成為北宋初期翰林畫院品評高下優劣的標準,被稱之為“院體”,對后世花鳥畫的發展影響甚大。《夢溪筆談》:“諸黃畫花,妙在賦色,用筆極精細,幾不見墨跡,但以五彩布成,謂之寫生。”(此“寫生”是指黃氏花鳥造型精確,勾勒精細,敷色濃麗,不見筆跡,輕色暈染的畫法。)
宋《宣和畫譜》對黃筌評價甚高,并著錄其作349件,《寫生珍禽圖》是其現今唯一傳世之作。《寫生珍禽圖》傳承有序:歷經宋內府、賈似道、清內府收藏,《石渠寶笈初編》著錄。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