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振明
摘 要:在國家大力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今天,林業管理工作得到空前的重視,對林木種子管理、種苗管理和病蟲害防治都制定了相關的管理措施,有效利用生物技術保證林木的健康生長。林業種苗管理是確保林木生長質量的關鍵,目前林業種苗管理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加強林業種苗管理的重要意義入手,討論林業種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如何加強林業種苗管理工作,希望進一步促進我國林業發展。
關鍵詞:林業種苗管理;問題;措施
一、加強林業種苗管理的重要意義
林業種苗管理作為林業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到苗木的生長情況,也會我國的林業經濟建設起到了重要影響。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新時期,加強林業經濟建設的意義深遠,是造福子孫的偉大事業,所以要對種苗的生長做好管理。
二、林業種苗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一)林業種苗管理人員素養有待提升
林業種苗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直接影響到我國林業經濟的發展,目前很多的管理人員存在意識上和能力上的不足,沒有扎實掌握現代化的管理技能,比如在工作中存在過于重視種苗的種植,忽略中后期的田間管理,使得種苗的存活率不能得到保證,容易出現長勢不佳的情況,種苗的經濟價值因此受到影響。種苗管理工作對技術要求較高,這項復雜的管理工作需要有耐心和長期的工作熱情,但是存在的薪資待遇偏低、隊伍結構老化問題對種苗管理工作造成了不利影響,需要新鮮血液的注入和提升薪資待遇。
(二)林業種苗管理中市場信息較少
進行林業種苗管理離不開信息交流,比如市場和種苗種植單位就要及時進行信息的分享。不過在很多的地區,林業種苗管理存在市場信息交流不足情況,使得在進行種植前期種苗種植單位未能做好市場調研工作,這樣就忽視了市場關系,導致供需出現問題,比如一些種苗種植供大于需或者供不應求,這對于林業的健康發展十分不利。
(三)信息化不足和管理資金注入量不足
傳統的林業種苗管理模式主要是依靠人工管理,存在管理效率不高和人力資源浪費較為嚴重的問題。如今林業種苗管理工作開始向著信息化、現代化方向發展,如果信息設備的支持不足,會導致管理工作質量不高,難以滿足新時期的林業種苗管理工作。同時,林業種苗管理資金投入比較少,導致相關種苗管理工作不能身體開展。林業種苗要經過長期的生長才會體現出經濟價值,在資金投入不足的情況下就不能保證種苗順利生長,出現長勢不佳問題。
三、如何加強林業種苗管理工作
(一)提高對林業種苗管理人員整體素質
在林業種苗管理工作中,相關人員的素質直接對種苗的生長造成影響,比如信息化技術的利用情況或者管理的科學性都會對工作效率造成影響。種苗管理工作需要管理人員直接參與,因此要通過相關的措施提升林業種苗管理人員整體素質。具體說來:首先,加強對管理人員基礎管理知識的培訓。不同的苗木在生長周期、生長習性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只有遵循種苗的生長規律才能高質量地完成工作。在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需要豐富林業種苗種植日常管理知識,并且對相關的管理技巧進行培訓,這樣可以在整體上提升林業管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在加強培訓的同時,還要重視社會招募,切實開展好人才引進工作,比如對植物保護等專業的高校學生進行吸納,這樣不僅能優化隊伍的年齡結構,同時可以盡快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為林業事業的發展提供幫助。在加強技術和管理培訓的同時,也要重視林業種苗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這樣會人們讓其對林業種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正確認識,在崗位上更加具有創新能力和奉獻精神,滿足新時期林業種苗管理工作需要。
(二)加強林業種植業和市場的信息交流
進行種苗的管理工作還需要充分考慮到市場環境,所以要打造出高質量的林業種植管理平臺,完善市場信息交流,不僅可以避免資源浪費,還可以提升林業管理工作效率。具體說來:開展林業種苗種植前,林業單位要做好市場調研工作,充分掌握市場信息,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林業產業規劃確定科學的林業樹苗品種以及種植方案,使得管理質量和效率得到保證。通過信息平臺的打造還可以促進林業種植業和市場的供需平衡,讓林業資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實現市場經濟價值最大化。此外,在加強與市場的信息交流過程中,要及時掌握市場資源中先進的種植技術以及管理理念,在本地區和本單位進行種苗管理的過程中,還要對市場信息交流實現信息資源分享,進而提升種苗管理工作質量,對整個地區的林業經濟管理提供幫助,通過科學種植和管理模式,林業種苗工作更加容易達到現代化管理目標,為林業保護和生態建設提供支持。
(三)加大管理資金投入,促進林業種苗現代化管理
林業產業管理部門要想實現健康發展還要重視對資金的投入和利用,這樣可以有效改善基層林業單位的工作環境,確保相關管理工作正常開展,讓林業種苗技術都得到利用。相關部需要根據種苗種類、作用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并且在改善工作環境的同時對原有的制度進行完善。當地政府要制定出科學的扶持政策,設立專項的基金,并且加大宣傳力度,社會上也要對種苗管理工作高度重視,拓寬林業種苗管理投資渠道,通過相關的措施可以很大程度上解決林業種苗管理工作資金問題。在現代林業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借助相關的資金可以在日常管理和種苗種植工作中加快信息化建設,對種苗的生長情況進行動態的監測,同時可以對諸多的先進設備進行利用,讓種苗進行更好地生長,促進林業種苗種植和管理事業的發展。
(四)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重視監督體系的建立,對監督體系進行完善,可以顯著的提高林業種苗管理水平,對提升種苗培育質量也重要的意義。具體說來:首先,對林業種苗管理人員職責明確,使得種苗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提升,避免管理混亂的情況,在種苗出現批量問題后可以及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考察,如果是管理問題導致的苗木死亡,就要進行相關的問責和處罰;其次,建立考核和獎懲制度,考核制度的建立主要起到約束作用,涵蓋了日常的隨機內容考核、管理方法的綜合考評、定期的階段性考核,主要是對種苗管理人員的態度、能力、職業素養等進行記錄,并且把相關的內容作為績效考核的根據,獎懲制度主要起到激勵作用,對種苗管理工作起到重要促進作用的人員要進行物質獎勵,以上措施對林業種苗管理水平提升和培育質量進步有一定促進作用。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林業種苗種植和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的作用十分關鍵,今后需要從提升管理人員能力、加強林業種植業和市場的信息交流、加大管理資金投入、完善監督管理體系等方面入手,進而實現我國林業建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海龍.林業種苗管理措施及生產技術淺談[J].花卉,2017,000(014):198-199.
[2]賈晶巖.淺析林業種苗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及應對措施[J].種子科技,2019(5):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