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利倩
近幾年來,掛鉤黃金和匯率的銀行結構性產品一直都是市場的暢銷產品。今年,在疫情影響下,黃金等大宗商品價格大幅波動,此時,掛鉤這些的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還好嗎?
多產品收獲最低預期收益率
3月以來,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逐漸回暖。數據顯示,3月7日至13日,300家銀行共放1658款銀行理財產品,相比上一周,產品發行量增加299款。
然而,今年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延續下跌趨勢。據融360數據,截至2月,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77%,創近39個月新低,這也是2016年12月以來首次跌破4%。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到期收益率為4.27%,而公布收益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中,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的產品占比30.61%。
對此,分析人士認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際黃金、匯率等金融市場出現大幅震蕩,以此為標的的商業銀行結構性產品也受到波及。特別是根據多款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產品說明書可以發現,受近段時間金融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的波動影響,多款近日到期的黃金看跌或者掛鉤匯率的結構性產品難以達到較好預期,因此不少產品收獲了最低預期收益率。
例如,某款掛鉤歐元/美元匯率的結構性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為3.6%或1.54%。收益規則為:若歐元/美元匯率始終處于“期初價格-0.0203至期初價格+0.0203”的參考區間,到期收益率為 3.6%,否則為1.54%。而近期匯率市場震蕩比較大,最終能否收獲較高收益率,還是比較危險的。
事實上普益標準監測數據也顯示,今年2月到期的結構性產品共1322款,公布了到期收益率的產品有206款,其中有18款未實現收益區間中間值的產品,而是實現了預期最低收益率。這18款產品主要掛鉤黃金、股票指數,預期收益率區間多在0.5%-6%附近。
這種未達率,比2019年公布的數據明顯上升。例如,普益標準在2019年9月公布了上一個月到期收益率,227款結構性產品中,有25款未實現收益區間中間值,未達率大約在10%。
接下來標的走勢仍難預測
盡管國內疫情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全球疫情仍在繼續。受此影響,包括原油在內的大宗商品劇烈震蕩,進而期貨市場波動比較大。除此之外,黃金、匯率也出現較大幅度的波動。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疫情影響仍沒有退去,因而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投資標的走勢短時間內仍不好準確預測。盡管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最高收益率比較高,但是目前存在波動比較大。
例如,許多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都掛鉤黃金,但是近期黃金走勢反轉,為投資者做出決策帶來挑戰。在國際市場上,倫敦現貨黃金從1517美元/盎司位置啟動,截至3月9日達到年內最高點1703美元/盎司,漲幅約為12.48%,但此后黃金價格連續走低,到3月13日,最低報1540美元/盎司左右,幾乎已經抹平今年以來的漲幅。此后,又是連續3日暴漲,截至3月26日,金價近期漲勢暫時在1643美元附近止步,目前維持盤整狀態。
如果某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以此為標的,無論是看空還是看多,都是難以把握和預測的,那么最終只能收獲最低預期收益率。
同時,普益標準研究也認為,隨著市場利率下行,未來結構性產品的保底收益率大概率同步下行。而掛鉤衍生品產生的收益,取決于衍生品投資情況,隨著各金融市場波動幅度增大,銀行結構性產品風險增加,獲得高收益的難度增大。進而,銀行結構性產品未來發行規模大概率會出現下降。
結構性理財產品收益率仍占優勢
盡管近期受疫情等行情影響,不少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掛鉤標的出現大幅震蕩,但是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3月以來,結構性理財產品平均預期收益率仍高于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如3月16日-22日期間,結構性存款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為5.13%,而同期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預期收益率僅為3.77%。
同時,從已公布到期收益率的產品來看,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到期平均收益率在4%以上,而同期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低至3.7%左右。這表明,結構性理財產品在收益率方面仍然占優勢。
不過,從收益達標情況來看,結構性理財產品達標率不如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例如,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3月16日-22日一周,市場共發行2058只理財產品,分別為1960只非結構性理財產品,98只結構性理財產品。其中,人民幣非結構性理財產品中7只產品未達到預期收益率/業績比較基準,占比0.36%;而結構性理財產品中未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占比超過三成。
這表明,雖然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仍占優勢,但是收益不及預期的風險也比較大。
因此,融360分析師指出,近兩個月,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到期收益率都要高于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如果投資者能看懂結構性理財產品的收益規則并對金融市場有一定判斷能力,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可博取更高的投資收益。
只不過結構性理財產品不一定能達到預期最高收益率,所以投資者在購買結構性理財產品時,需要理性對待,不能只看到最高預期收益率比較誘人,更要關注產品的掛鉤標的、產品設計結構以及收益計算方法等要素,從而結合自身的資產以及投資知識實際,來做出合適的資產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