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怡安


開欄語
在《找回失落的工匠精神》一書中,工匠精神被這樣定義:工匠精神是一種情懷、道德與操守,其核心要義在于,創造出無人匹敵的卓越產品。
回眸舊時光,老工匠以一針一線、一釘一錘,在燈火依稀處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打磨手上的物件,慢工細活、不急不躁是他們對手上物件的尊重。科技的發展給社會帶來了日新月異的變化,老工匠們在社會的變遷里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但工匠精神卻從未走遠。一批批年輕的工匠傳承著這份精神,用新的方式、新的手段繼續“打磨”著手中的“物件”,創造出一個又一個令人贊嘆的奇跡。他們的故事值得被記錄,他們的名字值得被傳頌。
人物名片:張波,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網絡技術專家,獲得四川工匠、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電信集團技術能手、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突出員工等榮譽。四川省網絡安全競賽中獲團隊第一名,個人第一名。
如果說看得見的戰場硝煙彌漫,那么互聯網就如同沒有硝煙的戰場,看似云淡風輕,殊不知背后卻雷霆萬鉤。
在成都城西,一棟30層的高樓聳立于此,大樓像一面巨大的屏障為我們阻擋著來自夕卜界的各種攻擊,這里就是中國電信四川樞紐中心。
在16層,記者見到了網絡戰場背后的守衛者張波。80后的他和人說話時笑容滿面,一副黑框眼鏡襯得他十分儒雅,第一面讓人無法將他與“網絡衛士”的身份聯系起來。
2019年8月,四川工匠評選結束,張波從全省眾多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獲此殊榮。他的獲獎詞這樣寫道:以精湛技藝、責任擔當和敬業精神建設網絡強國、為企業經營發展保駕護航。
作為一名網絡技術專家,張波早已擁有了CISSP(國際注冊信息系統安全專家)、CISP(注冊信息安全專業人員)、HCDP(華為數據通信資深工程師)認證、RHCE(紅帽認證工程師)等稱號。毫不夸張地說,在電信網絡規則設定的這個層面他已經成為制定者和主導者。大年初一的第一件事。
數字時代的來臨,讓世界變得越來越“小”,但隨之也衍生出各種棘手的問題。作為互聯網安全專家,中國電信四川公司里唯一獲得CISSP稱號的“大師”,張波就像一位指揮作戰的將軍,每天都在網絡上和成千上萬個不見面的“對手”進行著一場又一場角逐較量。
回望過去,萬丈高樓平地起。2005年大學畢業后,張波進入中國電信四川公司工作。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應用,各種黑客的侵襲越來越多。2010年,互聯網安全專業團隊成立,技術過硬的張波臨危受命。當時國內的互聯網安全還處于探索起步階段,不允許有知識盲區的張波開始了高強度的學習。
2012年寒冬,張波和同事在北京的一間地下室學習網絡安全技術,每天晚上學習、做實驗直到凌晨,再踏雪兩公里回到住處。2014年某系統發生可疑入侵事件,張波在數以億計的代碼中連續奮戰三天兩夜,最終排查出隱患阻斷了入侵行為。2017年春節,女兒出生,他抱著女兒也沒停止學習,每天堅持到深夜,半年沒有放過一天假。“我每年大年初一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檢查網絡漏洞,這么多年也習慣了。”張波說得云淡風輕。
十年時間,互聯網世界早已天翻地覆,從最初的保護主機安全到后來的程序安全,再到現在的代碼安全,網絡世界變得更加紛繁復雜,網絡安全問題已上升到了國家安全層面。張波說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和技術才能有效應對各種網絡問題。
漂亮的狙擊戰
十年磨一劍,十多年互聯網安全技術生涯讓張波對如何找到病毒、修復漏洞有了一整套成熟的處理方式。
2017年,一種名為“想哭”的勒索病毒“襲擊”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影響領域涉及政府部門、醫療服務、公共交通、郵政、通信和汽車制造業等。中國也未能幸免,許多城市的公共互聯網遭到大規模破壞。四川部分加油站也由于勒索病毒的侵擾出現了暫時“罷工”。但幸運的是絕大多數個人電腦和單位網絡并未受到沖擊,這一切都要歸功于張波團隊的防患未然。
事情要追溯到2012年,那時對頻發的網絡攻擊事件,張波和團隊成員開始從端口研究發生病毒侵襲的多種可能,并相繼制定出多種封堵病毒的辦法,其中就有針對類似勒索病毒的封堵。5年后,當全球發生大面積網絡攻擊時,張波制定的近40個網絡安全管理和技術規范、數以萬計的安全防護策略,成功堵絕了“想哭”病毒,避免了5000萬用戶遭受重大損失。
網絡上的較量從未因一次勝負就結束。2019年春節前,全球最大的黑客組織匿名者稱,將在兩會期間針對中國網站發起攻擊,攻擊對象包括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網絡在內的多個黨政軍重要網站。得知消息后,張波和同事立刻投入緊急備戰狀態。他們深入分析客戶的網絡和業務情況,以中國電信網絡安全產品“云堤”為主,整合多種技術手段搭建起多層次、全方位的保障體系,精心制定防護策略阻止Web攻擊683612次、CC攻擊207647次,圓滿完成對境外勢力網絡攻擊的狙擊任務,保障了重要網站的安全運行。
十多年的網絡安全工作,張波幾乎都圓滿完成任務,這些離不開他對工作“精細、精準、可管、可控”的高標;隹嚴要求。為了保證高質量完成任務,張波甚至住在辦公室,帶領團隊每天在數以億計的信息海洋中收集線索,在眼花繚亂的代碼中進行“掃描、滲透、加固”,不斷優化完善安全策略。
將先進技術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踏進張波創新工作室,墻上的工作室成員構成圖清晰明了,46名成員,平均年齡34歲,大多具備CISSP、CISP、HCDP、RHCE,等行業頂級認證。
2010年互聯網安全專業團隊初建,只有張波和另外一名同事,到2019年,團隊成員已經發展到近100人,其中創新工作室46人。十多年間,這支團隊在張波的帶領下像一群無名戰士,在網絡上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役。
讓張波印象深刻的是2012年國慶。9月30日晚上10點,張波開車行駛在回遂寧老家的高速公路上,突然手機響起了急促的鈴聲,接通后,電話那頭傳來了阿壩分公司同事焦急的聲音,“我正騎馬到幾十公里外一位老鄉家,幫助他處置電腦病毒,問題比較棘手,急需你場外配合!”冬夜的高原,早已寒風刺骨,張波被同事的舉動深深感動,立馬找到最近的服務區,拿出從不離身的電腦開始了場外配合。經過1個多小時的努力,成功協助同事清除了電腦病毒。
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張波帶領著團隊不斷往前邁步的同時,團隊也助力著張波不斷成長。
翻看2019年為期近一個月的全國網絡安全攻防對抗,張波帶領的團隊經受住了重大考驗。“誓與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網絡共存亡”成為了當時整個團隊的誓言,每天工作超過14小時、每周超過100小時。為了讓資產顆粒歸倉,大家每天在數以億計的信息海洋中打撈;為了讓網絡城墻更加牢固,每天反復部署安全策略、掃描、滲透、加固;為了得到最佳解決辦法,每天數十次討論各種方案和策略;為了加快檢測防護系統上線,在設備、施工、傳輸、數據、機房等多個環節反復溝通協調……最終張波團隊成功阻止攻擊8050萬次,確保了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的網絡安全穩定運行。
說到未來的發展,張波肯定地告訴記者,四川電信建成了世界一流的通信網絡,積累了先進的運營經驗,培養了一批具備國際化的專業人才,為拓展海外市場奠定了堅實的技術。作為全球最大的IPTV單體運營商,中國電信四川公司響應“一帶一路”倡議,正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
在中國電信四川公司的全球布局計劃里,作為技術帶頭人的張波,也成為了場外指導專員。張波告訴記者,公司已經派出人員在菲律賓開展網絡運營,派出光網專家為阿爾及利亞運營商培訓當地員工,加快他們在互聯網方面的發展。張波自信地說道:“將先進的技術帶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起完整的海外人才培訓體系,這是我們互聯網人需要做的事。
責編:雷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