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為統籌做好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和推動航天產業發展,商務部投資促進事務局、北京市國防科學技術工業辦公室、北京航空航天學會、衛星產業投資合作工作委員會、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新浪科技、空天界、國翊創新等多家單位共同舉辦了首屆2020中國航天創新發展云峰會。面對疫情,峰會采用網絡直播的形式,與全行業奮戰在一線的航天人共同紀念“東方紅”衛星發射成功50周年,共同展望中國航天創新發展的新篇章。此次峰會分為兩個篇章——創新發展篇和商業航天篇,從行業宏觀角度和熱點領域角度8位嘉賓共話中國航天未來發展,共有52萬觀眾觀看此次峰會。

首屆2020中國航天創新發展云峰會
2019年6月國家相關單位聯合印發的《關于促進商業運載火箭規范有序發展的通知》,鼓勵商業運載火箭健康有序發展。同年7月工信部也印發了《衛星網絡國際申報簡易程序規定》。2020年4月20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首次就“新基建”的概念和內涵作出正式解釋,其中一大亮點是衛星互聯網作為信息基礎設施被納入其中。衛星互聯網具有成本與性能優勢,不僅能成為地面互聯網的廉價補充方案,還能與物聯網、5G結合,有著豐富的應用場景。摩根士丹利預測,航天業的規模將從2016年的3500億美元增長至2040年的超過1.1萬億美元,其中一半的增長將源自新型衛星互聯網。
在4月24日下午進行的創新發展篇中,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科技委常委張海峰研究員代表北京航空航天學會向廣大航空科技工作者表達了敬意,并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科技委副主任原民輝研究員、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副秘書長李冬航主任、國創開元股權投資基金執行董事李敬祖先生,分別就“新基建的航天發展”“探索浩瀚宇宙開辟人類發展新疆域”“‘北斗+’融合創新與‘+北斗’時空應用”“從投資視角理解太空經濟”4大話題進行了精彩演講。北京空間科技信息研究所航天新媒體中心主任、衛星產業投資合作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劉豪主持了論壇,邀請嘉賓們就衛星互聯網可能催生的應用場景和投資熱點、“北斗三號”全球系統全面建成后帶來的影響、2020年航天重大工程、“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的巨大成就和下一個50年展望進行了討論。
在晚間進行的商業航天篇中,國翊創新創始人、北京航空航天學會周梅婷副秘書長主持了論壇,邀請嘉賓們就全球疫情對航天領域的影響、航天企業應對國際公共應急事件的社會價值、商業航天發展趨勢、太空互聯網的新格局、遙感+技術難點和商業模式創新趨勢、衛星應用具體場景、航天企業融資策略等多維度進行了討論。
空天科技對國家政治、軍事、經濟和社會有著重大影響,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象征。此次舉辦的云峰會是2020在線航天日系列活動的重要一環。多家單位共同舉辦在線航天日系列活動,以宣傳、科普、合作為目標,充分利用網絡優勢,匯聚航天領域優秀企業、專家,搭建網絡科普互動及線上產業合作平臺,促進航天產業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進一步優化產業創新生態。利用網站、微博、小程序等新媒體傳播手段,紀念“東方紅一號”發射50周年,弘揚“兩彈一星”“載人航天”偉大精神,致敬在抗擊疫情斗爭中默默奉獻的航天人,鼓舞士氣,凝聚力量,增強建設航天強國的信心和決心。同時,兼顧平臺搭建和長期運行,通過不定期組織線上、線下活動,以創新形式推進航天產業發展,不斷拓展平臺服務功能,延伸平臺服務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