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肖波



貴州師范大學美術學院肇始于1948 年貴州省立藝術館開設的藝術訓練班,學院下設7 個全日制本科專業,現有在職教職工79 人,全日制本科生1225 人,留學生2 人,全日制碩士研究生142 人。擁有辦學空間16000 余平方米。設有美術館、美術陳列室、仿真畫陳列室、圖書資料室,以及其他制作工廠、攝影棚等相應設施17 間。開展校、地、企合作,建立教學實踐、實習和實訓基地30 余個。學院還與貴州師范大學附屬中學、貴州省工藝美術研究所等30 家單位共同建立了教育教學實習、實踐、實訓基地。學院在教學、科研、藝術創作與設計、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是貴州省美術設計類專業考試的核心基地,具有教育部“國培計劃”中小學、幼兒園骨干(美術、書法)教師培訓資質,已形成涵蓋藝術中學教育、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繼續教育等多層次、多專業、多類型、多功能的開放式辦學格局。
貴州師范大學書法系肇始于2014 年,美術學院在美術學專業之下設置了書法教育方向,并于2015 年通過教育部批準,正式招收書法學專業本科生。旨在培養具有寬博的專業知識、深厚的藝術技藝、廣闊的文化視野,以及良好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的綜合性人才。非但以藝術創作、理論研究為要務,更以紹述前人、秉賦傳統為己任。
數載寒暑,我系師生恪守“與古為徒,以書載道;藝文并濟,書畫兼融”的專業理念,外則于前人之寶貴經驗中探索取法,內則于平日之學習生活中砥礪自強,在不斷的學習及磨礪中完善專業體系,提高自身水平,終于使書法系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發展。
目前,我系已擁有實力雄厚的教學團隊,教學管理有條不紊,在專業教師承擔大部分課程的情況下,外聘專家、教師共十余人不定期為專業學生授課。學生之培養以書法教師為主攻方向,兼顧藝術創作與藝術周邊能力培養,以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為培養原則。同時我系定期組織校內外專業教師教研活動、同行教師聽課等教學研究的相關工作。目前,我系已形成了書法教師與書法創作人才培養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成效顯著,現已成為貴州省書法師范教育的龍頭專業,下一步將與國內其他高校同類專業積極聯系,借鑒發展,爭取成為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專業。

國騰飛書法作品

鮑林黔書法作品

吳鵬書法作品

楊樹森書法作品
貴州師范大學書法學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是順應高等學校教育發展,秉承“服務地方文化建設”的辦學理念。根據書法文化教育傳播的社會需求,以就業為導向,創新人才培養模式,一方面有利于推動中國人寫好中國字的教育傳播需要,另一方面可以有利于完善書法學科在“美育”中的重要地位。經過切實的社會需求調查,發現書法學專業人才需求的特點是師范類崗位空缺大,但因為對教育教學能力要求高,故而寧缺毋濫;非師范類專業類崗位暫時較少且空缺不大,對專業實力要求高,要有較高的專業創作實踐經驗。鑒于這樣的社會現狀,我系在制定培養方案時,首重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能力,符合師范類教育的要求;兼顧學生專業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雙方面的努力迎合社會需求。
我系根據生源質量與社會需求的變化,對課程體系進行了針對性地調整,不斷更新思維,調整路線,形成了我系獨特的教學改革與建設書法學科的新思路。以全國一流美術院校與美術類專業的教學經驗為借鑒;以國家高校教育方針為指引;以學科專業建設促進教學建設;以提升綜合素質能力和創新教育為目標改革教學,以高素質師資和豐富的硬件設施服務教學,以創新科研成果為推動力,加深學科體系構建的深度和廣度。作為師范類院校,我系格外注意師范類教育教學素養的培育,尤其是遵循“一踐行、三學會”的方針,來培養能適應目前教學體系下的書法教育類人才。
美術學院及書法學系對于教學改革研究非常重視,鼓勵教師在教改方面銳意進取、敢于創新,并將教學改革型的論文、課題、項目等,納入科研評價體系,與教師職業發展掛鉤,收效顯著。其中,教學改革研究性文章有吳鵬老師的《道器之間:漢字的文化書寫與書法的境界生成》、國騰飛老師的《立足理性 回歸共性—淺談〈韭花帖〉的學習理法》等文章在核心雜志發表。教學改革性課題項目有楊樹森老師的《筆墨式微與中國書畫本科課程教學新探索》獲貴州師范大學校級教改課題。
在我系不斷進行的課程改革中,課程體系不斷完善。許多課程進行了重新的安排與調整。如設立了“當代書法創作狀態分析”等課程,并強調了理論教學與當代藝術現狀的聯系。法國著名年鑒學派歷史學家克羅齊曾有名言“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而藝術史、書法史亦是如此,書法的理論學習、研究要結合時代,不了解這個時代,任何創作都是不真實的、不真誠的。
又如改革了“古代漢語”課程的授課方式,放棄了以往只教授古典文章,而課程與書法學專業無直接關聯的情況。將“古代漢語”的主要授課內容改為教授經典碑帖中的文辭內容。既提高了學生的文言文閱讀、寫作能力,又將理論課內容與日常碑帖臨習內容串聯起來,擴展視野,可謂一舉多得。
學院還定期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學習活動,培養學生的創作、動手能力。如開展“首屆貴州省中小學教師書法展”“探碑尋古—2017 級書法學山東訪碑考察活動”“期之以實—第二屆貴州師范大學書法學作品匯報展”“澡雪精神—第三屆貴州師范大學書法學作品匯報展”,帶領學生辦展、參展,增加了學生們的創作熱情和對展覽的認知。

吳鵬書法作品

黃肖波書法作品
我系根據書法學教學的特殊性,調整并配置了優良的師資隊伍。截至2019 年12 月,書法學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教師目前有13 人,其中教授4 人,副教授3 人,博士學位4 人,碩士學位6 人,碩博比例為77%,其中大多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或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在國內有較高的知名度,是書畫專業的高端人才,本院教師承擔專業課比例占80%以上。
書法系自成立以來,一直著力培養優秀的師資隊伍,師資培養規劃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以學歷提升進修、國內高訪為抓手,打造優秀的教師團隊。二、派送青年教師參加書法學專業科研與教學研修班。三、鼓勵教師參與教學大賽,提高書法學專業的教學水平,如吳鵬、國騰飛老師在貴州師范大學教學技能大賽中分獲二、三等獎。四、在實踐中鍛煉教師的授課水平。
貴師大書法系非常重視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除了例行的學生評教活動外,還會結合期末教學檢查舉行師生座談會,師生之間暢所欲言,既溝通了感情,又及時交流、解決了教學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對推動書法系教學質量提升起到了巨大作用。書法系2015 級畢業生在2015 年至2018 學年期間,每一學期都對任課老師進行評教。其中,2015—2016 學年共評教34 門課,課程優良率達到100%;2016—2017 學年共評教31 門課,課程優良率達到96.8%;2017—2018 學年共評教33 門課,課程優良率達到100%。
同時,書法系還創立了一年一度的學生問卷調查,問卷內容細針密縷,杜絕形式主義。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學生對于學院課程管理、課程安排、授課質量、專業設備、專業滿意度,2015 年保持在90%左右。且隨著教學模式、管理模式、教學設備的不斷完善,逐年遞升,從2016 年開始,書法系全體學生專業滿意度達到95%以上。至2018 學年,達到了98%以上。此類種種,亦是對不斷辛勞中的我系同仁,最大之寬慰。

吳鵬書法作品

石奎書法作品
美術學院書法系常年大力鼓勵支持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尤其鼓勵將書法文化、書法藝術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在發展學生專業能力、實踐能力的同時,不斷尋找書法與社會實踐、社會需求的結合點,創造新的可能。
如書法系的“預見古藝”中國書畫微拍平臺,隸屬于貴州師范大學創新創業項目,既以平臺搭建連接了市場與本校優秀的書畫作品,又以現實收益支持了學生勤工儉學,而更寶貴的是學生們收獲了專業自信與實踐經驗。再如書法系的“履一書法攝影工作室”,是專業服務于書法作品的攝影工作室,為書法作品宣傳、銷售、出版、印刷等提供專業支持與服務,目前已大比例承接美術學院的相關工作項目,取得良好的反響。在此基礎上,書法系亦在不斷推動學生創新創業,將學生創新創業不斷滲透在專業教育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就業意識與社會適應能力。
書法系立足于書法藝術教學,始終對學生書法創作給予高度重視,由專業老師輔導帶領,每年參加全國、全省等各級書法比賽十余項,取得大量專業領域展賽獎項。根據不完全統計,2017 至今,我系學生在國家級、省級書法展覽中入展(獲獎)50 余次,其中包括“第十二屆全國書法篆刻作品展”“江蘇省第七、八、九屆青年書法篆刻作品展”等重要展覽。書法系學子們不僅在貴州省當地的書法展覽中大放異彩,更是在江蘇、山西、山東等地書法展中摘金奪桂,不忘初心,為生源地的書法事業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根據美術學院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我系對畢業生進行全面考核,對畢業作品、畢業論文嚴格把關。已畢業的2015 級書法系學生,進入畢業流程并獲得學士學位比例為96%。根據貴州師范大學就業率統計數據,2015 級書法系(首屆畢業生)初次就業率為94.74%,情況良好。我系教師也正在更加積極地為學生實習就業開辟路徑,提供更好的就業方向。
在思想政治方面,我系一直積極培養學生入黨積極分子,通過上黨課、團支部推優工作,培養鼓勵青年團員積極上進,及時把符合黨員條件的大學生發展入黨;以黨支部為單位召開座談會,開展“黨員掛牌”“積極分子征文”等活動,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截至2019 年9 月,書法系學生中共有10人加入中國共產黨,其中2015 級書法系畢業生中有3 人入黨。目前在校學生中,共有黨員7 人,入黨積極分子79 人,占學生總人數的61.7%。學生黨員和申請入黨的積極分子在學風建設中發揮了應有的模范帶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