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涵
摘 要:公共圖書館對民眾精神文明建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受到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性以及地域文化方面等現實問題的影響,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本文對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進行了概述,列舉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特征,指出了目前公共圖書館在服務體系建設方面所存在的問題,并積極探究了推動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具體策略方法,繼而推動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和優化,以便更好的服務于廣大民眾。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服務體系 建設
中圖分類號:G2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01
一、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概述
公共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面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政府保障公民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公共圖書館的發展過程能夠準確反映出國家的發展程度,公共圖書館是文化服務體系中的重要標志,也是展示一個國家發展的重要標志。
1.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分類
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主要分為城市和農村兩大方面。處于城市內的公共圖書館主要分為市級、區級、街道級、社區級四個等級;農村圖書館服務體系主要分為縣級、鄉鎮級和村級這三個等級。城市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在整個服務體系中充分發揮著引導的作用;而農村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更多時候展現出的是其基礎性特點。
2.建設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意義
作為一種社會公共服務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是由國家建設的非盈利性圖書館,其建設的最終目標就是為了能夠實現文化的傳播,繼而保障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公共圖書館能夠間接的反映出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建設完善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能夠有效推動公共圖書館的發展。
二、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特征分析
公共圖書館在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具備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特征,具體特征如下:
公共圖書館具有公共性特征。公共圖書館的核心因素是“公共”。公共圖書館的場所、設施等所有服務資源都是由社會成員共同擁有。公共圖書館所有的服務活動都是為了能夠實現對社會公眾文化需求的滿足。因此,公共性是公共圖書館最為顯著的特點。
公共圖書館具有公益性特征。公共圖書館為大眾提供了免費的公益性服務,這是公共圖書館最基本、最本質的特征。這種公益性服務是全面的,不僅能為公眾提供免費借閱文獻資料的服務,同時還能夠獲得免費咨詢服務、免費參與讀者互動活動等內容。
公共圖書館具有均等性特征。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服務對象是廣大民眾。公共圖書館需要為廣大民眾提供平等性服務。這種公眾服務是不受地域、種族、膚色、性別、職務、年齡等因素限制的。
公共圖書館具有開放性特征。不同科研院所或者高等學校附屬的圖書館也是需要面向廣大社會公眾實現開放的。公共圖書館的公益性、公共性特征都注定體現了公共圖書館開放性特征。
三、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存在的問題
盡管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是當今社會關注的一個熱點,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這影響了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公共圖書館的建設結構不合理
在我國,公共圖書館的建設與各地行政級別有直接關系,大到省級行政單位,小到鄉村行政單位是都具備圖書館的。現階段,公共圖書館都是靠財政撥款來進行建設的,其建設形式有待豐富。公共圖書館的類型機構不合理現象普遍存在,很多級別較低的場館中成人圖書建設要比兒童圖書建設更加受到重視;還有一些較大的公共圖書館建設缺乏合理性,無法滿足當代人的閱讀需求。
2.公共圖書館在我國的發展不均衡
為了更好的發揮公共圖書館推動精神文明發展的作用,促進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均衡化發展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途徑。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存在著大量發展不均衡的現象。受到城鄉經濟發展差異性以及地區與地區之間文化差異性較大的影響,我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不均衡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在一些西部地區,受到經費以及管理等因素的影響,公共圖書館服務質量較差,帶給閱讀民眾的體驗感也相對較差。
四、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策略探究
1.積極改善圖書館服務體系結構
1.1實現對公共圖書館類型結構的改善
隨著我國的兒童教育逐漸得到了社會和家長的普遍關注,公共圖書館要注重對場館類型結構的調整,要及時地增加一些能夠滿足兒童學習需求的區域;加強對兒童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逐漸地實現兒童閱讀書籍量的不斷增加;同時要充分認識到兒童處于知識的積累期,也是培養讀書興趣的良好時期,因此要注重加強對兒童書籍區域建設,滿足兒童需求。
1.2 實現對公共圖書館級別結構的改善
想要實現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良好運行,要注重圖書館在行政級別結構上的改善,在建設實踐中不斷優化圖書館行政關系的上下結構,加強對低層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對村鎮圖書館服務體系的建設,政府要加大建設力度,不斷拓展基層公共圖書館建設規模、豐富公共圖書館的藏書量。除此之外,還要注重加強中、低層公共圖書館之間的相互聯系,實現資源的流動性,進而實現互惠共利,共同發展。
2.注重對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的完善
在進行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要不斷完善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首先,積極推行總分館制這一多元化模式。充分利用這一模式帶來的政策、環境、經費與人員的保障,建立完整的服務體系;其次,要注重對公共圖書館服務效益方面經濟度量方法的引進,注重投入產出情況的精準評價,進而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服務效益的提升。
綜上所述,構建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能夠更加有效發揮出公共圖書館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重要作用。現階段,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中表現出的發展不均衡、規模結構較差等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精神文明建設工具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因此在實踐中,圖書館管理人員要正視公共圖書館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進一步明確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意義和建設目標,及時通過有效的策略來改善建設現狀,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的科學化建設,以便更好地服務于我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參考文獻
[1]宋珊.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辦公室業務,2014,(23).
[2]何韻,王蕾.廣東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可持續發展模式探索[J].圖書館論壇,2013,(3).
[3]金武剛,李國新.中國公共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起源、現狀與未來趨勢[J].圖書館雜志,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