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萍 周淼葭

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這是中央在城市群建設發展中,首次提出“雙城經濟圈”概念,并賦予其“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內涵。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突出中心城市帶動作用,強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牢固樹立一體化發展理念,做到統一謀劃、一體部署、相互協作、共同實施,唱好“雙城記”。
緊鄰重慶市的四川鄰水縣搶先發力,在未來發展中不遺余力深挖融入點、支撐點,在川渝合作中打頭陣、當先鋒,做好對上爭取、對外招引、重慶合作“三篇文章”,力爭將高灘園區建設納入中央和四川省規劃,建設兩江新區“配套園”、保稅港區“加工園”、空港園區“飛地園”、渝廣科技“示范園”、川渝共建裝備制造“園中園”。

高灘工業園區航拍圖
3月5日,四川省鄰水縣高灘園區正式掛牌成為省級經開園區。至此,整個園區已建成投產企業42家,其中有39家均是重慶企業的配套企業。成為四川省級經開園區當日,已有不少企業投入到如火如荼的復工復產浪潮中。
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對生產的影響,鄰水縣在此前就統籌考慮復工復產可能面臨的各項風險挑戰,堅持抗擊疫情、經濟發展“兩條線兩手抓”,加快推動企業恢復正常生產,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縱深推進為鄰水縣帶來了新的機遇。作為和重慶一衣帶水的近鄰,鄰水縣與重慶的合作越來越緊密。
鄰水縣是四川省距重慶主城區最近的縣,處于川渝合作最前沿。
來自四川省鄰水縣的數據顯示,鄰水縣60%的產業跟重慶有關,70%的企業來自重慶,80%的產品銷往重慶。從交通上來說,鄰水縣城到重慶主城區90公里、寸灘保稅港80公里、兩江新區40公里,擁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不僅如此,每年到鄰水縣來旅游的人中,重慶游客占到了六成以上。《當代縣域經濟》記者每次來到鄰水時,總會聽到這樣一句話——“三山夾兩槽”。這句話既將鄰水縣的地貌形象地描繪出來,又很好地囊括了鄰水縣的旅游資源。“三山”即指的是高海拔的華鎣山、適合康養休閑的明月山以及農旅文化資源豐富的銅鑼山,這也為鄰水打造重慶“后花園”奠定了基礎。
鄰水的經濟與重慶有著深度鏈接。早在2018年,鄰水縣就制定了《全面對接融入重慶建設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區行動方案》,涉及規劃、交通、產業、民生等方面,致力于將鄰水建成“渝廣合作先行示范區”和“渝北遠郊衛星城”。
不得不說,鄰水的這一謀篇布局富有遠見。
1月8日,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會長張成明率調研組赴鄰水調研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時,就對高灘園區的蓬勃發展及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在隨后舉行的鄰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座談會上,鄰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永鴻介紹說,未來,鄰水要建好四川東大門,認真思考一二三產業應該怎么做,凸顯出其自身的優勢。黃永鴻說,鄰水在上一輪的機構改革中,高質量完成《四川省鄰水縣鄉村振興總體規劃(2018-2022)》和“1+6+N”規劃編制,推進廣安高新區和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兩大特色園區高標準建設,加快建設現代服務業強縣,推進服務業提檔升級。今后更要抓住機遇、務實合作,努力在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中展現新作為、實現新突破。

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副會長、四川縣域經濟學會會長張成明率調研組考察高灘園區瑞創公司生產經營情況。周淼葭 攝

鄰水高灘園區某企業生產車間。周淼葭 攝
事實上,早在2013年,高灘園區便將目光“瞄”向了重慶這個鄰居。2012年11月,國家發改委正式批復《川渝合作示范區(廣安片區)建設總體方案》,明確將廣安建成成渝經濟區乃至全國區域合作的典范,2013年,作為川渝合作橋頭堡的高灘園區應運而生。
2019年,重慶出臺了模具產業發展政策,高灘園區便規劃布局了西部模具產業園,這個占地約1000畝、總投資達20億元的產業園已于去年5月開工。
截至2019年底,鄰水縣高灘園區共簽約項目87個,有70個來自重慶,到目前,已建成投產企業42家,其中有39家均是重慶企業的配套企業。
高灘園區距離重慶兩江新區不過15公里,車程不到半小時,這也成為廣安和重慶合作的主要承載平臺。
走進位于高灘園區的四川瑞創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記者看到5G無人駕駛車、智能網聯概念車、加長禮賓車……“我們不僅是西南第一家汽車工業設計公司,還獲得了40多項專利,具備概念車設計、工程設計、汽車制造工藝等諸多專業領域能力。”瑞創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前來調研的張成明會長介紹說,瑞創科技致力于中高級轎車的前期開發,主要從事汽車設計、模型設計制作、展車展機、汽車快速樣件成型、汽車CTF及汽車改制等業務,目前已形成以長安汽車、眾泰汽車、長安福特、北汽、廣汽、川汽野馬等多個主機廠為主的客戶群。
除了瑞創公司之外,高灘園區還集聚了相當一批有科技含量的企業入駐,這也將是鄰水對接重慶尤其是重慶兩江新區的橋頭堡。
作為全國11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之一、成渝經濟區的重要增長極,重慶兩江新區的產業發展也給以鄰水為首的區域合作帶來了新機遇。兩江新區在承接全球性產業轉移的同時,除了一批核心企業落戶新區,其他非核心企業都將布局周邊發展。兩江新區的汽車、機器人、生物制藥等產業的非核心企業都在考慮對外輻射。鄰水高灘園區距離渝北僅十多公里,有天然的地理優勢,重慶兩江新區與四川鄰水將在產業轉移、農產品入超市等區域合作方面加大力度,在合作中發展,在發展中共贏。
而鄰水作為四川省唯一的“川渝合作示范區”,地處“渝廣達發展帶”中心,納入重慶城市群統一規劃,川渝合作給鄰水發展帶來了深刻變化,兩江新區的快速發展更是鄰水發展的重大機遇,為其改變產業結構、謀劃產業轉型升級帶來了機會,未來希望能夠承接兩江新區更多產業轉移。
3月10日,鄰水縣黨政代表團專赴兩江新區學習,就促進區域合作進行交流洽談,兩地攜手發展,未來可期。
3月17日,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四川重慶黨政聯席會議第一次會議召開,雙方敲定將在川渝毗鄰地區合作方面布局重大項目,努力推進川渝合作走深走實。作為與重慶渝北區只有一橋之隔的高灘園區,在新的外部環境下,以獲“四川支持、重慶認可”為目標,打頭陣、當先鋒,唱好“雙城記”,融入“經濟圈”,努力把高灘園區打造成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試點平臺。
另外,高灘園區將在今年搶抓雙城經濟圈建設機遇,預計投資10億元進行基礎設施建設,啟動建設兩江新區配套園,主要承接重慶的汽摩配套及電子產品;啟動空港園區飛地園項目,由空港園區自行招商運營;啟動渝廣科技合作示范園項目,承接重慶的科技產業和項目合作。
張成明在今年初舉行的鄰水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工作座談會上表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建設,將推動西部、甚至全國乃至“一帶一路”的發展。同時,鄰水縣需要加強交通互通、產業同構、利益同享,在此基礎上,瞄準新的發展方向目標,乘勢而上,借助平臺,打好產業協作牌,探索新的發展空間。
其實今年以來,鄰水縣就全面落實四川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戰略部署,按照廣安市委“發揮川渝合作高灘園區在川渝合作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要求,堅持“生產、生活、生態”共建,聚焦“重慶產業配套基地、生活‘后花園”定位,明晰“以園聚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路徑,堅持高規格推進、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質量發展,聚力建設1000億級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區。
可以預見,鄰水縣接下來將在交通基礎設施、現代產業體系、協同創新發展、國土空間布局、生態環境保護、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等方面持續發力,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吸引更多優勢資源匯聚鄰水、匯聚高灘,推進川渝合作先行示范區建設取得新成效,加速渝鄰一體化發展進程,譜寫好新時代川渝合作發展新篇章。
(圖片除署名外由鄰水縣委宣傳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