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葭

尖山鄉村振興學院水果采摘園
自貢市自流井區地處四川盆地南部,位于成渝經濟區軸心地帶和川南五市中心,是全省唯一的全國老工業城市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國家文化出口基地——自貢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帶一路”和四川南向大通道的重要節點。
自貢文化的根和魂源于自流井,千年鹽都的歷史文化遺跡也都在自流井區。近年來,自流井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鄉村發展,以尖山鄉村振興示范區建設為依托,突出鄉村地域特色,將“美麗資源”轉化為“美麗經濟”,奮力推進鄉村振興。
自流井區一貫本著超前的思維、全局的站位、長遠的目光,提早開始編制鄉村振興發展總體規劃,通過精準銜接南部生態與保護利用、綠色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兩河流域治理、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系列規劃內容,統籌推進“多規合一”,確保自流井區鄉村振興發展規劃藍圖越描越細,越畫越實,發展思路越來越明。
駕車行駛在通往自流井區榮邊鎮尖山風景區的伍富路上,即可看見一棟棟白墻青瓦的特色川南民居分布兩旁,蔓延的桃枝壁畫、獨具內涵的詩詞點綴外墻,一派新農村的詩意美景盡收眼底,讓人恍如進入世外桃源。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后的春日時節,十里桃花長廊迎風綻放,露出朵朵笑臉。
位于自流井南部片區的榮邊鎮屬于城郊型鄉鎮,其獨特的優勢在于,既有尖山國家4A級景區,又是自貢市的后花園。2018年以來,自流井區以建設尖山鄉村振興示范區為突破口,聚焦生態建設、環境治理、新村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等方面,深入實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全域治理、全域環保、全域綠化三大工程,著力打造四川省農村優美人居環境示范標桿。
經過近兩年的建設,如今,榮邊鎮尖山風景區已成了一首遠方的詩。隨著伍富路十里桃花長廊,尖山“1+6”公共服務區、風物館展示廳、云宿酒店等項目建設也有序推進。10余平方公里的地域,桃林環抱的秀麗村莊展現出尖山的嬗變之美。此外,自流井區還十分注重生態文化建設,打造“詩會”品牌,將詩歌元素植入新春歡樂季、尖山桃花詩會等重要節會中。自流井區在詩意尖山度假核心區建造了國際詩歌會議中心,并用好新型營銷手段,放大優勢、做大特色,凸顯“詩會”品牌效應,帶動周邊精品農業、農家樂等產業融合,讓附近村民把生活過成詩,愜意十足。

云宿民宿樓

尖山“1+6”公共服務區
“以前我是貧困戶,每月收入只有325元。現在鎮黨委幫我找到在一家企業看護果樹的工作,扣除保險個人繳納部分后每月有2000多元,夠我們娘仨生活了。”家住自流井區榮邊鎮桂花村的周秀英滿面笑容,“等我學好技術,我就可以自己種果樹,日子會越來越好的!”像周秀英這樣的村民還有很多,這兩年產業起來了,果樹多了,花季的時候去觀光旅游的人也多了,當地村民的日子是越過越紅火。
自流井區依托榮邊鎮市級現代農業園區起步區良好的農業基礎,以及自貢深厚的文化底蘊,將農產品及其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與文化旅游、休閑度假、藝術創意等產業有效嫁接,發展壯大農旅、文旅、康旅等新興業態。目前,已經成功引進市城投集團、幸福時代、藍城集團、中農聯、匯東股份、成都逸田生態、云南百花中藥材等公司投資開發農業和旅游項目,繼續支持豐收農業、新綠園林、牧天食品、自流井區新形供銷合作社、威爾特、陽光雨露、榮邊水果專合社、農團食用菌專合社以及村集體經濟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基地、創品牌、搞加工,發展現代農業。
在堅持產業主導,提高鄉村振興發展質量上,自流井區可謂是不遺余力。首先是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以生態為基礎,農業為支撐,文化為紐帶,大力探索“旅游+”發展模式,重點發展養生養老、森林康養、文化體驗、鄉村旅游等產業,助推傳統農業整體轉型。其次是強化現代農業園區建設。以農業園區為載體,大力發展近郊型都市現代農業建設,培育牲畜養殖、果蔬、花卉、水產四大主導產業,轄區內葡萄、柑橘、桃、李、梨、枇杷等各類特色種植基地成片建成,全域完成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比例達65%。再次是實施“一鎮一品”建設。按照“宜業、宜居、宜旅”分類指導發展的原則,依托地域特色資源帶動小鎮高質量發展,加速實施仲權國家級彩燈特色小鎮、榮邊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漆樹省級鄉村振興示范鄉建設,走好特色小鎮差異化發展道路。
自流井區著力以生態美、生產美、生活美推動鄉村振興。在生態美方面,自流井區以爭創尖山國家5A級景區為契機,統籌推進增綠、添彩、塑形,打造兼具生態功能、經濟價值和旅游效應的綠色空間。在生產美方面,自流井區鎖定“森林康養+田園休閑”基本模式,打造川南康療養生養老基地,實現文旅、農旅、康旅“三旅”融合發展。而在生活美方面,自流井區不僅要求農村公共產品、公共服務達到甚至還要優于城市的水平。2019年,自流井區所有鄉鎮都實現了城市管網供水,水電氣全部聯網,讓廣大群眾更直觀地感受“美麗經濟”帶來的美好生活。
并且,自貢市首個鄉村振興學院落戶榮邊鎮,漆樹鄉入選省級鄉村振興規劃試點,仲權鎮榮膺“四川最美小鎮”,榮邊鎮入圍自貢市唯一“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示范鄉鎮”,自流井區鄉村振興發展格局已然成型,這些成就的取得與自流井區在鄉村振興發展上的改革創新是分不開的。
首先,積極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自流井區完善農村土地流轉制度,健全鄉鎮土地流轉服務中心,有效促進農村土地經營權公開、公正、規范流轉交易。
其次,供銷合作社改革模式更加完備。積極搭建功能更加完備的農村綜合服務平臺,建立“黨建+社建+公司+農戶+基地”合作模式,開辦“自供連鎖”超市14個,大力提升農村綜合服務能力,推動農業全面升級。
再次,加強產業化組織服務支撐。對自流井區5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專合社和家庭農場開展“助農貸”工作支持,累計擔保貸款金額達2484.5萬元,有效緩解農業企業融資壓力。
最后,堅持人才振興,增強鄉村振興發展潛力。在加大本土人才培育力度上,依托自貢市首個鄉村振興培訓學院,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供農業生產技術專項培訓,著力扶持培養一批農業職業經理人、經紀人、鄉村工匠、文化能人和非遺傳承人等農村人才。此外,鼓勵引導外出人才回流。自流井區先后出臺《支持返鄉創業就業農民工財政資金使用管理辦法》等政策,對返鄉創業就業的農民、退伍軍人、大學生給予資金扶持,面對面幫助農業企業解決生產難題。不僅如此,自流井區還吸引外部人才扎根鄉鎮,嚴格落實“雙千”計劃、《自流井區重大招商引資引智項目27條扶持政策》等相關人才引進政策,著力引進一批農村發展的領軍人才、拔尖人才和緊缺人才到農村一線創業興業。
(自貢市自流井區委宣傳部供圖)

尖山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