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高品質的國際旅游產品是推進旅游國際化的核心要素。都江堰市要圍繞國際旅游市場重體驗、重文化、重休閑需求,著重開發主題型、體驗型、文化型旅游產品,豐富入境旅游產品有效供給。
一是盤活遺產文化。發展遺產觀光旅游,高水平建設李冰紀念館和世界水利文化博物館聚落,集中展示水利工程道法自然的科學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學內涵和以人為本的民生理念。推出文化體驗活動,開發推出遺產旅游精品線路,創新延伸景區景點,打造世界水利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是用活熊貓資源。深挖國際IP元素熊貓特有旅游資源,打造大熊貓文化創意旅游產業生態圈,規劃建設熊貓旅游主題公園、熊貓主題特色街區,策劃舉辦熊貓主題創意設計大賽和熊貓主題國際節會活動,培育發展熊貓主題酒店、熊貓主題民宿和熊貓動漫、影視音樂、網游等產業,講好大熊貓“源”故事,并聯合推介碧峰峽—都江堰—臥龍大熊貓世界級生態旅游線路,構建以“生態觀光+熊貓觀賞+熊貓文化體驗”為主體的大熊貓旅游系列產品。
三是激活精華灌區。依托精華灌區特有的川西民俗、川西農耕、川西林盤、青城道教、青城武術等旅游資源,重點推出禪修道養之旅、道茶文化之旅、青城武術文化之旅、太極文化之旅、天府美食文化之旅等研(游)學旅游產品,打造國際研學旅游目的地,滿足國際游客特殊的東方審美需求。
科學精準營銷是旅游國際化發展的助推劑。都江堰市要立足游客需求,突破傳統營銷方式,創新旅游營銷模式,將都江堰市打造成為國際旅游網紅和熱點。
一是實現“產品思維”向“用戶思維”轉變。構建全媒體推廣體系,線下持續深化“讓世界了解都江堰市”系列營銷活動,策劃開展都江堰市十佳旅游營銷事件評選活動,做好事件營銷、話題策劃和軟文推介;線上策劃開設都江堰市旅游英文官方網站,進行營銷內容圖文、短視頻輸出,形成網絡立體營銷。
二是實現“政府思維”向“市場思維”轉變。堅定“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商業化邏輯”思路,積極推進國有平臺公司與國際專業化機構團隊合作,組建成立都江堰市旅游營銷工作室,負責旅游整體形象提升和營銷推廣,探索境外營銷代理機制強化旅游產品宣傳和客源招徠,在重點客源地聘請當地體育、文化名人擔任旅游形象推廣大使,打造全球旅游營運網絡。
三是實現“大眾思維”向“社群思維”轉變。根據入境旅游市場的不同情況和游客的旅行習慣、文化背景,明確重點市場、潛力市場和機會市場,針對不同的目標群體,分類制定旅游營銷計劃,側重推介產品線路、旅游套餐,實現精準營銷。
優質的國際化旅游服務體系是推進旅游國際化的必備要素,是影響游客行前決策、行中體驗和行后評估的重要因素。都江堰市要從解決入境旅游者(特別是自由行游客)需求端出發,不斷優化服務品質,提升國際游客的獲得感。
一是圍繞游客出行需求,創新開設國際游客“一卡通”定制服務卡,開發入境游客“自由行”智慧系統,加強智慧旅游、智慧城市建設,完善旅游信息服務網絡,優化信息咨詢、旅游指南等服務,打造自助游散客服務體系。
二是圍繞游客消費需求,加快申報境外游客購物離境退稅政策,爭取開設免稅店,豐富免稅品種類,提高國際信用卡支付便捷度,增加外幣兌換服務點,在消費場所逐步實現外幣銀行卡刷卡消費和國際移動手機支付,提高重要景區、賓館酒店、咨詢中心、公交出租、特色街區、商貿中心等外語服務水平,優化城市旅游國際化環境。
三是圍繞游客安全需求,強化旅游市場綜合監管與執法,加快建設融政府監管、游客評價、社會監督、商家自律為一體的旅游誠信體系,保障入境游客合法權益。建立入境旅游信息反饋制度,及時掌握海外游客對旅游市場秩序、服務質量的評價和建議,提升游客的融入性和親切感。
健全的體制機制是推進旅游國際化的重要保障。都江堰市要以國際旅游競爭力為出發點,不斷優化體制機制,切實提升入境旅游發展動力。
一是建立評價指標體系。加強國際旅游市場研究,改革完善旅游數據統計制度,提高旅游數據在服務決策、引導產業發展上的能力,以此為基礎探索建立入境旅游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再以指標體系為導向制定相應戰略政策、行動計劃等,提升政策措施落實精準度。
二是健全人才培養機制。注重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建立旅游培訓基地和旅游培訓中心,實施外語、小語種人才引進計劃,探索成立旅游國際化專家咨詢委員會,每年設立旅游國際化專題研究項目,定期舉辦旅游行業職工國際化服務技能競賽,努力建立一支適應國際化的旅游管理、從業人員隊伍。
三是建好旅游營商環境。營造更加寬松的投資環境,制定具有操作性和指向性的入境旅游激勵政策,重點引入國際知名旅游企業、旅行社。鼓勵本地旅游企業國際化標準轉型升級,培育壯大入境旅游市場主體,全面增強入境旅游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