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 劉華利 譚美微 王俊龑
摘 要: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出臺了多項促進就業創業的政策。黑龍江省也相繼出臺了吸引留用畢業生的優惠政策,但是黑龍江省大學生生源流失比例相對較高。為了更好地解決黑龍江省吸引大學生留省就業創業的問題,采取文獻資料法和調查研究法對高校畢業生留省就業創業的現狀進行調研,結合黑龍江科技大學的實際,采取分析法從高校的角度提出相關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留省;就業創業;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38?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15-0177-02
一、相關背景
當今社會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是人才,而最重要的人才資源就是高校畢業生。促進黑龍江省高校畢業生留省就業創業,關乎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全局,關乎企業發展,關乎學生和家長的利益,既是國計,也是民生,更是省情。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體現在學生的要求由“好就業”向“就好業”轉變,但教育資源的不足和就業制度的不完善也與學生的訴求形成矛盾。黨的十九大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關乎社會安定穩定,一定要高度重視。”張慶偉書記在全省教育大會上強調:“堅持圍繞龍江振興大局,切實增強教育服務發展能力。”省委省政府最為關心關注的問題就是為龍江經濟社會發展培養人才、集聚人才、留住人才。三年來,省內外高校黑龍江省生源畢業生共有623 819人,凈流出(省內外高校黑龍江省生源畢業生流出總數減去省外生源流入省內總數)177 965人,占28.53%。因此,根據當前黑龍江省畢業生流出比例較高的情況,研究制定促進高校畢業生留省就業創業的有效政策措施,為“十二個強國”和“六個強省”目標的實現提供高素質人才智力支持,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歷史課題,其重要現實意義和長遠歷史價值不言而喻。
二、黑龍江科技大學本科生近兩年就業情況
黑龍江科技大學是一所工學、管理學、經濟學、理學、法學、文學多學科協調發展的普通高等學校。學校以立足應用的教學理念為引導,以學生成長成才需求、地方經濟與行業發展需求為導向,遵循教育教學規律與人才成長規律,努力培養“思想道德素質高、工程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現有全日制在校生20 000余人。多年以來,本科生一次就業率在 90% 以上,連續保持省內高校前三名,被教育部授予“全國畢業生就業50強高校”“全國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先進集體”。
2018年黑龍江科技大學有本科畢業生4 906人,一次就業率為94.5%,留黑龍江省就業1 457人,在已就業學生中占比39.55%[1],為就業流向區域比重最高;2017年有本科畢業生4 927人,一次就業率為94.32%[2],留黑龍江省就業1 457人,在已就業學生中占比31.35%,為就業流向區域比重最高。作為一所省屬地方高校,黑龍江科技大學校為省內區域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人才,為黑龍江省的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三、促進大學生留省就業創業的對策
1.領導重視,全員參與。學校全面落實“一把手工程”和“全員就業責任制”,不斷充實“全程化、全員化、常年化、信息化”就業工作體系,完善“領導主抓、部門統籌、學院負責、全員參與”的就業工作措施。學校黨委和行政高度重視人才培養,持續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著力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學校將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和核心競爭力作為學科建設、專業建設、課程建設重中之重,為高效推進就業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大力實施本科生導師制,有效提高了人才培養質量。積極致力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不斷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高學校的社會影響力,吸引優秀企業來校招聘。將就業工作列為學校黨政工作要點的重要內容,利用各種會議及其他方式反復強調就業工作的重要性,是黑龍江科技大學發展的“生命線、感情線、穩定線、政治線”,要求全員育人、全員參與就業工作,廣大畢業設計指導教師積極為所負責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與畢業生探討求職的方法和技巧、指導學生向用人單位投遞簡歷、努力向用人單位推薦畢業生,積極幫助畢業生就業,形成了全員抓就業的濃郁氛圍。
2.加強隊伍建設。通過建立專門教研室及形式多樣的教育教學基層組織,組建教學科研團隊,提升就業指導水平,全面加強專兼職師資隊伍建設。全面加強大學生就業工作師資隊伍建設,每年分幾次選派教師進行技能和業務培訓,按照黑龍江省教育廳提出的“專家化、專業化、職業化”的標準逐步建成一支素質過硬的就業工作隊伍和教學團隊。在課程體系內容上,組織教師進行教材編寫、教學設計分享、新任課教師試講、觀摩教學公開課、開展集體備課等方式,全面加強生涯規劃、就業指導兩門主干課建設,針對不同年級的學業特點與個性需要,設立不同的教學培養目標與實踐環節,積極推廣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大力推進云課堂建設,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就業能力。
3.加強留省就業教育。把就業教育融入大學四年全過程,引導學生把實現自身價值與國家前途命運結合起來,到基層去、到國家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業觀,將學生的個人理想與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把學生個人的人生夢想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相連。把留省就業教育作為就業觀教育的核心,堅持理想信念的引領作用,強化基層建功立業教育,大力開展以基層工作、服務龍江等內容為主題的教育活動,教育引導學生立足龍江、扎根龍江、建設龍江,為龍江建設發展貢獻力量。舉辦形式多樣的報告會、座談交流會等,幫助畢業生調整就業預期,積極主動留省就業創業。繼續開展留省基層工作之星評選工作,加大典型宣傳力度,引導和鼓勵本校更多畢業生留省工作。
4.強化精準就業服務。深入拓展就業市場,與省內100多家用人單位建立了合作關系,與多家人事局和人才中心建立了聯合開展畢業生就業工作的意向,每年從9月份開始,工作人員與新老用人單位通過電話、傳真、信函、電郵、上門拜訪等方式,主動向用人單位收集需求信息,并發布畢業生信息。同時,委派10多個工作組赴省內各地區,參加當地所召開的各類人才供需洽談會,了解當地政策,收集需求信息,為畢業生就業提供信息服務。邀請省內企業來校招聘,每年舉辦了各種類型招聘會幾百場。重點推進“多方共享式信息服務平臺”“校地聯動式市場拓展平臺”“行業協作式校企互動平臺”建設,根據畢業生和省內用人單位需求,建立畢業生求職意愿信息數據庫和用人單位崗位需求信息數據庫,針對畢業生不同特點和需求,實現供需精準對接。對有留省就業意向的畢業生建立臺賬,提供“一對一”的指導與服務,力爭幫助他們離校前在省內簽約,同時做好離校未就業有留省意愿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工作,實現“一對一”的跟蹤服務,幫助他們盡快在省內就業。
5.強化創新創業教育。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高校完善教學管理制度和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建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培養更多潛在的創業者和企業家。通過共建若干產學研基地,吸納畢業生留省創業;鼓勵教師將已成型的科技成果進行轉化和應用,提高對地方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增加對高層次人才的吸納能力[3]。
參考文獻:
[1]? 黑龍江科技大學2018年就業質量報告[R].2019.
[2]? 黑龍江科技大學2017年就業質量報告[R].2018.
[3]? 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省2018年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R].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