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初學“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這一章,不少同學不能正確地從統計表、統計圖中獲取信息,導致數據處理出錯,進而不能對統計結果做出合理的判斷和預測。現就一些較為典型的錯誤舉例剖析,供同學們參考。
例1學完“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后,李明對本班期中考試數學成績做了統計分析(每個人的成績為整數,且最低分為50分),繪制成如下頻數分布表和頻數分布直方圖(為避免分數出現在分組的端點處,李明將端點取成小數),試根據下表及圖1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分布表中a=;
(2)補全頻數分布直方圖;(3)若畫出該班期中考試數學成績的
扇形統計圖,則分數在89.5~109.5之間的扇形圓心角的度數是;
(4)張亮同學成績為109分,他說:“我2們班上比我成績好的人還有5,我要繼續努力。”他的說法正確嗎?請說明理由。
【錯解】(1)32;(2)略;(3)72°;(4)略。
【剖析】本題考查了頻數分布直方圖及利用圖中的信息解決問題。在第(1)問中,有些同學見到頻率“0.32”就錯認為頻數是32,錯誤的原因是把總數當成了100。本題中的總數并不是100,而是50。在第
(3)問中,有些同學沒有記牢扇形統計圖中圓心角度數的計算公式,容易受三角形內角和定理的影響,誤認為是用180°乘相應的頻率,錯答成180°×0.4=72°。
【正解】(1)解法一:∵樣本容量c=2÷0.04=50,∴a=50-(2+8+20+4)=16。
解法二:∵2=0.04,∴a=16。a0.32
(2)補全的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2中陰影部分所示。
(3)分數在89.5~109.5之間的扇形圓心角的度數為:360°×0.4=144°。
(4)他的說法正確,理由是:由表格可知,比109分高的人數占總人數的比例為:0.32+0.08=0.4=5,所以他的說法正確。
例2
圖2近年來,各地“廣場舞”噪音干擾
的問題倍受關注。相關人員對本地區15~65歲年齡段的市民進行了隨機調查,并制作了如下相應的統計圖(如圖3)。市民對“廣場舞”噪音干擾的態度有以下五種:A.沒影響;B.影響不大;C.有影響,建議做無聲運動;D.影響很大,建議取締;E.不關心這個問題。
試根據以上信息解答下列問題:
(1)根據統計圖填空:m=域所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為度;
(2)在此次調查中,“不關心這個問題”的有25人,請問一共調查了多少人?
(3)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
(4)若本地共有14萬市民,依據此次調查結果估計本地市民中會有多少人給出建議?
【錯解】(1)32%,72;(2)略;(3)略;(4)14×(1-5%)=13.3(萬人)。答:估計本地
市民中會有13.3萬人給出建議。
【剖析】本題考查了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和用樣本估計總體的數學思想,解題的關鍵是把兩個統計圖中的信息相結合求解。這道題容易在第(1)(4)兩問上出現錯誤。在第(1)問中,選項C的百分數為m%,已經帶有百分號,此時m的值不能再帶有百分號,因此答成32%就不正確了。在第(4)問中,五個選項中與“給出建議”有關的是選項C與選項D,所以求解時要綜合考慮這兩個選項。如果審題不仔細,很容易只用選項C、D中的某一個選項求解,導致出錯。
【正解】(1)∵m%=1-33%-20%-5%-
10%=32%,∴m=32。
A區域所對應的扇形圓心角為360°×20%=72°。
(2)一共調查的人數為:25÷5%=500(人)。(3)500×(32%+10%)=210(人)。
25歲~35歲的人數為:210-10-30-40-70=60(人),據此可將條形統計圖補充完整(如圖4中陰影部分所示)。(4)14×(32%+10%)=5.88(萬人)。
答:估計本地市民中會有5.88萬人給出建議。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第一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