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學習完“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后,我在班級開展了一個調查家庭丟棄塑料袋的數學活動。首先讓同學們記錄自己家1周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其次,設計一個調查問卷,調查全班每個同學的家庭1周內丟棄的塑料袋數量,并根據收集的數據制作統計表。
調查問卷年月日
家庭每周丟棄垃圾袋數量統計表
整理完數據以后,我發現:在全班50個家庭中,一周丟棄5個以內(包括5個)塑料袋的家庭頻數為2,丟棄6~10個塑料袋的家庭頻數為3,丟棄11~15個塑料袋的家庭頻數為5,丟棄16~20個塑料袋的家庭頻數為22,丟棄21~25個塑料袋的家庭頻數為18。我們取第一組數據的中間值3,第二、三、四、五組數據的中間值依次為8、13、18、23,3×2+8×3+13×5+18×22+23×18=905,由此可以估計,全班同學家庭一周大約共丟棄塑料袋為941個,因此,估計全校3000名同學家庭一周共大約丟棄905×3000=54300個塑料袋。
平均來說,1個塑料袋平鋪后大約是0.09m2,那么54300個塑料袋平鋪下來的面積大約是4887m2,接近12個籃球場的大小。若看到這么多塑料袋鋪滿地面,想必是十分可怕的吧。塑料袋極難降解,即使是埋在土地中兩百年,也無法腐爛。它們不僅對環境有害,有些動物還會因誤食而死亡。若使用過多的塑料產品,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
如今,白色污染越來越嚴重。此刻需要我們做的就是保護環境,減少污染。這并不要求我們去做多大的豐功偉績,而是從小事做起,如每周少用一兩個塑料袋。我相信,如果大家都行動起來,我們的環境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教師點評
塑料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它在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也給環境造成了污染。崔燦同學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對我們身邊熟悉的事物進行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做到了學以致用,不僅溫習了統計的知識與方法,而且倡導大家用實際行動愛護環境,保護自然。數學真的很有用!
(指導教師:李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