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疫情期間,市場監管是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問題之一。特別是保證市場供應、保持物價穩定,關系群眾切身利益,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保障。作為市場主管部門,如何應對這場疫情大考?
韓永生:疫情就是戰情,市場就是戰場。作為機構改革的新生部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安徽省市場監管局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堅決貫徹落實市場監管總局和省委、省政府各項部署要求,以最堅決的態度、最嚴格的措施、最果斷的行動,打出了守土有責、守土有方的防管促“組合拳”,演繹了逆行而上、同心戰“疫”的時代畫卷。
我們迅速行動,下好疫情防控的“快手棋”。省局黨組在第一時間于1月21日召開專題會,成立省局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印發《關于認真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關于建立四項制度確保打贏市場監管領域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通知》,建立健全聯防聯控機制,全面落實市場開辦者承諾制、日常巡查制、包保責任制、督查督辦制等四項疫情防控工作,壓緊壓實工作責任。省局領導班子成員采取“四不兩直”方式深入農(集)貿市場、商超、藥店、企業等暗訪督導疫情防控工作。全省市場監管部門12315工作機構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度,對涉及疫情防控方面的投訴舉報,及時受理、及時處置、及時反饋,1月21日以來全省12315機構共受理投訴舉報咨詢18.08萬件。
我們嚴字當頭,織密市場監管的“防火網”。推動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加強市場監督管理的若干措施》,下發《關于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違法行為的意見》,突出加強市場價格、食品安全、質量安全、藥械安全、市場交易監管,嚴格監管農貿市場活禽交易,部署開展農資產品專項執法行動“保春耕”,全面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從重從快打擊違法行為。全省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5.24萬人次,檢查經營戶78.78萬戶,立案查處市場違法案件1163件,查獲口罩274.6萬只、其它防護用品1.95萬件,移送公安機關80件,入選市場監管總局“聯合雙打行動”典型案例5起,有力維護了市場秩序。疫情發生以來,全省米面油、肉蛋奶、果菜茶等生活必需品價格基本穩定,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決策》:國內疫情趨穩,復工復產是當務之急。在這方面,省市場監管局是如何做的?
韓永生:我們綜合施策,努力當好復工復產的“助推員”。制定下發《關于支持企業復工復產若干措施》、《關于應對疫情影響加大對個體工商戶扶持力度的若干措施》,開辟綠色通道給企業增“便利”,推行 “網上辦”“掌上辦”“郵遞辦”“預約辦”、低風險食品生產許可“先證后查”等舉措,幫扶生產和流通領域各類生產經營企業復工復產27322家;減免各類收費為企業降“負擔”,為復工復產企業減免檢驗檢測費用2000余萬元;強化技術服務解“難題”,綜合運用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以及知識產權等服務平臺,提供在線檢測、遠程診斷等服務,為企業提供精準技術支持,幫助企業辦理知識產權質押融資4.09億元。
《決策》:成績有目共睹,問題也不容忽視。在這場疫情大考中,市場監管暴露出哪些問題與短板?
韓永生:這次疫情大考,既彰顯了“中國之治”的制度優勢和治理效能,也喚起了全社會對“中國之治”的高度關切和期盼,同時也引發了市場監管人對“市場之治”的思考。
從宏觀層面來看,法治建設還不完全適應執法實踐的需求。在某些市場監管領域還存在懲之無據、戒之無尺,職責不清、主體不明的問題。如在疫情發生初期,各地對哄抬物價的認定沒有明確的標準和尺度,對活禽交易的管理至今沒有明確的依據。《城鄉集市貿易管理辦法》廢止后,對農貿市場的管理沒有明確的主管部門,等等。
從應急管理來看,一些改革的力度還不完全適應市場導向的需求。疫情期間,一些臨時性應急審批、綠色通道的開啟,為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發揮了積極作用。同時,也從另一個層面反映出,目前的市場準入環境還有較大的優化空間。
從戰“疫”手段來看,科技手段還不完全適應智慧監管的需求。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此次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電話會議、視頻調研、遠程診斷、在線檢測、不見面審批、“網上辦、掌上辦”等得到廣泛應用,但深度和廣度還不夠,一些政務服務還依靠人工落實、手工完成。以復工復產數據為例,某互聯網企業開發的“春風行動”全國餐飲復工率看板,對各地的城市復工情況數據可視、實時更新、一目了解,但在市場監管系統內部還需要通過人工跑現場、手工填報表的方式來進行。
“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制度防線。”
從機構建設來看,技術力量還不完全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技術機構力量薄弱、設備落后,檢測速度慢、項目少的問題比較突出,檢不了、檢不及的現象在疫情期間大量存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只有找準市場監管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短板與弱項,才能把準推進“市場之治”的著力點和努力方向。
《決策》:經過戰“疫”的洗禮,下一步如何解決問題和短板,推動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韓永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放眼長遠,總結經驗教訓,加快補齊治理體系的短板和弱項,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筑牢制度防線。”市場監管部門要以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為契機,在疫情中把握住“機遇”,把強化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建設作為重要任務加速推進,完善體制機制,推動監管變革,實現市場監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市場之安”助推“中國之安”,以“市場之治”助力“中國之治”。
韓永生:首先是加快推進法治建設強保障。法治是做好市場監管的基石,要圍繞立良法、行善治,加快市場監管領域的立法立規進程,推進權責清單制度化、標準化建設,讓基層監管執法人員看得懂、抓得著、用得上,形成以法治為引領、人治為根本、技治為支撐的市場監管共治格局。疫情期間,《安徽省食品安全條例(修訂草案)》已經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活禽交易管理辦法經省政府授權正在抓緊起草。
二是加快推進深化改革強活力。在后疫情時期,政策重點將逐步轉移到深化改革上來,進一步激發增長潛力。市場監管部門要圍繞優化營商環境,認真總結評估疫情期間出臺的一系列改革措施,進一步優化準入服務,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和制度性交易成本,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市場準入環境。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目前正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全面打造企業開辦、企業注銷、監管提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四個提升行動”全新升級版。
三是加快推進智慧監管強手段。要加快推進信息化建設,以大數據引導精準監管,以技術創新、理念創新、手段創新引領市場監管,推動監管變革。加快推進智慧監管軟件開發應用,實現基礎信息化、信息基礎化。加快推進各條業務線監管數據的歸集共享應用,實現數據自動預警、智能研判,使數據可視化,讓數據能說話。安徽省市場監管局已成立了“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項目建設專班。
四是加快推進基礎建設強支撐。質量技術基礎與交通、通訊、水利、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等基礎設施一樣,是國家發展質量的基石,是提高人民福祉的保障手段,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支撐。通過這次疫情,更加凸顯了計量、標準和合格評定作為一個國家質量基礎的重要地位。要堅持戰略思維、系統思維和改革思維,持續深化質量技術領域改革,不斷推進質量技術基礎建設,加快建立“統一管理、權責清晰、協調配套、上下聯動、支撐有力”的質量技術基礎保障體系,更加有力地支撐經濟社會發展。安徽省目前正在加快推進公共安全電子信息產品、功能纖維及紡織品2個國家中心建設,特種設備安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項目已被納入省重點項目儲備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