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公共必修課,是高校基礎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構建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體系,培養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和綜合素質,能夠為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提供必要的支撐,多元化評價體系的應用有助于學生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公共英語 過程 多元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將語言應用技能放在首位,并把語言知識、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學習結合在一起,并將外語教學理論作為引領,集合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完整的教學體系。大學英語教學實施多元化評價,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促進學生溝通交流能力的發展,提高學生主動學習意識,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教師也能在這種積極上進的氛圍中更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在實施多元評價的過程中,一方面有利于學生發揮個性自由,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另一方面有利于教師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指導點撥,使學生愛學習、善學習、會學習,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評價體系現狀
在高職院校英語課程的評價中,評價觀念還停留在傳統層面,很多高職院校仍然將期末考試、大學生英語應用能力考試、大學四、六級考試作為考核學生學習水平的唯一標準,缺少與工作崗位和實踐技能相關的指導與訓練,內容比較單一并未將學生學習過程作為評價的主要方面。在評價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仍然把教師作為評價的主體,學生是被動的,評價主體的錯位會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此外,在評價時沒有采用科學合理的方法,都會影響學生學習評價效果和職業生涯的發展。
二、基于過程的多元評價體系在課堂上的應用
高職英語多元化評價體系包括豐富的評價內容、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科學的評價過程、嚴謹的評價標準和人性化的評價反饋。在教學過程中,筆者主要在課前、課堂上、課后安排了豐富類型的學習活動,并設置一定的評價標準,采取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師生互評的方式,從知識目標、能力目標、情感目標等方面建立多維評價方法。
基于過程的多元評價體系以發展學生的各項能力為重點,結合學生日常表現并重點關注學生興趣培養、主動學習、解決問題能力、溝通交流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將學習的全過程列入課程質量評價范圍。
筆者將整個課程考核通過過程性評估與結果性評估相結合的方式,學生成績=平時成績(包括出勤、 課前演講、作業、課堂參與)(40%)+口語成績(20%)+期末考試(40%)。
過程性評價主要考查學生的出缺席情況、課前演講表現、作業完成水平、課堂小組學習參與程度、日常口語練習等情況。課前演講要求學生制作PPT對感興趣的話題如:英美經典文學、名著、詩詞、電影、音樂、運動等進行分享,作業需要完成四次創意性作業,通過繪畫、圖表、海報等形式根據不同的主題進行展示,主題如公司活動策劃,需要學生進行目的地安排,交通方式、會場布置、活動流程、預計花費等方面進行策劃;公司旅游計劃設計,需要學生選擇目的地、旅游景點、必要的導游詞、交通方式、預計花費等進行設計;開設一家自己的小店設計商標、繪制系部或班級的組織結構圖等,也可自行選題,每次完成周期在一個月左右,學生可以進行充分的發揮。課堂小組學習通過將學習任務項目化,每個小組根據本組任務進行討論和匯報,在學習過程中引導學生注意公眾場合講話的注意事項等應用型技巧, 同時設置觀察組對分享組和聆聽組進行提問,最后進行小組互評。 日常口語練習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和手機APP進行輔助考核,根據學生練習的成績、練習的次數督促學生進行日常學習。所有上述活動時間周期為一學期,學生根據自己安排不定期上交學習成果。結果性評估主要為期末閉卷考試。
過程性評價基于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參與小組學習的狀態、溝通交流的技巧等方面,既關注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習的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以科學的評價激發學生的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由于學生學習基礎、性格氣質、智力情商等方面存在各種各樣的差異,同樣的評價并不適合所有的學生,所以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實行統一評價與分層評價相結合的方式,對于優秀的學生鼓勵創新,對于基礎薄弱的學生,引導他們找到學習的樂趣。在基于過程的評價體系中,開展高職英語教學評價改革有利于促進評價標準體系的合理化、科學化。
三、促進基于過程的多元評價體系在教學中的應用的意義
基于過程的多元評價體系從多角度、多方面、多維度對學生進行評價,設計豐富的活動,將學習貫穿于生活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學生立足于職業發展,增強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為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及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基于過程的多元評價標準體系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過項目化、情景化的教學,將實際工作崗位所學知識融入學生的學習過程,有助于教師及時發現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基礎過程的多元評價標準體系的建立將促進學生互評、師生互評,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課堂教學中,營造比、學、趕、幫的學習氛圍。師生互評,使彼此更加了解,有利于教學效率和學習效率共同進步。
小結
高職公共英語課程基于過程的多元評價標準體系既是教師獲取教學反饋信息、改進教學管理、保證教學質量的重要依據,又是學生調整學習策略、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的有效手段。課堂實施多元評價能使教學相長,有利于培養愛學習、善學習、會學習的學生,并能進一步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萬勤.多元化評價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上旬刊),2011(12):127-128.
[2]關英俊.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并重高職英語測評體系構建[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2,27(05):87+89.
[3]劉士祥,朱兵艷,蔣秀娟,姚立佳.高職商務英語課程評價考核現狀與改革研究——基于多元評價的視角[J].岳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28(05):24-27.
[4]王芳,戴日新.區域經濟發展環境下高職英語多元化綜合評價體系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8(14):424-425.
作者簡介:崔娟娟(1989—),女,漢族,河南項城人,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教師,講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英語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