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淑云


摘 要:目的 探討研究對于強迫癥患者進行心理療法治療后,對患者的焦慮、抑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接收的強迫癥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氟伏沙明進行治療,觀察組除了給予氟伏沙明治療外,同時進行心理療法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后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耶魯-布朗強迫癥狀量表(Y-BOC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Y-BOC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于強迫癥患者來說,心理療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對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情緒可以有效進行改善,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值得用于臨床上推廣使用。
關鍵詞:心理療法 強迫癥 Y-BOCS評分 焦慮抑郁
中圖分類號:R749.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強迫癥(OCD)屬于精神障礙的一種情況,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是一種神經精神疾病。臨床醫生早已意識到,強迫癥患者經常出現人格特質受損,尤其是強迫性人格特質和障礙。一些研究表明,在強迫癥患者中,強迫性人格障礙與強迫癥嚴重程度,其他疾病合并癥,功能障礙和治療效果差有關。為探討研究心理療法治療對強迫癥患者焦慮、抑郁及生活質量的影響,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接收的強迫癥患者80例,完全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氟伏沙明進行治療,觀察組除了給予氟伏沙明治療外,同時進行心理療法治療,治療一段時間后,對兩組患者的治療后的療效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耶魯-布朗強迫癥狀量表(Y-BOC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現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接收的強迫癥患者80例,完全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年齡19~43歲,平均年齡(31.68±1.23)歲;觀察組中,年齡20~45歲,平均年齡(32.13±1.64)歲。對于患者的一般資料如年齡性別等進行統計學分析,統計學分析后,結果表明,兩組之間的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之間可以進行后續對比分析。
2.方法
選取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接收的強迫癥患者8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例。對照組采用氟伏沙明進行治療,觀察組除了給予氟伏沙明治療外,同時進行心理療法治療
3.觀測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對比分析;對兩組患者的耶魯-布朗強迫癥狀量表(Y-BOC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
4.統計學分析
所得數據以統計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t檢驗計算統計量,計數資料用c檢驗計算統計量,若P<0.05則說明差異有統計學的意義。
二、結果
1.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對比
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95%)明顯優于對照組(70%),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對兩組患者的耶魯-布朗強迫癥狀量表(Y-BOCS)評分進行對比分析
觀察組的Y-BOC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二。
三、討論
強迫癥(OCD)是一種會使人神經衰弱的一類精神性疾病,其特征是侵入性思維或重復行為。 臨床醫生使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RIs)進行OCD治療,但40%-60%的患者對其沒有充分的反應。強迫癥是一種異質性神經精神病,影響了全世界3%的人口。有研究顯示,對于總體而言,男性強迫癥的患病率略低于女性,且發病較早。有證據表明,強迫癥患者與健康受試者相比具有功能障礙和較差的生活質量,對于女性百分比較高的樣本而言,這較低,并且與年齡呈負相關。但是,許多強迫癥患者(40%–60%)無法從藥物治療中充分受益。不同的因素會影響OCD治療的有效性,建議使用個性化藥物作為解決方案。Rector等人發現,與重度抑郁癥患者相比,強迫癥患者在神經質方面得分較低,在外向性,順從性和責任心方面得分較高。強迫癥的特征是經常出現強迫觀念和/或強迫行為,這些行為會引起不適,痛苦并破壞患者的功能。 根據ICD-10分類,該病至少需要持續兩周,而DSM-5分類則規定每天至少應出現一個小時的癥狀
本研究顯示,兩組患者經過治療后,觀察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利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Y-BOCS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用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結果顯示,兩組之間的差異具有一定的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對于強迫癥患者來說,心理療法可以有效提高治療效果,對于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情緒可以有效進行改善,對于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所提高。值得用于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張建.淺析心理治療和行為干預對強迫癥患者臨床癥狀的影響[J].健康大視野,2019,(13):244-245.
[2]張尚瑜,韓樹紅,楊正興,等.氟伏沙明聯合動力性心理治療強迫癥的臨床研究[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9,16(5):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