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奇
摘 要:和諧社會是不斷發展和全面進步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是使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成果,經濟社會全面進步和人的全面發展。因此,加快發展、全面發展、協調發展,應成為企業構建和諧社會的根本依托。
關鍵詞:如何 充分發揮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優勢
中圖分類號:D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黨的建設的法寶。“和諧”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根本精神。企業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是社會的重要“細胞”,特別是國有大型企業,不僅是物質財富的創造者,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力量。從本質上講,和諧社會是不斷發展和全面進步的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目的,是使人民群眾充分享受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發展的成果。企業經營發展需要和諧社會所創造的良好環境,構建和諧社會需要每個和諧發展的企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把“以人為本,科學發展”作為構建“和諧企業”的一條主線。
隨著國有企業改革進程的不斷深入、企業崗位競爭日趨激烈的趨勢愈加顯現,員工隊伍的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成才意識普遍得到增強。思想政治工作要在構建員工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作為,應充分發揮“三大激勵”的作用和效能,為員工整體素質的提高提供持續進取的思想和精神動力。一是用真理的力量激勵員工,努力增強說服力,通過理論武裝、政治導向、思想免疫等,使員工在物質、精神追求中得到同化,成為一支綜合素質全面提升的員工隊伍。二是用目標的力量激勵員工。要使員工充分認識到,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就不能追求單一的目標。要積極推動員工職業生涯設計的立體化,職業技能的市場化,從偏重當前的崗位能力,向注重提升創新能力和與市場需求相吻合的方向轉變。三是用典型的力量激勵員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對崗位成才、發展有功、愛企敬業的人,不僅在精神上宣傳到位,還要在物質上獎勵到位,以此促進員工隊伍在理論修養、思想道德、職業能力等諸方面得以全面的發展。
思想政治工作的實踐表明,員工身處講政治的環境,政治意識就會明顯增強;身處公平競爭環境,就會主動挖掘自身潛力;身處團結和睦環境,就會感到心情舒暢;身處企業持續發展的環境,就會越干越有勁頭。針對當前企業體制改革,不少員工既盼改革,又怕丟了位子;既盼薪酬改革,又怕降了工資:既盼公平競爭,又怕風氣不正;既盼走向市場,又怕難以存活。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須要把握員工的這些矛盾心理,注重員工個體素質和企業群體素質的協調發展,這樣才能形成良性互動。
構建和諧企業要妥善處理好管理者與員工的關系,通過互相尊重,換位理解,使上下級關系更加融治,在和諧企業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好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妥善處理好員工與員工之間的關系,通過相互學習、互相幫助,不斷強化團隊精神,促進員工把管理規范從“束縛”變為自然,從“他律”變為“自律”,保證企業各項管理制度和勞動紀律的有效落實,使每一名員工都能成為企業形象的代表者和道德行為的教育者。企業和諧是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因素。如何使一個企業更加和諧,我認為要在以下四點上著力做好:
首先是“政和”。所謂政和,就是做到“班子團結、目標一致、精施得力、執行到位”。企業是社會的一個重要組織結構,現代企業都是法人,而一個企業的領導班子就是這個“人”的大腦。“腦”不健,“人”何以安康,因此企業要和諧,“政和”是首要的。良好的“政和”,可以制定出符合企業實際的發展戰略,可以使企業自上而下地組織發揮各自的功能,高效率運轉,使政令暢通無阻,執行不打折扣。總之,“政和”是企業經營良性發展的必要條件,而良好的經營狀態是一個企業和諧的基礎,國家也好企業也罷,只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可持續發展,才能實現可持續的和諧,這也是科學發展觀的基本要求。
其次是“心和”。要做到“溝通無界、百家爭鳴、求同存異、發展求解”。俗話說,澆樹澆根,交人交心,“心和”的前提是做到無邊界溝通,無論是同級或者上下級之間都應如此。這種溝通是思維的有效碰撞,是“異見”的有力對決,是創新的閃閃星光,如果貌和神離又怎能“心和”。決策前要聽到不同的聲音,決策后則要用一個聲音說話:對能解決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對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則暫時擱置,通過企業的發展來尋求解決的辦法。
第三是“人和”。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這也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人和”是企業和諧的關鍵。要“以人為本、協作互助、激勵到位、不懈堅持”。當然,以人為本并不是“吃大鍋飯”,也不是搞平均主義,大鍋飯和平均主義建立不了和諧,相反還會破壞和諧。人和的營造是需要一定機制作保障的,而這一機制的建立必須是基于戰略的、長遠的考慮,要站在企業文化和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高度來考慮,要給我們的管理者和普通員工傳達出正確的企業核心價值觀,任憑市場經濟的風吹浪打,這一價值觀都必須堅持不懈地倡導下去,“人和”需要關心和理解,“人和”同樣需要激勵和堅持。
第四是“氣和”。和諧是一種關系,和諧是一種狀態,和諧是一種局面,和諧是一個有序變化和發展的過程,和諧是我們追求的一個目標。為達到這一目標,是“營造氛圍、文化引領、樹立榜樣、抗擊邪道。”要讓人們感受到我們對和諧的不懈追求,是上下一心在付諸實踐的重要事情。在這一過程中,要不斷地樹立和維護和諧的榜樣,宣傳一切有利于和諧的人與事,堅決打擊破壞和諧的一切行為,消除不和諧的雜音,讓“和”與“諧”處處開花,吸取和傳播其他先進企業的文化理念,轉變陳舊的思想觀念和意識,以“文”化“人”,用文化來引領,用文化來熏陶,用文化來改變,用文化來塑造我們企業的和諧。
結語
構建和諧企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構建和諧企業的過程,始終就是在妥善處理各種矛盾中不斷前進的過程,就是不斷消除不和諧因素、不斷增加和諧因素的過程。職工是企業和諧的主體。構建和諧企業,必須把一切為了職工、一切依靠職工作為重要原則,認真解決職工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營造企業和諧的群眾基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干部職工,是做人的思想工作,創新既要注意干部職工的思想變化,又要務實,還要在繼承優秀的基礎上去不斷的探索,只有在探索的過程中不斷創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煥發勃勃生機,生命線的作用才能更好的發揮,從而有力地推動企業和諧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