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雪聯
摘 要:新形勢下傳統的基層文化活動的組織亟需改革與發展。本文從當前基層組織群眾文化運動的現狀展開分析,進而提出優化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創新策略。以期能夠為群眾提供更為優質的精神文化活動。
關鍵詞:新形式 基層群眾文化活動 創新與改革
中圖分類號:G2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5-0-01
當前,群眾文化活動逐步呈現集中與分散并存,線上與線下兩重的趨勢。當群眾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館等中大型場地之中展開時,群眾線下集中參與活動。而群眾文化活動存在于社會的各個空間與領域之中,呈現社會分散、線上分散的形貌。
一、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重要意義
群眾文化活動指的是面向最廣大人民群眾所組織開展的文化活動,適應參與人數最多,參與階層最廣,參與門檻最低等等特性。旨在讓更多的群眾能夠豐富其業余文化生活,用文化活動的形式滿足人民群眾對于精神文明的種種訴求。群眾文化是立足于基層群眾的娛樂參與與藝術欣賞文化,通過群體性的文化活動的展開,將優秀的傳統文化與先進的科學思想傳承與發揚,用群眾文化活動激勵人民群眾的精神文明建設。群眾文化活動所能夠涵蓋大眾文化與民間文化兩大派別,其中大眾文化是立足于長期工業化進程之中的帶有城市集群屬性的群眾文化活動,帶有濃重的工業特質。而民間文化是我國勞動人民從數千年來的社會生產與社會活動之中產生出的特質文化,是一種不斷改善的文化形式。當前的群眾文化活動致力于讓更多的階層能夠通過群眾文化活動尋找到豐富精神文明的良好途徑。
二、當前組織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的現狀
1.群眾文化活動創新得到了政府的堅實支持
群眾文化活動雖然在漫長的歷史時期早已有所體現,但是作為一種政策提法還較為新穎。基層群眾文化活動需要通過人民群眾的活動參與進行文化傳播,是一種基礎性的文化群聚活動,需要通過政府的有效支持與引導逐步展開,而不能任其發展。群眾文化活動本質上缺乏社會大眾的重視,是因為其是最符合社會傳播與發展的一般規律,當社會急切的需要群眾文化活動進行創新時,處于樹立良好精神文明典范的立場,就需要用宏觀政策調控的方式進行文化創新疏導,讓群眾文化向著優秀良好的方向進發。當前相關部門對于政策扶持與資金扶持的力度都有了長足的發展,在這種欣欣向榮的文化支持之下,文化活動的組織部門逐漸轉變為基礎引導為主,干涉政策為輔的發展策略。在社會進入飛速的發展時期,這種主動干涉的發展策略能夠在宣傳陣地發揮更大的效用。
2.群眾文化活動需要繼承創新與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對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與架構,需要立足于當地的實際,從優秀的傳統文化之中尋找突破點。當前由街道所組織的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以教育培訓班最為受歡迎,其次便是各種小規模的興趣組與同好會。而傳統意義上的大型群眾文化活動如各種聯歡晚會、競技比賽都呈現萎靡的現象,不單是群眾不樂意看,甚至連演員和興趣組都缺乏參加的興致。基層群眾文化的活動形式并不豐富,就很難滿足群眾的文化訴求。人民群眾經過數十年的文化教育之后,逐漸培養出了相應的文化訴求,群眾文化活動需要更多的內涵與形式,而地方優秀的傳統文化就成為了最優秀的選擇。
3.群眾文化活動需要專業指導
群眾文化活動當前既缺乏組織專業人才,又缺乏文化專業人才。當前以社區街道為主的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管理人員,普遍都是退休職工與非專業人才,而這一部分的人員組成無非會導致兩種情況:缺乏對現代文化的感知或者缺乏專業的組織活動的能力。在進行活動組織工作時,專業的組織能力尤為重要,僅僅憑借組織經驗會缺乏重要的活動創新意識。而當前群眾文化活動亟需創新改革,工作人員對于現代文化的感知與認識極為重要,而專業知識的提升會對文化活動的創新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優秀的文化教育活動會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就對更高素質的人才提出了要求。讓人民群眾從基層文化之中取得精神的滿足,才能夠讓文化藝術活動在基層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新形勢下組織開展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創新策略
1.加大基礎設施的建設力度
完善的基礎文化活動設施是組織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第一步,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是一種拓寬地方文化活動承載力的最好措施。新形勢下,一定要首先認識到群眾文化活動正在歷經一個由大到小的過程,就以最受歡迎的社區培訓班來說,一個社區作文班是幾乎所有家長都擁戴的文化活動形式,但是一個小型的作文班并不需要一個碩大的文化館場地,而是最多需要一個小型的二三十平方米教室就足以。而這一個教室平時還能夠承載各種各樣的培訓活動,甚至能夠開設一個托管班進行統一管理。另一方面,一個文化娛樂活動室、社區圖書館等文化活動場所也明顯不足,而面對中青年群眾,他們更需要一個社區的健身館。基層群眾文化基礎設施分為兩種,一種是需要長期使用的,一種是不做特定用途的。需要長期使用的如健身房、活動室都需要一次性的大投資和長期的經營,而不做特定用途的小教室,上午可以開展作文班,下午就可能另作他用,對其投資要謹慎靈活。基礎設施的建設是一個良好且完善的開端,是確保群眾文化工作的前提條件。
2.完善高素質人才隊伍
當基礎設施的建設能夠滿足文化活動的全面開展之后,就需要對文化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全面的考察與培訓,讓整個文化活動的組織管理團隊擁有相對敏感的文化適應性與豐富的知識汲取能力,能夠在群眾文化的組織與學習的過程之中,對各出現的問題進行正確友善的指導。由于新形勢下最受歡迎的文化活動形式就是各種小型培訓班,例如廚藝、聲樂、器樂等形式,所以最合理的解決方法就是各種教育培訓機構聘請兼職的專業老師前來授課,用群眾學費與社區補助的方式完善群眾的文化生活。而在專職人員方面,則需要極大的提升管理人才的專業能力與組織經驗。用專業的組織管理能力幫助人民群眾豐富精神生活,組織群眾學習他們想要的科學文化知識。此外,所有的在崗人員要進行培訓與考核機制,也應當組織整個管理團隊定期外出交流學習,前往群眾文化活動組織較好的縣市去學習先進經驗,將先進經驗與社區實際相互結合,從而轉化為帶有地方特色的區域文化活動。
3.加大對基層文化活動的扶持力度
新形勢下的地方基層群眾文化活動,已經需要從政策指導層面進行深徹的改革。當前形勢下所有的文化活動都呈現出一種強烈的競爭態勢,由于社會發展與生存壓力等一系列的社會現實擠壓了人民群眾的精神娛樂,但是娛樂方式卻呈現井噴態勢。所以當前的群眾文化活動組織政策需要從引導為主逐步轉變為干涉為主,用政策資源特有的優勢將先進的優良文化用卓越的宣傳方法逐步展開,組織一系列的優質文化活動,用先進文化之中特有的閃光點來扭轉基層人民群眾對于弘揚真善美的優良文化活動的刻板印象。文化娛樂是一種帶有強烈的格雷欣屬性與馬太效應的社會活動,即低劣的文化活動會搶奪高質量的文化活動的活動市場,參與人數越多的文化活動會排擠參與人數較少的文化活動。所以在新形勢下,優秀的文化活動需要在市場競爭之中主動出擊,用宣傳推廣的制高點全面展開文化活動的干涉工作,讓低質量的文化活動受到政策層面的人為限制,縮減其文化市場份額,鋪開高質量的文化活動。然后讓高質量文化活動主動排擠低質量的文化活動,完成整個文化干涉行為。例如在春節到來的時候發動工作人員組織群眾開展新春交流,從而做好群眾思想交流,甚至在相鄰的一些社區之內組織一臺新春聯歡會,動員各個同好會或者興趣班主動參與等,用政策優勢動員活動搶占文化市場。
4.增強地方文化工作的形式特色
基層的群眾工作一定要考慮到地方實際與特色,就以新疆為例,新疆有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活動,還有豐富的文化歷史,這些都是在基層文化活動組織之中不可多得的瑰寶,由于其帶有強烈的地域特色,所以在地方上的適應能力要超出一些通用性的文化活動。例如在每年暑期開展學生文化交流班,開展優秀民族文化宣傳展會等,新疆是一個多民族的自治區,各種民族的優良傳統與典范的精神風貌都能夠得到發揚與贊許。所以文化活動的組織需要緊密的練習地方實際,盡量按照地方特色開展組織規劃工作。另一方面,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有些需要在不同的社區之內進行綜合,就需要發揮基層組織能力,將一些文化活動進行聯合舉辦,追求合作共贏與共同發展。
四、結語
基層文化活動的組織是基層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在新形勢下需要對群眾文化組織工作進行全新的考量,用嶄新的態度轉變工作邏輯,對待群眾文化活動的架構進行主動干涉,主動的引導群眾參加到先進的文化活動之中,為基層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麻昆.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研究[J].大眾文藝,2020(02):13-14.
[2]謝輝.如何開展好農村基層群眾文化工作[J].智庫時代,2020(04):252-253.
[3]梁鳳蓮.新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和措施[J].現代營銷(信息版),2020(01):153-154.
[4]王世京.推進基層公共文化資源共享的對策[J].決策探索(下),2019(12):12-13.
[5]皇甫琳琳.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建設與管理分析[J].大眾文藝,2019(24):4-5.
[6]王歡.探討基層群眾文化需求與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的策略[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12):154.
[7]宋宏偉.發揮基層文化館的優勢,打造群眾文化品牌活動[J].中國民族博覽,2019(14):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