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紅


【摘 要】 目的:探究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在宮內窘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產檢和分娩的85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產前對所有孕婦進行超聲檢測,記錄其臍動脈收縮末期峰值(S)、舒張末期峰值(D)、胎兒動脈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并根據孕婦分娩后的新生兒Apgar評分將其分為無宮內窘迫組(45例)和宮內窘迫組(40例),對比兩組孕婦孕晚期S/D、RI、PI及不同產程時間(包含臨產前、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臍血流S/D值。結果: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組孕婦孕晚期S/D、RI、PI水平均顯著高于無宮內窘迫組,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組孕婦不同產程時間臍血流S/D值均顯著高于無宮內窘迫組,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在宮內窘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良好,能有效篩查胎兒宮內窘迫,從而有助于臨床盡早采取有效措施對孕婦進行干預。
【關鍵詞】 超聲;胎兒臍血流;宮內窘迫
胎兒宮內窘迫是一種多因素引起的胎兒在宮內有缺氧征象的綜合征,其可發生在妊娠期,也可發生在臨產后,是引發新生兒缺血缺氧性腦病、窒息和神經系統后遺癥的常見原因,早期對胎兒宮內情況進行準確了解,并為孕婦選擇合理的生產方式或進行針對性的干預,對降低胎兒的死亡率和改善新生兒預后質量均有重要意義[1]。不少研究證實,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胎兒臍血流進行檢測,對預測胎兒宮內窘迫具有重要的作用[2]。本文作者現將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在宮內窘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產檢和分娩的85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孕婦均為單胎妊娠;2)孕婦臨床資料均完整。排除標準:1)存在重要器官功能障礙者;2)存在前置胎盤、胎盤早剝、胎膜早破等妊娠并發癥者。根據孕婦分娩后的新生兒Apgar評分將其分為無宮內窘迫組(Apgar評分>7分,45例)和宮內窘迫組(Apgar評分≤7分,40例),無宮內窘迫組孕婦年齡:21~37歲,平均年齡(28.42±2.15)歲,初產婦24例、經產婦21例;宮內窘迫組孕婦年齡:23~36歲,平均年齡(28.48±2.13)歲,初產婦22例、經產婦18例。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對比均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產前對所有孕婦進行超聲檢測,孕婦取平臥位,采用GE-730多普勒超聲臍動脈血流分析儀配合頻率為2.5MHz的超聲探頭對胎兒臍帶、雙頂徑、羊水及胎盤等器官發育情況進行檢測,然后,將探頭置于胎兒腹側上、下部之間,檢測其臍動脈血流,出現穩定且典型的臍血流波形時,采用儀器標識臍動脈收縮末期峰值(S)、舒張末期峰值(D)、胎兒動脈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孕婦孕晚期S/D、RI、PI及不同產程時間(包含臨產前、潛伏期、活躍期、第二產程)臍血流S/D值。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代表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婦孕晚期S/D、RI、PI對比
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組孕婦孕晚期S/D、RI、PI水平均顯著高于無宮內窘迫組,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孕婦不同產程時間臍血流S/D值對比
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組孕婦不同產程時間臍血流S/D值均顯著高于無宮內窘迫組,兩組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胎兒宮內窘迫指的是由各種高危因素導致胎兒在宮內缺氧和酸中毒,從而引發其出現一系列代謝和反應改變,并對胎兒健康和生命構成嚴重威脅的綜合征,引發該疾病發生的致病因素較多,常見的有母體血液含氧量不足、臍帶、胎盤等血運受阻、胎兒心血管系統功能障礙等[3]。該疾病不僅是引發胎兒出生后發生窒息、神經系統后遺癥的重要因素,同時也是導致圍產兒死亡的首要原因,因此,需盡早對其進行診斷和評估,再指導臨床采取合理措施對孕婦進行干預,才能改善胎兒結局。目前,臨床對胎兒宮內窘迫的篩查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技術,超聲檢測技術具有操作簡單、價格低、分辨率高、重復性好、安全無創、診斷準確率高等眾多優勢,其不僅能清晰的顯示出胎兒斷面,從而有助于檢測人員對胎兒臟器的形態與變化進行直觀、連貫的觀察,同時還能在無創條件下將胎兒臍帶血管內一定容積的血流頻譜顯示出來,從而為臨床診斷提供重要的依據[4]。采用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診斷胎兒宮內窘迫的主要作用機理在于:臍動脈是連接胎兒與胎盤的唯一紐帶,胎兒在宮內進行氧交換和獲取營養主要是依靠臍循環,因此,臍血流變化能夠將胎兒-胎盤循環的血流變化直接反映出來,臍動脈頻譜則能對胎盤的循環狀態進行準確反映[5]。
本研究中,對行產檢檢查的孕婦采用超聲檢測,記錄其臍動脈收縮末期峰值(S)、舒張末期峰值(D)、胎兒動脈阻力指數(RI)、搏動指數(PI),然后根據孕婦分娩后的新生兒Apgar評分將其分為無宮內窘迫組和宮內窘迫組,對比兩組孕婦孕晚期S/D、RI、PI及不同產程時間臍血流S/D值發現,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組孕婦孕晚期S/D、RI、PI水平均顯著高于無宮內窘迫組,發生胎兒宮內窘迫組孕婦不同產程時間臍血流S/D值均顯著高于無宮內窘迫組。這與凌思卓等人研究報告中得出的結論基本一致[1],說明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在宮內窘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良好,能有效篩查胎兒宮內窘迫,從而有助于臨床盡早采取有效措施對孕婦進行干預。其中,S/D、RI是判斷胎盤循環狀態、胎兒生長發育狀況的重要指標,當S/D、RI水平升高時,會增大胎兒-胎盤血流循環阻力,從而易引發胎兒發生宮內窘迫。
綜上所述,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在宮內窘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顯著。
參考文獻
[1] 凌思卓,曾海文,劉濱月.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對宮內窘迫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學工程,2018,26(09):67-69.
[2] 李學會.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在宮內窘迫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01(10):125-127.
[3] 鄧霞,陳素琴.臨產前后胎心率監護聯合胎兒臍血流監測在預測產時胎兒情況中的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32):5574-5575.
[4] 李燕飛,陳曉霞,李尚秀.胎兒臍血流監測及胎心監護監測在高危妊娠中的預測價值[J].廣東醫學,2014,35(13):2058-2059.
[5] 陳冰,郭蕾,李春東.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胎兒臍血流在宮內窘迫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3,10(04):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