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路養護體制改革是廣西公路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建立更為科學合理的廣西公路養護體制,是公路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和方向。文章通過對廣西國省干線公路進行調研,針對廣西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結合廣西公路養護的實際情況提出對策,以期為廣西公路養護提供借鑒。
關鍵詞:公路體制改革;公路養護管理;對策
0 引言
公路交通與百姓的生活密切相關,人民群眾的生產、出行都離不開公路這便捷、普惠的社會基礎公共設施。公路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保障,而其中公路養護則是公路交通最為基礎也最為重要的內容。
目前,廣西正在進行公路體制改革,按照“政事分開”的原則將全區市級公路局行政職能剝離,進一步強化公路部門的公益服務職能。其中,公路養護也是廣西公路體制改革的一個內容,構建一個科學合理的公路養護管理體制是廣西公路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和目標。從當前來說,廣西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很多問題,如公路養護人員不足、養護隊伍素質較低、公路養護效率低下、公路養護經費短缺和預算編制不合理、公路養護設備老化、設備維護資金不足等問題。公路養護管理是保證公路能正常使用的一個關鍵過程,如果公路養護整體管控不到位,存在公路養護不到位或者出現異常的情況,必然對公路的養護造成不良影響,影響人民群眾的生活和出行。
1 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公路養護效率低下
廣西各地區人均養護里程不一樣,工人勞動強度不同,造成部分養護工人出現怠工的思想情緒問題。就養護工人人均養護里程而言,廣西某市公路局為4.1 km,而部分縣級公路局為>4.1 km,另一部分縣局公路局則<4.1 km,存在人均勞動強度不同的問題。還有一部分縣級公路局養護的公路里程短,養護工人多,造成養護工人分配過剩,公路養護效率降低等問題。在統一實行績效工資的情況下,這種人均養護里程的不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養護工人的工作積極性,并導致一定的怠工情緒,從而造成養護效率低下。
1.2 公路養護隊伍人員配置不合理
目前,廣西各公路局養護人員配置不能滿足實際的養護需求,人員配置不合理問題嚴重。大部分一線公路養護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較低,造成養護任務完成效果不佳。公路養護屬于高勞動強度的工種,養護工人經常需要在高溫、日曬、風吹、雨淋乃至寒冷、冰凍的天氣下勞作,這樣的勞動強度對養護工人身體造成極大的影響,很多一線養護工人的身體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健康問題。因此,在職的一線養護工人對很多繁重的養護體力活基本無法勝任,只能是通過聘用臨時工人來協助完成。而且,目前養護工人的文化水平基本處于高中及以下,不能適應隨著現代化水平提高而更新換代的新型養護模式,很多新的養護技巧及設備操作讓養護工人無從下手。2000年以后,廣西公路的一線養護工人沒有再補充在編人員,自治區編辦對全區一線養護工人實行的是自然減員、自然消退的人員管理方式。目前,廣西全區現有的公路養護站基本都是分班組勞作,以現有的在職在編一線養護工人人數,各養護站只能基本保持日常的公路巡路養護,但凡遇到公路損毀,需要搶修,就很容易出現一線養護人員不足的棘手問題。但公路安全影響重大,在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出現養護工人不得不需要加班加點勞作對損毀的公路路段進行搶修的情況。
1.3 公路養護資金短缺、養護預算編制不合理
目前,廣西的國省干線公路基本鋪設完畢,全區的公路交通網絡格局基本形成,公路管理部門對公路的管理已經從過去的重建設轉入到現在的重養護。隨著公路交通里程的日益增多和完善,公路部門對公路養護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目前養護資金保障不到位和資金使用不規范的問題也日益嚴重。特別是在國家一級、二級普通收費公路達到了收費年限后,公路養護資金普遍不到位。同時,由于全區實行預算編制管理,預算編制和追加程序繁雜、周期長,而公路養護部門在編制養護資金的時候又存在規劃性不強、編制養護資金與實際不相符等情況,在養護資金不到位的情況下,公路部門一線養護工人在進行公路養護的時候,很多時候都是以事后養護為主,預防養護不足。
.4 公路養護設備資金投入少,現代化養護設備和機械短缺
目前,廣西全區經濟發展水平總體不高,受財政收支影響,廣西各公路局在編制預算時對養護機械方面投入資金較少,各公路局的養護機械設備老舊,主要包括小型養護車、綜合養護車、刷布車、加溫罐、背吹風、切割機、小壓路機、汽油發電機、割草機等基礎養護機械設備,其中很多現代化的掃地機、鉤機、挖掘機、多功能養護工程車等機械設備目前還沒有配備。在遇到全區公路養護檢查和養護大中修等重大養護任務時,各個縣局只能通過出錢租用私人的機器設備來完成較為緊急和繁重的養護任務。從現有的養護機械設備來看,全區一線養護工人還處在肩挑手扛的養護作業模式,在需要大型機械施工的時候,公路養護部門只能尋求社會資源,通過租用私人的養護機械來完成繁重的養護任務。
2 對策
(1)加強專業化人員的培養,建立合理完善的人才梯隊,提高廣西公路養護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開展以“鋪路石”精神為主題的人才儲備和職業技能培訓,重點培養公路養護專業技術人才,加強公路養護專業技術培訓;吸收和引進高學歷、高素質、專業對口的青年優秀人才,從根本上改善公路養護人員的人才結構,形成學歷素質、年齡結構合理的人才梯隊;以橋梁養護、隧道養護、路面養護等作為培訓重點,做好專業技術人員的培訓、使用和輪崗交流;強化公路部門、施工單位、高校院所間的溝通合作,讓一線養護工人可以獲得更高水平的養護技能學習和課程培訓指導;通過開展各種交流合作,打造出一支素質高、專業化的公路養護隊伍。
(2)積極探索一條適合廣西本土地區特色的市場化公路養護模式并開展先行先試,促進廣西公路行業的改革發展
廣西目前的公路養護管理模式是遵循長期以來的養護經驗而形成的,在市場化日益發展的情況下,這樣的模式已經不太適應當前的發展需求。因此,尋求一種更為合適的養護模式是當前改革的重點。借鑒國內已經推行公路養護市場化部分省份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探尋一條適合廣西本土的公路養護市場化路徑并積極地開展先試先行,對解決目前廣西公路養護存在的部分問題是一種有益的嘗試。在廣西公路機構改革進一步落實到位后,公路部門在承擔監督管理職能,強化公益服務,維護公路基本功能與保障安全暢通的前提下,逐步探索公路養護市場化,將公路養護大中修這些生產職能通過市場化運作完成,讓具有公路養護資質的養護施工單位來進行養護作業,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最大限度地利用和發揮公路養護資源。通過市場化的選擇,讓擁有公路養護設備機械程度高、養護隊伍和人員素質高的專業養護團隊進入到公路養護作業中,可以有效地解決目前存在的養護機械老舊、人員隊伍素質不高的問題以及一線養護人員不足等棘手困難。
(3)科學決策,加強日常管養,因地制宜地編制公路養護資金,提升廣西公路養護工作的規劃性
積極主動爭取上級財政支持、多方協調,確保公路養護資金及時撥付并落實到位。在養護任務越發艱巨、養護資金需求加大、養護資金編制與使用愈發規范的行業大背景下,進一步加強公路養護科學決策的能力,對需要養護的路段適時適宜地養護,盡可能地提升養護資金編制的效益和功用。總結目前公路養護的實際情況和問題,把公路養護作為系統性工程,以廣西公路的實際情況、公路養護資金需求、人員和設備投入規模、預期效益測算等作為參考依據,探索實施廣西公路養護管理科學化決策的相關制度。形成不同的養護管理預案,針對一般的路段,著重在預防性養護,提高公路養護的日常管理和巡查力度;針對重要的路段,以加大養護為主,在預算編制上提前規劃,在養護管理上重點投入物力人力,確保重要路段的行車安全。
(4)加大資金投入,配備現代化的公路養護設備和機械,促進廣西公路養護行業的健康發展
按照廣西本土的地形特點,根據區交通廳下發的《全區國省干道公路的養護實施標準》要求,加大對全區公路養護設備的資金投入,提升養護設施水平。結合目前廣西正在實施的機構體制改革中各縣級公路養護中心建設,積極與財政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爭取加大對全區養護機械設施的資金投入,擴充一線養護站的小型化機械,充實自動清掃機、路面灌封機、坑洞修補機等經常性的養護設備。公路養護部門要經常到一線養護站進行實地調研了解,對現有養護機械進行摸底盤點,了解一線養護工人對養護機械的實際需求。同時,也注重到區外省市區進行調研了解,特別是與廣西情況相似的省區的養護機械配置情況進行對比了解,取長補短,進一步加強廣西公路養護機械配備水平。負責采購的部門要及時了解市場情況,對市場上的公路養護機械各項情況做好充分的調研了解,針對廣西的實際情況有目的性地進行采購,實現采購的設備真正地投入到實際的養護作業中,發揮養護機械的現代化養護功能。
3 結語
公路交通關系到社會發展和百姓生活,讓公路服務社會、服務民生的職責落實到位,重中之重就是做好公路養護。在廣西推行公路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梳理研究廣西公路養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具有針對性地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有利于推進廣西公路養護的改革和可持續發展,是促進廣西公路養護管理轉型升級,解決廣西公路養護效率低下、公路養護人員隊伍素質低及人員不足、公路養護資金短缺和養護預算編制不合理、公路養護設備資金投入不足、養護機械設備老舊等問題的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李 哲.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中的問題及對策[J].交通世界,2019(Z2):242-243.
[2]叢 源.公路預防性養護管理中的難點及整改策略研究[J].交通世界,2019(Z2):236-237.
[3]段莉生.如何提高公路養護管理水平[J].建材與裝飾,2018(11):261-262.
[4]游書永.公路養護管理體制現狀及趨勢研究[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8,41(12):199-201.
[5]許秋紅.解析公路養護管理水平及質量策略[J].建材與裝飾,2018(49):279.
作者簡介:李書遠(1985—),工程師,主要從事二級公路建設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