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可謂是突飛猛進,其中支撐我國經濟迅速發展的一大關鍵要素就是煤礦事業,對煤礦生產工作中的安全問題進行強化處理,不但能夠促進企業走上長久良性的發展道路,還能夠提高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穩定性。所以,有關的煤礦企業必須做到充分管理、充分排查和充分貫徹實施,以免出現安全事故,維護好煤礦生產的安全性,為煤礦企業的長久穩定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關鍵詞】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分析;預防措施
1. 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的概述
在礦井采掘工作中,管理規范和安全監管活動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可充分防止在采掘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礦井安全施工監管工作可以對礦井采掘過程中所有程序進行監督、管理,其中重點包括:施工設備的監管、施工人員的監管、施工程序的監管以及對外部境況的監管,另外還必須對一切可能導致安全事故的元素加以分析。嚴格遵照安全生產的監管規范,因為國內對于安全生產問題在不斷提升重視度,在保證生產的情況下,必須充分提高安全程度。礦井施工方和其他單位比較所涉及的安全問題更具有獨特性,一旦產生安全事故,所帶來的經濟損失和傷亡人數會更嚴重,并且由于施工環境的獨特性,在作業期間極易產生諸多干擾安全生產的元素。雖說導致出現安全問題的因素比較多,但是如果采用良好的監管措施,同樣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縮減安全問題的出現幾率。在礦井采掘期間進行安全監管工作,事先預防是其中的重點工作。經過對礦井采掘過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和整合,表明其中多數安全事故是人為操作不當導致的,而因為外界原因導致出現的安全事故卻比較少。因此,在進行礦井安全管理工作過程中,必須對采掘工人加以監管,構建合理的安全監管標準,由源頭著手,充分防止產生人為失誤的情況,以有效提高礦井施工流程的安全程度。
2. 造成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產生的原因
2.1 煤礦職工的安全意識不足
一些煤礦生產工人在平時作業期間都非常欠缺針對安全問題的重視度,欠缺對于安全事故的防御措施和應急方案,在開展具體工作期間太過注重經濟收益,無法做到詳細認真的處理所有工作任務,因此在煤礦采掘期間極易潛藏下安全風險,嚴重影響了煤礦采掘工作的順利開展,危及到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提高煤礦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是十分關鍵的。
2.2 企業沒有做好安全規范工作
在對煤炭資源進行采掘期間,大部分煤礦企業都太過重視經濟收益,卻忽略了安全生產這一任務,導致在煤礦采掘期間潛存著大量安全風險,而出現各種類型的安全事故。我國在各年中因為煤礦塌陷、爆炸等問題都會帶來眾多的傷亡人數,這部分問題的產生也并非偶然,均屬于多年來累積的安全風險和工人安全意識薄弱誘發的。在安全事故出現以后,不管煤礦企業還是工人家庭都將會承受巨大打擊。
2.3 缺少完善的安全設施
安全設備屬于確保煤礦安全生產的關鍵元素,但因為一些煤礦企業并未對安全設備的布控加以關注,或是并未對原來的安全設備開展實時的更換工作,導致這部分安全設備中潛存著一定的安全風險,一旦出現以外便會導致出現安全事故。所以,要求煤礦企業必須在采掘期間針對安全設備和采掘所用機械設施進行日常維護保養,以充分保證煤礦采掘的安全性。
3. 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控制措施
3.1 提高煤炭施工人員的專業能力
大量安全事故均和人為操作不當具有直接聯系。煤礦企業必須強化對于煤礦開采人員的安全意識培訓,提升開采人員的整體讀寫技能,以充分防止安全事故的出現。如果煤礦企業必須給施工人員提供良好的安全教育內容,同時持續提升其安全觀念與技能。在對基地生產工人進行培訓期間,應該將培訓核心放在采礦技術的學習與機械設施正規操作上。在進到施工場地中時,必須要佩戴相應的安全護具,例如:防護鞋、頭盔以及防護服等。另外,強化對于安全生產設施的構建,確保煤礦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在開展培訓工作時,還需要強化提升安全管理人才的管理水平,同時提升對管理理念和技能的學習,以充分提高安全管理工作中收獲的成效。必須提升煤礦工人的綜合素養,才可有效縮減安全問題的出現幾率。
3.2 加強職工的安全管理意識
影響煤礦生產安全進行的關鍵元素為煤礦工人的安全管理觀念,因此,煤礦企業強化對工人的教育和培訓是必不可少的,必須定期組織有關的培訓活動,提升其安全監管意識。同時,還可對極易產生的安全問題實施應急方案的編制,如此便能夠確保在安全事故出現時充分縮減人員傷亡人數與經濟損失額度。另外,還需要提升工人對防治粉塵的重視度,使其能夠準確意識到粉塵對煤礦安全采掘的重大影響,以免因為粉塵帶來安全事故。
3.3 優化煤炭生產安全管理
煤炭所處的地下環境十分復雜,采掘條件非常惡劣,所以,在實際采掘以前,煤礦企業必須針對采掘地區開展詳細的勘查工作,降低自然隱患的干擾程度,同時綜合煤礦實地情況開展合理的采掘工作。監管工作者必須編制科學的應對措施,以充分降低安全事故出現的幾率。在對煤礦進行規劃與采掘期間,煤礦企業可組建專對的安全監管團隊,分配各級管理人員來擔負采掘場地安全管理問題,確定各個崗位的職能和責任,針對干擾安全生產的元素進行檢驗。另外,還能夠編制安全生產檔案,給安全生產帶來重要的參照信息。以便實時發現安全風險進而盡快制定解決方案,保證煤礦生產的安全進行。
3.4 加強監督,徹底排除安全隱患
在對礦井進行施工掘進的過程中,要求煤礦采掘企業必須具備一定優勢。需要可以把生產技術運用于創新活動中,提升礦井采掘企業對于安全監管的重視程度,提升安全檢測的范圍,縮減違規操作出現的幾率,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潛存的不良元素。例如,礦井采掘企業應該編制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對職責進行科學分配,保證每道工序中的職責均必須落實到個人頭上。可提高監督管理水平,保證礦井采掘的安全度。安全隱患指的是礦井采掘過程中,由于采掘工人的不當操作、監管失誤以及外部因素,導致出現的安全事故等級監管問題,重點是根據各類隱患來評定,采用的不同級別的監管模式。礦井監管單位應該根據礦井企業的有關信息,進行安全監管記錄,根據風險等級對管理信息進行監管,保證風險報表和解決方案可以充分貫徹落實到整個礦井采掘過程中。
4. 結語
總而言之,煤礦企業想要更好地經營和發展,建立安全生產風險管控是十分重要的。為了煤礦能持續穩定經營,達到最佳的生產狀態,相關部門一定要重視安全生產風險管控的力度。只有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問題徹底消除,才能更好地推動我國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焦彥明.煤礦安全生產事故及管控策略分析[J].科技資訊,2020
[2]楊海杰.煤礦安全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及安全管理措施[J].內蒙古煤炭經濟,2020
[3]李文勝.煤礦安全生產管理理念及實踐分析 [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9
[4]王春麗.我國煤礦安全生產事故的致災因素分析[J].石化技術,2019
作者簡介:
慕新(1984-),女,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寧市人,中級工程師,2007年7月畢業于黑龍江科技學院礦物加工專業,現就職于東寧市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
(作者單位:東寧市煤炭生產安全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