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文華++于少華++張鵬
[摘 ?要]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已開發有一年多的時間,目前有XX口井產氣進入集輸管線,產氣量平穩上升。本文立足于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開發,按照集輸關鍵點對天然氣集輸安全方面的重點及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應對措施。隨著開發的進一步深入,產氣量也會隨之跨越式增加,因此,對集輸管線的安全管理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集輸管線 ?事故隱患 ?事故分析 ?管理措施
中圖分類號:TE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27-0158-01
一、臨汾區塊集輸管線生產現狀
目前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集輸管線已投入生產1年之余,共涉及東西南北四條干線、X座集氣站及XX口生產井。產氣量為XX萬m?/d,并平穩上升。大部分管線鋪設在山區、溝壑地帶并且跨度較大,因此對集輸管線的安全管理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二、臨汾區塊集輸管線現狀
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集輸管線為埋地方式,其泄漏原因主要有:①因管線周圍挖掘、取土等外力破壞原因造成管道穿孔,天然氣泄漏;②因地基沉降或根深植被擠壓管道變形而破損;③因雨水沖溝、護坡不牢導致管線裸露,造成集輸管線天然氣泄漏從而引發安全事故。
三、天然氣集輸管線事故的表現形式
1、常見的事故表現形式
①集輸干線表現為管線嚴重變形、穿孔、懸空、漂管、裂紋、管體斷裂等;管線截斷閥門故障和干線管道配套設施發生損壞或斷裂及清管器卡堵、水合物堵塞等;②站場表現為管道斷裂、穿孔、裂紋、冰堵、閥門、法蘭和其他設備故障產生漏氣,甚至著火爆炸等;③自然災害對管道構成的危害、斷電及通信故障引起的次生事故等。
2、臨汾區塊煤系地層集輸管線事故表現形式
①東西南北四條干線鋪設區域為農田、斜坡、溝壑地帶其事故原因多為耕地取土、挖掘,深根植物的種植,事故表現形式主要為管線擠壓、裸露、懸空、裂紋及管體斷裂。
②站場的集輸管線事故主要表現為采氣工藝管線的破損、凍堵,閥門、法蘭及設備故障產生漏氣,甚至著火爆炸等
隨著臨汾區塊煤系地層開發的進一步深入集輸管線內部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的酸性氣體,與水合物結合后就會產生酸,對管線內進行內腐蝕,另外管線在自然環境下也會發生析氫析氧腐蝕,對管線外部腐蝕使管線發生泄漏。
四、天然氣集輸管線事故等級分類
1、目前我國根據天然氣集輸管線事故等級分為ABC三類
A類事故:主要是由于自然災害、施工質量或人為破壞引起的管道較大裂紋或管體斷裂,導致天然氣大量泄漏而需要進行大規模搶修作業的事故。
B類事故:主要是由于腐蝕或人為破壞引起的管道穿孔(主要是腐蝕穿孔)或微小裂縫,導致天然氣小型泄漏,但可以在線堵漏和補丁焊接處理,不需要更換管段的事故。
C類事故:由于自然災害和設備設施故障而導致的管道變形、懸空,未導致管道裂紋,未有天然氣泄漏的事故。
臨汾區塊煤系地層集輸管線根據今后生產時間的延長、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天然氣的組分特征,出現事故等級的可能性為B、C類。其事故主要原因為①管線周圍耕地、挖掘、取土等外力破壞造成管線穿孔天然氣泄漏②自然災害雨水沖溝,地基下沉導致管線裸露、懸空。
五、臨汾區塊集輸管線安全管理分析
綜合以上天然氣集輸管線事故分析,如何有效的提高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管道的安全管理自然也變得至關重要。要加強對天然氣管道的安全管理,防止事故的發生、增加其安全系數必須從嚴做起。以下是對天然氣管道安全管理對策的簡要分析:
(一)構建管線安全管理機制
構建一套健全的管線管理機制,可以有效的提高集輸管線生產運行的安全性。只有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才能真正做到有章可循,分工也更加明確,各負其責。作為天然氣生產企業,應更加重視健全各種規章制度,比如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檢查制度、巡線制度以及事故隱患上報制度等各種有效地規章制度。
(二)加強隱患排查、定期巡線管理
定期巡檢是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保證天然氣集輸管道安全運行的必要措施。對大量農耕地區、施工開挖活動頻繁區等這些逐段加強巡線管理,并開展管道標識整治工作,有效避免了施工開挖破壞管道的情況發生。
(三)加強后期管理、完善應急預案
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集輸管道到目前已經安全平穩運行了1年的時間,隨著開發的進一步深入,在今后應更加重視后期的管理。要圍繞完善組織、制度、責任、監督、體系以及資金等各方面的保障,健全崗位責任制,完善應急預案,并組織各級崗位員工加強對集輸管線事故搶險應急處置的演練,從而提高各級管理人員和崗位職工的安全技能,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從業人員操作技能,提高應急搶險業務能力。
(四)加強安全宣傳教育
就目前而言可能導致臨汾區塊煤系地層集輸管線發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多為人為因素,很多人不了解管道占壓所存在的危險性以及危害性,也有的是一些責任心不強的人,嚴重影響力集輸管線的安全性。因此,加強安全宣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結合以上各種措施,形成一套全方位、全社會的燃氣管道安全管理運行機制,既要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識,又要提高企業員工的安全生產因素。
(五)構建現場協調機制
天然氣集輸管道一旦出現泄漏后,一定要及時組織現場搶修,由此才能夠有效遏制由于天然氣泄漏所導致的惡劣影響。天然氣管道搶修現場協調機制的構建,可以確保天然氣管道搶修安全性的全面提升,降低安全隱患。從根本上說,天然氣管道搶修現場管理機制的主要目的是,確保天然氣管道能夠實現安全運行。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在發生天然氣泄漏后,可以對管道泄漏嚴重性進行有效判斷,并及時組織工作人員搶修泄漏的天然氣管道。如果必須對其它部門進行調動,也要及時告知與準備。由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與普及,對當地消防部門、搶修施工部門以及設備供給部門進行有效聯動,使其可以及時接到待命,有利于天然氣管道搶修現場管理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六、結論
總而言之,隨著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的進一步開發,天然氣集輸管線安全管理會更加重要。天然氣集輸管線安全管理不僅可以大大降低管道事故發生率,而目能夠避免不必要和無計劃的管道維修和更換,從而獲得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信只要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潛力提升管道的檢查檢測能力,及時發現和整改事故隱患,臨汾區塊煤系地層天然氣集輸管線一定能夠實現平穩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 柳慶新.石油天然氣管道安全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衛,2007(5).
[2] 鄭長青.天然氣集輸管道危險有害因素分析及控制[J].中國石油和化工標準與質量,2014(06):245.
[3] 李克楠.集輸管線安全現狀與風險分析[J].科技與企業,2014(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