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安徽省中醫藥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
《條例》明確規定每個市、縣人民政府至少辦一所獨立的公立中醫醫院,同時對中醫科室、中醫醫師、中醫病床等作出規定,還完善了中醫醫師準入以及管理制度,對師承和醫術確有專長之人員,規定了依法獲得中醫醫師資格的途徑。
此外,為促進中醫藥文化傳承與傳播,《條例》還提出要遴選中醫藥學術傳承項目和傳承人,并為傳承活動提供必要條件;建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數據庫、保護名錄,加快搶救、發掘中醫藥古籍文獻、民間技術及秘方驗方、中藥鑒定和炮制等技術;建設中醫藥博物館、文化館和宣傳教育基地,推動中醫藥知識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將中醫藥基礎知識納入中小學相關課程,普及中醫藥知識。
響應國家“促進消費擴容提質”的號召,各地政府陸續發放消費券。從全國各地通過微信發放消費券的數據來看,疫情防控逐漸向好,中老年群體和年輕群體同樣廣泛受惠。
據統計,中老年人在用券數量上與年輕人旗鼓相當。華南師范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陳景云表示,微信的社交屬性保證了消費券在市民中的了解程度,微信支付的高普及率和滲透率為消費券發放的便捷高效性提供了基礎。政府借助“新基建”發放消費券,突破年齡、職業、區域等因素的限制,增加了消費券發放的透明度,有利于政府對消費情況進行實時了解,為后期決策提供依據。
2019—2020年,山東青島選取11個社區開展試點,對65歲及以上老年人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調查,摸清老年人心理狀況與需求。對評估結果顯示異常的老年人,將實施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心理干預,并定期隨訪。
為滿足居家老人的養老和看病需求,浙江杭州要求將養老床和病床搬進老年人家里。該市最近出臺政策,支持居家養老服務機構設置家庭養老床位,并督促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與養老服務機構合作,為老人提供醫療服務。
疫情下,老套的冒充“公檢法”詐騙也升級到了冒充“疾控中心”的新版本。因傍上疫情,迷惑性強。但您只要聽到“我把電話轉接到公安機關”等下面5句話時,就可確定對方是騙子,應趕緊掛斷電話,不要被洗腦:1.我幫你把電話轉接到公安機關;2.你可以撥打114,核實我的電話號;3.這個案件是保密的,絕不能跟任何人提起;4.把財產全轉移到公安機關安全賬戶;5.你登錄一個網址,就能看到通緝令。


延緩衰老,卡路里限制(即節食)在多個物種中被證明有效,具體分子機制卻并不明確。近日,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們對大鼠從中年期開始進行“七分飽”(任意進食量70%的卡路里攝入量)干預實驗,持續節食9個月——這相當于人類從中年(約40~45歲)開始節食,一直持續到70歲。
通過對比,科學家發現,超過1/2的衰老細胞和1/4的衰老基因能被“七分飽”逆轉。中科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研究員張維綺表示,在被檢測的組織中均發生了衰老相關的細胞類型組成的改變,這些變化超過一半能被節食抑制。“結果表明,多組織免疫炎癥壓力的升高是衰老的標志性特征,而節食可有效地逆轉促炎細胞在衰老組織中的聚集。”
很多人熱衷于用75%酒精來洗手。但75%酒精不是洗手液,經常用來洗手或會引起皮膚干燥、紅疹等問題,建議最好使用含酒精成分與護膚成分的洗手液洗手。如果沒這個條件,用酒精消毒雙手時要遠離火源,也不要長時間用,以免造成病原微生物對此產生耐抗性。
為了減輕胃腸檢查的身心負擔,近日,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超聲科開展了新技術——胃腸超聲檢查,不插管,無需麻醉,無創無痛,喝完一杯美味的“養生糊糊”就可以完成檢查。胃腸超聲助顯劑用薏苡仁、淮山藥、陳皮等對人體無毒無害的食物制成,不僅好喝,而且口感順滑,食用后,隨餐代謝,沒有任何傷害。
胃腸超聲的最大優勢是無需麻醉、無創傷、無痛苦、簡便易行,重復性好,可作為健康體檢、大規模的胃腸疾病普查,尤其適用于孕婦、年老體弱、嬰幼兒、不能耐受胃腸鏡檢查的人群。
胃腸超聲檢查是對胃腸鏡檢查的有益補充,并能互相驗證,更加明確地為患者診斷疾病,胃腸超聲可以作為胃腸疾病篩查的首選,增強臨床診療水平。不過急性胃擴張、上消化道活動性出血、胃穿孔等臨床要求禁食的患者不能進行這種檢查。

貧血老人要補鐵,但補鐵要適可而止。老年人如果長期補充鐵劑或高鐵飲食,會出現慢性鐵負荷過重,引起惡心、嘔吐、腹瀉、昏迷等急性鐵中毒癥狀。
膳食中的鐵來自動物食品中的血紅素鐵和植物食品中的非血紅素鐵。其中動物食品中的鐵更易被吸收利用。但很多人為了補鐵,會增加食用動物性食品的比重,時間長了,可能會造成肥胖、“三高”等問題。缺鐵的老人可在兩餐之間或飯后口服鐵劑來補鐵,避免消化道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