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麗華
新城控股原董事長王振華涉嫌猥褻兒童案近日一審宣判,被告人王振華、周燕芬分別以猥褻兒童罪被判處有期徒刑5年和4年。判決作出后,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
對本案的討論已經很多,筆者更想與大家討論一下猥褻兒童案件背后的共性難題。在我們所關注的一些案件中,有些猥褻行為手段極其殘忍,比如用手指等身體部位侵害被害人身體,使用工具、物體等侵害被害人身體,故意傷害、毀壞被害人身體。這類傷害比強奸犯罪更為歹毒、惡劣,傷害后果也更為嚴重。但遺憾的是,在很長時間內,由于對猥褻兒童類犯罪的嚴重危害缺乏足夠的認識,以至于一些嚴重的猥褻案件存在判決刑罰過輕的情況,這是我們必須要警醒的。
2015年施行的《刑法修正案(九)》修改了刑法第237條的規定,在猥褻兒童罪第二款情節加重犯部分,特別增加了“其他惡劣情節”,也就是具有“其他惡劣情節的”,判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對于哪些情形屬于“其他惡劣情節”,當前沒有司法解釋的規定。王振華案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從兒童保護視角出發,筆者認為社會不僅應該關注這個案件的定罪量刑以及社會影響,更應該關注類似案件的處理問題。
當前在認定強奸罪的即遂標準上,針對幼女采取“接觸說”。這也是為什么王振華案件審判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與被害人不存在性器官的接觸”。一般強奸罪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滿14周歲幼女的從重處罰,強奸婦女、奸淫幼女情節惡劣的,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所以只要強奸幼女,普通情節一般5年是起刑點,情節惡劣的10年是起刑點。但問題是,如果使用手指或者其他器物侵犯受害者,這種情形所造成的傷害顯然要比相關接觸的犯罪還要嚴重得多。如果不能適用“情節惡劣”的規定,那最高刑期也就是5年,只達到強奸幼女犯罪的最低起刑點,這不符合罪刑相當的刑罰基本原則。
所以建議,凡是用除性器官以外身體其他部位或使用器物侵犯兒童的,都一律以《刑法修正案(九)》所增加規定的“有其他惡劣情節”定罪量刑。當然,還有很多問題我們需要盡快研究,比如:對于那些手段極其殘忍或者情節極其惡劣的猥褻兒童犯罪,是否應當增加無期徒刑、死刑的問題,是否應當擴大強奸罪的適用范圍問題,是否應當引入化學閹割的刑罰措施問題等等。2010年6月波蘭一項有關對犯有強奸罪及戀童罪的男性強制施行化學閹割的法律正式生效;2011年7月韓國開始實施針對性侵未成年人的“化學閹割法案”。我們是否有必要引入相關方式亦值得討論,但當前要關注的是,應當盡快通過司法解釋或者具體個案適用的方式,來激活相關猥褻行為適用刑法“情節惡劣”的規定,以加大對類似犯罪的打擊力度,有效震懾犯罪分子,預防類似犯罪發生,從而更好地保障所有兒童健康成長。▲
(作者是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與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