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杰
漫步書店,講解作文技法的書林林總總。前有于漪老前輩“作文教學50法”,以及王棟生教授“自由狀態下的寫作”,今有王君老師的“作文即做人,作文也需要打假”的《聽王君講作文》,都為作文教學提供了極好的指導與借鑒。
但眾多的講座或論著往往只單純地在“講作文”,很少將“閱讀”與“作文”結合在一起來講?!白x”與“寫”本就是一體兩面,單獨指導作文技法,無外乎“無本之木”,效果往往甚微。
如何發現并提取優秀的閱讀材料中的讀寫契合點,高效指導學生作文,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一個特別有價值的研究課題。
一、正插反敘,旨顯人豐
如果說有一種作文技法,是最應該受學生歡迎喜愛的,那就應該歸“插敘”莫屬!因為插敘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可以增加文字量,給文字“增肌”。況且“插敘”作用又何止于此。閱讀中插敘的哪一點作用不同時是作文中插敘作用的體現呢。豐滿人物形象,突出文章主旨,補充必要情節,使行文出現跳躍……作用如此之豐,我們為何不學習、運用呢。這里從“正插反敘”兩方面來談插敘的作用。
先說“正插”。課文《羚羊木雕》中為表現“我”對朋友萬芳的出爾反爾,對不起朋友,特意插入了萬芳為“我”仗義出手,而自己遭受母親懲罰的事。萬芳對“我”的真摯純潔的友情,正是文中要表現的主旨之一,這個插敘,無論對于刻畫萬芳正面形象,還是突顯主旨,營造情節波瀾,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再看“反敘”。張麗鈞老師的《母親的報復》一文中,為表現母親對“丐幫”的惦念與幫助,差不多“是一種難以違逆的宿命”,插入了一段文字,是母親回憶自己年輕貧困時的一個悲慘經歷——
“我外祖母生了6個孩子,我的一個小舅舅在很小的時候就夭折了。家境困難到令人無法想象。母親說,她和我那幾乎要餓暈了的二舅去到一戶富裕人家討飯,一個惡漢在大門口叉腰道:‘走吧走吧,沒有吃的了!可是,母親分明看到他家窗戶下面有一笸籮高粱,母親就提出要點高粱,惡漢說:‘給了你們,豬吃什么!在餓得實在扛不住的時候,母親居然和二舅每人吃了兩瓣蒜(家中唯一可吃的東西),喝了一點水……”
上面的文字,我稱之為“反敘”。“反敘”中“惡漢”的形象對母親而言,構成了鮮明的對比,反襯出母親的善良、寬厚、仁慈。
二、以物為線,借物抒情
《作文與考試》里《老墻的記憶》(夏梓洋)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家門旁的老泥墻,是我無法忘卻的關于姥姥的記憶。姥姥和那堵老泥墻,在我的記憶里不能分開,好像她們從來就在一起,姥姥一生一世都在老泥墻里向外張望……”
記憶的魅力在于曾經的時光不老,記憶不老。作者的回憶中,老墻、姥姥、童年是渾然一體的,老墻是安放童心童趣的城堡,趴在老墻上張望院里靠著泥墻坐著的姥姥;坐在老墻上看姥姥烙饃,之后再吃烙饃,感受著墻下的姥姥親切的叮嚀和關心的張望;和姥姥一起在老墻下學種豆……童年那么美,不是玩得多好,亦不是吃得多好,而是有姥姥陪伴的日子太美好!是老墻的記憶太美好!老墻作為承載這份情感的載體,作為一條物線,貫穿全篇,穿聯起圍繞著老墻發生的兒孫之間充滿溫暖親情的林林總總,構思巧妙卻不感生澀牽強,反而巧妙自然,給人潤物無聲之感。如下文:
別樣的味道
馮羽欣
每個周末的黃昏,家中都會飄出一陣陣“清香”,一定是老爸的拿手菜——菠菜丸子湯。
第一次吃到這菜還是初一,那時老爸給我做過一回,翠綠的菠菜與飄著的蔥花惹人喜愛。我對它的美味贊不絕口,老爸受了表揚,于是,接下來的日子我的面前都會有一碗菠菜丸子湯。我對它的感情由喜愛再到憎惡。每周,但凡老爸在家,我都得把它全部喝掉,它已經成了我的噩夢,當初的美味不知何時已經變成如此平淡無奇,但是看著老爸期待的眼神,我只好喝幾口應付了事。有一個只拿手菠菜湯的老爸,我只能對自己“呵呵”了。
日子一天天的過去了,老爸做湯的習慣沒有變,只是湯中多了很多內容,有時是蝦仁,有時是海帶……菠菜的清香與他們的鮮相得益彰,簡直鮮美極了,湯頓時刺激了我的味蕾,看著我把一碗湯喝光,老爸露出了欣慰的笑,轉身哼著小曲收拾起了碗筷。
我一如既往地躺在沙發上,忽然看見桌子上有一本菜譜,隨手一翻,翻到了我曾經厭惡過的美味上面寫著做法,下面寫著:菠菜,含草酸,促進腸道運動,有益于維生素的補充,營養價值高。我明白了,我的胃痛是如何不知不覺地消失了。我看著老爸,他穿著黑色的毛衣,外面緊緊圍著媽媽黑底有白花的圍裙,如同一頭健壯的奶牛,讓人情不自禁,依稀還能看見他身后笨拙的蝴蝶結。
屋內,湯的清香還未散去,輕嗅,清香中流動著愛的芬芳。
之后的每個星期,看到湯,我總會給老爸老媽先盛一碗,看著他們一口一口,細細品味,往日的厭倦早已煙消云散。
一碗湯,一個人,在我平凡的日子中變得無比重要,那一碗菠菜丸子湯,它加入了愛的調味料,它是一份沉甸甸的父愛,是我眾多個尋常的日夜中的一份溫暖。那醉人的芬芳,夾雜著菠菜的鮮香,不經意間鉆入鼻腔,伴著愛在流動,讓我難以忘記這別樣的味道。
本文小作者以輕盈的筆觸巧妙地實踐了“以物為線,借物抒情”的寫法,一碗菠菜湯的清香混著濃濃的父愛氤氳全文。加之小作者情感波瀾的營造,“父親習看菜譜”插敘情節的巧妙插入,讓我們了解到菠菜丸子湯的“前世與今生”,了解到父親鐘愛菠菜丸子湯的原因,普通的菠菜丸子湯再也不普通,成為“難以忘記的別樣的味道”!
這種以物為線,借物抒情寫法中的“物”,不同于觸景生情,借物喻理寫法中之景或物,后者的作用在于激發出瞬間“點”的感悟,而前者卻是一條“線”,它的作用不是激發,而是承載,是串聯。所以這個“物”的適當選取及其串聯作用的發揮,是要花費一番心思的。而這也正是文章構思精妙的體現。
三、雙線結構,虛實相生
再以另一篇學生習作為例。
等待六月的陽光
小 ? ?闞
陽光,透過樹林的陰翳灑在草原上的窩里,一只小小的狼張開他的眼睛,閃爍著稚嫩的堅定,渾身灰白的像一只小狗一樣的他,堅信當六月陽光灑在草原上,他會成為站在草原之巔,俯視眾生的一頭狼。但他知道,他的路還有很長很長。新的一天,抓起背包,想起昨天他們的話,那些眼睛里充滿的譏笑,不屑與厭惡,無時無刻不在刺激我的心。眼中的堅定、心中的傲骨告訴我,我要成為孤傲的狼,我要讓他們閉嘴!
小狼就這樣離開了山下的家,他發誓不會輕易流淚。就這樣,告別溫暖、快樂、安逸,從此一路與殺戳、孤獨為伴,他毅然決然、頭也不回,沒有絲毫不舍。因為他知道路的艱難,不得有一點羈絆。
家里,我,狂燥,是與非總在心底纏繞不斷,又糾結又無奈,直到想起你,話語中嘲笑、不屑的語氣,心一橫,手一抬,一箱漫畫、一箱游戲盤、一箱卡片……一刀一刀,一下一下,割去心中的羈絆。鎖起伴我多年的游戲機,交還媽媽手機,那么堅決,那么果斷,因為他們鎖住我的腳步,阻止我前進的路。
草原的安逸結束了,真正的磨礪開始了。每一分每一秒,都那么危險。在路上,小家伙要學會殘忍對自己,對別人。一秒不能懈怠,因為一秒足夠讓你失去一切。在暗無天日中一邊舐著背上的傷,一邊不斷前行?;钪?,因為不能死;笑著,因為不能哭。托著疲憊的身體——“戰”!
我按了按額角,順手擦去將滑落的汗,抬頭看時間,夜已過半。前三年,我所落下的太多太多。我,很困很困,卻睡不起。我怕在睡去的幾個小時里,我所拼命趕上的距離又悄然遠去,朋友的邀請我推了不去,因為我不能去。沒想到,三年后再踏回學習的路這樣難,不是題,是人。有時候受嘲笑,四處碰壁時很無力,想哭。
狼的眼神愈發堅定,他在刀光劍影中愈發狠辣老練,在一次次失敗受傷中技藝愈發嫻熟。他站在坡頂對月孤嘯的聲音仿佛在長嘆“六月,我在這等待著你的到來!”只是,這,不再稚嫩,而是金石鏗鏘。一次次拼搏中,我與他們距離愈發接近,一次次長夜中信念愈發堅定,一道道考題中掌握愈發成熟——抬頭,陽光燦爛地灑在街上,暖洋洋的。
六月的陽光,無論你是熾熱還是溫和,我都將在這里等待著你!
既然叫“雙線結構,虛實相生”,顧名思義,為文就應該有兩條線,即物線與人線,物線為虛,人線為實,而且兩條線同步發生,同步發展,且虛實相應,各為表里。
以此文為例,從起始階段:一只小狼“張開他的眼睛,閃爍著稚嫩的堅定……堅信……他會成為站在草原之巔,俯視眾生的一頭狼”。照應:我“眼中的堅定、心中的傲骨告訴我,我要成為孤傲的狼,我要讓他們閉嘴”;接下來,小狼“告別溫暖、快樂……他毅然決然、頭也不回,沒有絲毫不舍?!闭諔何摇靶囊粰M,手一抬,一箱漫畫、一箱游戲盤……一刀一刀,一下一下,割去心中的羈絆”。再下來,“小家伙學會了在暗無天日中,一邊舐著背上的傷,一邊不斷前行,托著疲憊的身體——“戰”!”照應:“我,很困很困,卻睡不起。我怕在睡去的幾個小時里,我所拼命趕上的距離又悄然遠去”。再接下來,“狼的眼神愈發堅定他站在坡頂對月孤嘯!只是這聲音不再稚嫩,而是金石鏗鏘”。照應“一次次拼搏中”“一次次長夜中”“一道道考題中掌握愈發成熟——抬頭,陽光燦爛地灑在街上,暖洋洋的”。最終,雙線合一,突出主旨:“六月的陽光,無論你是熾熱還是溫和,我都將在這里等待著你!”表達出歷經身心洗禮、由繭化蝶的自信、勇氣與豪情!
以上,側重從謀篇布局,匠心選材,構思行文三個方面挖掘選取了一些優秀作品中讀寫結合的契合點,講解了三點實用的記敘文升格的思路與技法。優秀文章可學習借鑒的當然遠遠不止這些,例如景物烘托渲染,情節波瀾起伏,語言個性鮮明,剪裁精妙得當……作為老師,現實中不僅要幫助學生慧眼發現,慧心提取這些文章的精妙之處,提升其鑒賞能力,更要深入思考,切實指導這些技巧的實現途徑,告訴學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反復實踐,練習點撥,總結提升,方能寫出精美文章,實現作文“升格”,“打造”高分作文。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再好的策略,也需要文字的支撐,再好的技法,也需要精美的表達,所謂“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多積累,勤練筆,永遠是寫作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