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小貼士·
從業者:大磨王
從業年限:4年
從業地點:上海
一句話感受:工作猶如打怪升級
對口專業:一般來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不限制專業,但總的來說財經類專業居多
從業門檻:應屆畢業生,雖然對專業沒有過多要求,但會傾向于在校成績較好的學生。面試會考查英語案例分析能力,工作也算是英語環境,因此對英語能力有一定要求
能力要求:快速學習能力、抗壓能力、時間管理能力、專業知識儲備能力
晉升路徑:初級審計員2年,高級審計員3年,審計經理3年,高級審計經理3—5年,然后是合伙人。到經理之前基本上可以一年升一級,經理到合伙人的道路則無法確定
薪資水平:入職時月薪大約為9000元,每年20%—30%的漲幅,高級審計員年薪在30—40萬元,經理第一年年薪在40—50萬元,合伙人年薪則在百萬元以上
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簡稱“四大”),是所有會計、審計專業人心中的圣殿。
學財經專業的同學都知道,“四大”又被稱為財務界的黃埔軍校。它是以項目為中心的工作模式,有著成熟的培訓體系、專業的工作方式,可以通過一個忙季就把你從一個對財務一知半解的“小白”培養成出去就能跟別人談上幾句財務報表的入門者。當然,這“打怪升級”的過程也會讓你脫一層皮。
整體來說,事務所的生活分為忙季和淡季,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工作狀態:忙季的時候會讓人忙成一只連軸轉的陀螺,淡季的時候又變成一條無所事事的咸魚。
通常從10月下旬CPA(注冊會計師)考試結束后,事務所開始展開各個項目的預審工作,漸漸忙碌起來;到第二年1月年審開始時,忙碌值達到頂峰,直到4月才漸漸回落;5月到6月則進入“葛優躺”的淡季,這也被稱為小暑假,大家紛紛用上自己的年假、加班假,差不多可以帶薪放假一個月;到了7月,需要做中期審閱;8月、9月也是事務所的淡季,為了鼓勵大家報考CPA,事務所會提供考試假,對,會給你假期,讓你在家專心準備考試;等10月的CPA考試結束后,又進入新一年的忙碌期,如此循環。
如何走出“新手村”?
事務所里不同級別的人每一天的“生存指南”是不一樣的。
第一年:初級審計員(Associate)
初級審計員通常被親切地稱為“小朋友”,聽起來好像無憂無慮的樣子?!八拇蟆钡男聠T工每年會在CPA考試結束后的周一入職,其中一部分人會被分去參加培訓,而另一部分人會被推到項目前線,在還對工作一臉蒙的時候,就開始面對生活的“苦難”。培訓應該是“小朋友”最快樂的時光了——出入高檔的寫字樓,參與精心設計的培訓課程,中午和小伙伴們一起去附近的商場吃飯,五點下課了就快樂地收拾書包回家。接下來進入項目后,初級審計員會被分配到一些簡單且基礎的科目審計工作項目中,完成相關的底稿、抽憑證、發函證等工作。盡管經歷了完善的培訓,但真正做起項目來才發現無從下手,往往是一個任務扔給你,然后要求你迅速做出一個成果來,因此這里需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而且工作不像學生時代那樣學完了一個知識點才去考試,而是會一直遇到新的問題,需要邊學邊做,直到把遇到的不懂的問題通通弄懂。但沒事,你還是“小朋友”嘛,前輩們會告訴你:“項目上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就去問Senior?!?/p>
到了第二年的時候,熬過了一個忙季,你也算是走出“新手村”了,審計的思維已經初具雛形,這時會開始接觸一些相對復雜科目的審計工作,也為自己成為高級審計員打下基礎。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先要學會獨立思考,實在想不出來的,沒關系,還記得那句話:“有什么不懂的,就去問Senior?!?/p>
第三年到第五年:高級審計員 (Senior Associate)
終于成長為那個看起來什么都知道的Senior了,也再也沒有可以問的人了。作為項目的負責人,從此就是那個需要扛起重擔的萬能的Senior了。
一個項目通常都是一周起步,因此我描述一下Senior時期典型的下現場工作的一周。
周日收拾行李準備出差,到了客戶所在地的酒店住下后,便打開電腦預習這一周的項目情況,進行組內工作分配。預習一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客戶公司、發現關鍵的審計調整事項;二來在與客戶接觸時,對公司的熟悉有助于給對方留下專業的印象。
周一,帶著團隊去客戶公司的會議室,把工作任務、拿到的資料發給項目組的成員,以及簡單地介紹一下這家公司的情況;周二,安排和客戶公司相關部門的人員訪談,從內控層面去了解公司的業務模式和經營情況;周三,審閱分配給每個人的工作任務的完成情況,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同時會輔助項目上的“小朋友”,指引他們工作的方向,幫助他們建立審計的基本邏輯,解決他們遇到的問題;周四,確定發現的問題以及需要出具的審計調整;周四下午或者周五上午與客戶開會溝通本次審計的結果;周五下午回程。
回來后就要出具審計報告,同時還會繼續與客戶保持聯系,但此時下一周的新項目又開始了,真是“一債未清,一債又起”。同時處理多個項目是整個忙季的工作常態,直到項目一個個結束為止。
之所以說審計需要有抗壓能力,主要是因為工作中常常需要承受來自多方的壓力:團隊工作制度、報告交付的時間、老板和客戶的期望。團隊工作制度是為了實現效率的最大化,每個人分工完成不同的部分,團隊成員的工作是否順利完成關系到其他人的工作是否能順利開展,因此每個人必須在截止日前完成自己的任務。而老板和客戶不僅需要團隊能按時完成任務,還希望團隊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優質地完成任務。因此,審計員必須時刻思考自己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
“升級”路上的奇妙瞬間
當然,審計工作也有有趣的時候?!八拇蟆睂徲嬳椖拷M都是按行業來分類的,因此審計員有機會學習不同行業的知識和接觸不同行業的工作伙伴,另外對于喜歡到處跑的人來說,可以有很多出差的機會,有時甚至還有出國出差的機會。
每年的年末盤點,就是一個大型的集體出差現場,天南海北地飛往全國各地,常常是上午剛到廣州,晚上就要出發去北京了,需要幾天去幾個不同的城市。盤點就是去各個公司倉庫數存貨的數量,有人去過內蒙古的草原數風車,有人去過廣西的山頭數樹,有人爬過油管,有人下過礦井,甚至還有人數過亂跑的豬牛羊。
說一個我盤點中遇到的小故事。
某一年我去四川食品飲料廠盤點,盤點的存貨是飲料??蛻魣笠幐窈鸵煌斜P多少箱,一箱多少瓶,然后我數托盤數量,記錄加核對總數。
客戶說道:“辣過(那個)托盤si si,則個(這個)托盤si si,里面辣過(那個)托盤si si si。”
可數完后我怎么加都不對。
后來發現原來我把“是”聽成“四”,把“四”聽成“十”,把“十四”聽成“四十”,只能哭笑不得地重新盤點了一遍。誰能想到盤點竟然包含了四川話聽力十級測試呢?
后記
常常有人問,這份工作這么辛苦,圖什么?
是發現從“小白”到精通、從慌亂到沉著、從無從下手到信手拈來的那份成就感。
是發現跳槽后可以做很多類型工作的那份選擇權。審計的工作經歷仿佛萬金油,跳槽后可以去做財務分析,可以去做內審,可以去做投資。
是發現自己的能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而掌握的技能和經驗都是屬于自己的資本。雖然苦過累過,但回頭看這些經歷,都覺得是寶貴的財富。
在凌晨還要排隊等車的公司樓下,那些拉長你走在回家路上的身影的路燈,那些在電腦前思考問題,一坐就是一整天的抓耳撓腮的日子,那些解決問題后的快樂,都記錄著你奮斗的腳印。而經歷過這些淬煉的你,會在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的道路上,閃閃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