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小貼士·
從業者:老貓
從業地點:北京
從業年限:兩年半
一句話感受:只會看數據的是最底層的商業分析師,優秀的商業分析師一定要有抽象思維能力
對口專業:統計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管理類相關專業
從業門檻:本科及以上
能力要求:對數據敏感,邏輯思維強,善于分析歸納,熟悉統計軟件、數據分析軟件
晉升路徑:初級商業分析師→中級商業分析師→高級商業分析師→咨詢顧問
薪資水平:15~30萬/年
入職提醒:善于思考,善于發現問題,對市場敏感
我是一個不太安分的人,大學學的是會計學,畢業后卻跑去做了公關,熬到中層管理者之后,又一頭扎進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商業分析。
非科班出身,沒有名校背景,一路摸爬滾打,從一竅不通到現在擁有自己的團隊,我經歷了很多。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商業分析師這個有趣、有料、有難度的職業。
商業分析師和數據分析師的區別
據統計,2018年職位需求增長迅猛的領域是區塊鏈、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領域,而商業分析師和數據分析師正是依靠這些領域日益走俏的熱門職業,所以也有人稱它們為“網紅職業”。
商業分析師和數據分析師聽起來很像,但工作內容卻天差地別。對數據分析師而言,技術性的工作更多一些,比如數據清理、建模等,更適合理科專業出身的人;而商業分析師主要負責直接和客戶溝通,把商業問題轉化為數據問題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科學的解決方案,更適合邏輯思維和表達能力雙強的文科生。
商業分析師在公司里最大的作用,就是通過數據分析,高效率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使客戶和公司的利益最大化。但商業分析師不能獨立工作,必須依靠數據分析師前期的技術和算法支持,才能寫出一份合格的報告。所以,商業分析師和數據分析師是最親密的戰友,二者相輔相成。
只會撰寫報告的“職場新人”
我進入這個行業時是29歲,堪稱高齡職場“小白”。領導只給我三個月的時間,如果達不到要求,就得立馬走人。于是,我拿著和95后一樣的薪水,開啟了第二段職業生涯。
初來乍到的我不可能接觸到商業決策這一重要領域,只能從一份份最基礎的報告磨起,夯基本功。
第一份分析報告是關于兒童營養品的,我負責的部分雖然只有短短十頁,卻整整寫了四天。我看著密密麻麻的數字完全不知道該怎么用,更看不到數據背后隱藏的邏輯線,開會時同事口中蹦出的各種專業術語我聽得云里霧里的,我終于領會到“隔行如隔山”這句話的意思。
我在這個“尷尬”的年紀選擇轉行并不明智,所以我得盡快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要不然等待我的,將是一紙“休書”。從消費行業到醫美行業,從食品飲料業到投資業,大大小小的報告我都寫,半年時間,逐漸摸索出了撰寫報告的邏輯和規律,Excel使用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大大提升。
但還來不及驕傲就掉進了另外一個怪圈——感覺自己寫的每一份報告都十分相似,同樣的邏輯、同樣的算法,甚至連PPT的模板都是高度雷同的,只是行業不同、數字不同而已。我覺得自己變成了流水線上的機器,這樣的工作又有什么價值呢?
跳出舒適圈,做個思考者
我和領導交流了我的職業困惑。她是一個經驗非常豐富的前輩,出身于國際咨詢公司。她給我的建議是——跳出舒適圈,做個思考者。
當時我并不是特別理解這句話的含義,直到有一天我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業內大神寫的文章。文章提到,商業分析分為四個階段——描述型分析、診斷型分析、預測型分析和規范型分析。
這句話讓我豁然開朗。一心撲在報告上的我不就是處于描述型分析階段嘛!就像井底之蛙一樣,只看到眼前的數據,看不到更宏觀、更深層的東西。照我這樣的工作狀態,就是再寫一百份報告也只是單純地復制、粘貼,除了磨壞幾副鍵盤,能力得不到任何提升。
商業分析師的方向應該是做咨詢和商業決策,所以我應該從日常的工作中跳出來,看到更高、更深、更廣的內容。比如客戶定制這份報告的目的是什么?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有哪些?等等。
想明白這些問題之后,我的報告便不再是一潭死水了。根據數據得出結論,再根據結論指導決策,即便是相同類型的報告,因為關注點不同,也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后來我們競標一個國際知名奢侈品美妝品牌,我的報告打敗了另外兩家競爭對手,促使我們公司成為該美妝公司的年度合作伙伴。順其自然,我做了項目leader,也有了自己的團隊。
好的商業分析師,懂策略的同時還要會講故事
數據是冰冷的,但是報告是有溫度的。如何讓冰冷的數據說話,考驗的是分析師的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我們小組接到過一個飲品行業的分析任務??蛻粝胍粗袊r村市場的消費者畫像,尤其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兒童的,從而為他們進入該領域的市場提供營銷決策依據。
這個項目的難點在于這兩類人群使用社交軟件的不多,所以我們不能通過常規的渠道去獲取他們的數據,而線下調研的時間和人力成本又不夠。經過幾輪“腦暴會”,我們最終決定借助五線以下城市的媒體的報道來獲取相關數據,然后聚類分析,初步得到人群畫像,再輔以部分定性資料,最后把這兩類人的興趣愛好、行動軌跡、人生價值觀、消費觀等通通描繪出來。
最終,除了客戶最關注的兩類人群,我們還發現了另外兩類有較強購買意向的消費群體——“最美村花”和小鎮青年。所以,我們的報告超預期完成。
一個合格的商業分析師有的時候需要從數據的框架里跳出來,懂得用數據講故事。數據給你的是已知結論,定性分析卻可能讓你發現另一個新的市場方向或洞察點,發現另一個故事。
步履不停,保持敏感度和好奇心
之前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句話:“這個世界正在以你意想不到的速度在奔跑?!?/p>
這主要是因為互聯網的興起?;ヂ摼W讓很多職業出現,也讓很多職業提高了門檻。商業分析師亦是如此,與前幾年人才緊缺相比,現如今從業者增多,這個職業對從業人員的要求更高、更嚴苛。但是相應的,薪水也會更為樂觀。以北京為例,初級商業分析師的月薪有4000~6000元,而成為高級商業分析師后月收入便可輕松過萬。
所以,為了更高更遠的目標,我們需要同對手競爭,更需要同時間賽跑。學習新的建模方法,了解最近的算法趨勢,時刻關注市場動向?!懊舾卸取笔腔ヂ摼W從業人員永恒不變的關鍵詞,這種敏感度就像是長期在環境中形成的一種“條件反射”,在某種程度上會直接決定商業分析方向的準確性。
在做商業分析師的這兩年多里,我有過苦,有過甜,有過一頭霧水,有過豁然開朗,有結交新的朋友,也有打開新的視野,就是沒有滋生出一種名為“后悔”的情緒。
不安分的我在寫下這篇文章之前,已經有了下一個目標——商業咨詢師。但我知道,現在的能力還匹配不上這個夢想。不過沒關系,走著走著天總會亮的。目前的首要任務是做好當下,把商業分析技巧打磨得再厲害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