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成華 歐陽林瑤
[摘 要] 2019年8月26日,我國新增6個自由貿易試驗區,黑龍江自貿區成為新一批的自貿試驗區。自貿區建設是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表現,是促進中俄全方位戰略合作的需要,有利于打造中俄命運共同體。分析黑龍江對俄經貿合作現狀以及長期存在的問題,基于自貿區建設背景下黑龍江省對俄經貿合作中哈爾濱片區、綏芬河片區及黑河片區各自擁有的有利條件,提出促進中俄經貿合作升級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 黑龍江自貿區;對俄經貿合作;升級;對策
[中圖分類號] F75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9-6043(2020)06-0011-03
2019年8月國務院印發《中國(山東)、(江蘇)、(廣西)、(河北)、(云南)、(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至此我國已經有18個自貿區,初步形成了東西南北中協調、陸海統籌的開放態勢,推動我國形成了新一輪的全面開放格局。黑龍江自貿區共計119.85平方公里,其中哈爾濱片區79.86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增長極和示范區;黑河片區20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綏芬河片區19.99平方公里,致力于打造中俄戰略合作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
一、黑龍江對俄經貿合作的現狀
由于地理位置的優勢,黑龍江在中俄經貿合作方面一直起著中心樞紐的作用。2006-2008年黑龍江對俄貿易額由66.87億美元增加到110.63億美元,但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對全國對外貿易造成嚴重影響。以黑龍江省為例,2009年黑龍江對俄貿易受到極大創傷,對俄羅斯進出口僅有55.77億美元,比2008年黑龍江省對俄貿易額下降49.7%。國際金融危機過后,國內經濟有所恢復,黑龍江對俄貿易量逐年迅速增加,尤其2012、2013、2014年貿易量分別飆升到213.1、223.6、232.89億美元。2015年黑龍江對俄貿易降幅過半,對俄貿易量僅有108.5億美元,其原因是西方國家對俄的制裁,致使油價下降,俄羅斯的購買力下滑。另外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降的影響,2015年黑龍江省從俄羅斯進口原油1548萬噸,同比增長0.2%,進口金額卻下降55.8億美元,使得對俄貿易額下降45個百分點;再加上盧布貶值,黑龍江省對俄出口減少30.2億美元。隨著全球經濟持續回暖,中俄雙方交流增加,2016-2018年黑龍江對俄貿易量實現恢復性增長,2017年黑龍江對俄貿易量109.88億美元,同比增長20%,2018年黑龍江對俄貿易量173.81億美元,同比增長58.2%,增長態勢相當明顯。
根據哈爾濱海關發布的數據,2019年黑龍江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865.9億元,對俄羅斯進出口總值為1270.7億元,比2018年黑龍江對俄羅斯進出口額1220.6億元同比增長4%,占同期黑龍江省“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總值的85.5%。2019年黑龍江對俄出口100億元,同比增長34.1%;自俄進口1170.7億元,同比增長2.1%。
二、黑龍江對俄經貿合作長期存在的問題
(一)對俄出口商品種類少,簡單加工商品占比大
黑龍江省對俄出口商品種類單一,主要集中于一些占比較大、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如服裝衣帽鞋類等輕工產品,難以形成連鎖反應,不利于促進雙方貿易規模的擴大和經濟的發展,另外,這些出口商品很大一部分并非黑龍江本省生產制造,大多來源于南方省市,如江浙一帶生產并運輸至黑龍江省,在本地僅做簡單加工包裝后直接出口到俄羅斯,缺乏深加工令產品的附加價值低,不利于本省擴大就業以及企業品牌化的發展。
(二)對俄貿易方式單一,一般貿易比重大
近年來,黑龍江省主要以一般貿易、邊境小額貿易為主,加工貿易占比較低,經濟增長乏力。2018年黑龍江省全省實現進出口總值1747.7億元,比上年增長36.4%,其中對俄一般貿易進出口1389.1億元,占比達79.5%;邊境貿易進出口186.9億元,占比10.7%;加工貿易進出口94.2億元,占比6.8%。黑龍江對俄貿易方式單一,缺乏多元化,附加值高的科技類產品占比較低,只能帶動個別城市的發展,而難以帶動整個黑龍江的經濟活力。
(三)參與對俄貿易的企業結構失衡,實力弱且發展慢
近年來,黑龍江省對外貿易企業結構不平衡,參與對俄貿易的企業多為中小民營企業,具有跨國生產經營能力的國有企業較少。2018年黑龍江省國有大型企業僅有81家,而中小微型企業分別為339、2194、637家,可見黑龍江省中小微型企業占比大。一般情況下,多數的中小企業規模小、資金短缺、技術水平較低,很難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投資鏈。雖然中俄經貿往來前景向好,但因這類企業自身實力有限,難以承擔起黑龍江對俄的大型貿易往來,且由于競爭力不強,發展后勁不足,抵御市場的風險能力差,無力承擔對俄大型經貿往來的重大責任,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的快速發展。
三、自貿區建設對推進黑龍江對俄經貿合作的有利條件
(一)哈爾濱片區
1.總體方案的支持
《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以下簡稱總體方案)明確哈爾濱片區重點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推動科技、金融、文化旅游等現代服務業和寒地冰雪經濟的發展,建設對俄羅斯及東北亞全面合作的承載高地和聯通國內、輻射歐亞的國家物流樞紐,打造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增長極和示范區。
2.打造哈爾濱面向東北亞的國際貿易中心
2019年9月哈爾濱·東北亞國際貿易中心簽約落地哈爾濱新區,它以全球貿易港為核心建設內容,定位為全球商品體驗中心,通過承接和放大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溢出效應,導入全球優質商貿資源,將哈爾濱?東北亞國際貿易中心打造成為貨通天下的全球商品貿易港、綜合性國際貿易中心和東北亞地區最具影響力的全球商品進口集散地。該項目的重點在于把握自貿區建設的良好機遇,為國際貿易的良性發展構建合作平臺,深化對俄合作,推動黑龍江自貿區哈爾濱片區創新化、國際化發展。
3.三十條新政策(六方面政策)的激勵
哈爾濱片區推出30條新政策,主要包含推動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鼓勵對俄及開放型產業集聚發展、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全力打造對俄金融結算中心、大力支持總部企業入區發展、真正用好高水平人才等六個方面,其中兩個方面均涉及對俄發展。一是鼓勵對俄及開放型產業集聚發展,如支持具有對外貿易業務的企業入駐,擴大利用外資規模,鼓勵外商投資企業擴大投資,設立退稅資金池,同時完善開放平臺功能,加快規劃建設國際陸港,支持企業租用俄羅斯遠東港口,建設航運物流基地,打造物流樞紐,打通對俄合作的物流鏈;二是全力打造對俄金融結算中心,如支持自貿試驗區哈爾濱片區內開展對俄貿易的企業利用本幣結算,對產生的匯率損失按約定比例給予代償,支持金融類機構良性運營和增資擴股,為中俄貿易合作提供良好的金融交易環境。
(二)綏芬河片區
1.總體方案的支持
總體方案明確綏芬河片區重點發展木材、糧食、清潔能源等進口加工業和商貿金融、現代物流等服務業,建設商品進出口儲運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國際陸海通道的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打造中俄戰略合作及東北亞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
2.對俄百年口岸優勢
綏芬河片區在東北亞經濟圈中處于中心位置,地理位置獨特,靠近俄羅斯遠東地區,毗鄰日韓兩大發達經濟體,距離俄遠東最大的鐵路編組站烏蘇里斯克120公里、俄遠東第一大城市海參崴自由港210公里,在“一帶一路”、“中蒙俄經濟走廊”和俄羅斯遠東大開發戰略對接中起著重要的節點作用。綏芬河片區擁有百年的口岸優勢,是黑龍江省唯一的對俄鐵路口岸,從國際來看,依托綏芬河口岸,陸海聯運貨物向東可以經由海參崴、納霍德卡等海港到達日韓、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向西可以依托亞歐大陸橋、西伯利亞大鐵路運抵英法德等歐洲發達國家;從國內來看,俄羅斯貨物出口運輸到我國,可以通過綏芬河口岸跨境運輸,將其貨物運輸到中國全國各地,這樣有利于促進中俄貿易的順利進展。
(三)黑河片區
1.總體方案的支持
總體方案明確黑河片區重點發展跨境能源資源綜合加工利用、綠色食品、商貿物流、旅游、健康、沿邊金融等產業,建設跨境產業集聚區和邊境城市合作示范區,打造沿邊口岸物流樞紐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
2.基礎設施——黑河月星中俄跨境物流樞紐項目已啟動建設
2019年9月17日,月星中俄跨境物流樞紐項目在黑河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開工建設,該物流樞紐是月星集團在黑河建立的針對中國與俄羅斯之間貿易的中俄跨境物流樞紐,作為黑龍江省自貿區黑河片區的標志性項目,月星中俄跨境物流樞紐是我國最北端的跨境物流樞紐,也是自由貿易試驗區物流、加工、商貿、文旅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完工后,月星中俄跨境物流樞紐將為中俄貿易友好發展提供相互交流的合作平臺和重要窗口,有利于連接起中國公鐵運輸網與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鐵路和聯邦公路網,促進中俄貿易尤其是中國與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貿易和物流更快更高效發展。
四、自貿區背景下推進黑龍江對俄經貿合作升級的對策建議
(一)依托自貿區平臺,促使中國由過去單獨對俄合作向聯合日、韓等東北亞國家共同開發俄羅斯市場和資源進行升級
近年來,中韓、中日等國基于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的共識不斷加深,雙邊貿易合作提升到新階段。2015年10月,中韓雙方政府部門簽署了關于開展第三方市場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開啟了全新的合作領域。2018年5月中日兩國簽署第三方市場合作備忘錄,推動了中日經貿事務的務實發展。由于中國與東南亞各國一直維持良好的雙邊關系,加上中韓、中日第三方市場合作的深入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日韓三國在東南亞國家市場等基礎設施、經貿園區等領域的開發。隨著2019年8月黑龍江自貿區獲批,中俄貿易有望更加良性發展,中俄關系將會更加親密。借助黑龍江自貿區平臺以及相關優惠政策,中國可以聯合日、韓等東北亞國家共同開發俄羅斯市場和資源,這樣有利于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形成優勢互補,釋放第三方市場潛在需求,實現1+1+1>3的共贏效果。
(二)改變原來單純向俄羅斯派遣勞務的現狀,利用自貿區優惠政策吸引俄羅斯人才,推動企業由因崗招人向因崗招人和因人設崗兩者結合進行創新升級
最初,黑龍江人力資源流動只是單純向俄羅斯派遣勞務,之后雖有中俄人才交流、互換留學生等項目,但是由于沒有較好優惠政策吸引人才,而且很多黑龍江省現有的崗位并不適合當下畢業人群,因此這種因崗招人的一些隱性弊端加上優惠政策的缺乏,導致大量優秀人才(比如留學生)畢業之后并沒有選擇留在黑龍江,而是回到家鄉發展。黑龍江自貿區獲批以來,哈爾濱自貿區片區推出真正用好高水平人才措施,指出要分類吸引和留住人才,針對國家所需的高技術人才制定并切實實施相應的人才扶持計劃,同時對省市認定的“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設立特聘崗位津貼;總體方案還要求支持開展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試點,允許在中國高校畢業的優秀留學生在自貿試驗區就業和創業。因此,借助黑龍江自貿區的契機,我國要充分利用自貿區優惠政策吸引俄羅斯人才,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根據具體情況廢除不合理的招聘崗位,鼓勵招聘企業既可以因崗招人,也可以適時根據某些人才的突出才華、技術能力等方面因人設崗。
(三)全力打造對俄金融結算中心,推動以美元結算為主,向以人民幣和盧布并行結算、特別是以人民幣結算方式的升級
中俄兩國之前多用美元作為貿易結算貨幣,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元地位下降,加上中俄兩國領導人希望減小美國利用美元對兩國貿易的制約,因此中俄在兩國貿易往來中并不太愿意用美元這種結算方式,而是一直積極努力用兩國本幣進行貿易結算,但由于種種原因,這種交易模式并沒有在兩國間得到常態化運行和大規模推廣。2019年中美爆發貿易戰,美俄關系惡化,美元作為中俄主要結算方式的地位岌岌可危。在此背景下,哈爾濱自貿區片區推出了30條優惠政策,明確提出要全力打造對俄金融結算中心,改變以往以美元結算為主的局面,針對國內對俄貿易的企業支持本幣結算,對于產生的匯率損失可通過匯率差資金平衡機制來進行相應比例補償,這種政策表明了中國對中俄貿易使用人民幣結算的態度和期許,有利于促進人民幣和盧布并行結算、特別是推進人民幣結算方式在中俄貿易中的順利開展。
(四)吸引國內外優質企業進入,培養省內龍頭企業,促進中轉式企業向創新型企業升級
俄羅斯從黑龍江進口大量輕工產品,這些產品主要由中國南方沿海一帶企業生產運輸到黑龍江,然后直接出口到俄羅斯,黑龍江省企業僅僅只是作為中轉站來承接南方貨物的轉運,缺乏自主創新和品牌意識,這樣不僅不利于本省企業提升自身實力,培養龍頭企業,而且也不利于黑龍江對俄貿易的擴大。黑龍江自貿區獲批后,哈爾濱片區推出六方面政策,要求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扶持力度,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給予高新技術企業貢獻獎勵,幫助企業降低成本,支持潛力型企業加快發展,著力促進企業向創新技術型企業轉型升級,這樣有利于吸收國內外優質企業進駐黑龍江,刺激省內中轉式低水平企業不斷改進技術,提高創新能力,打造黑龍江省富有特色的品牌企業和龍頭企業。
[參考文獻]
[1]馬琳.黑龍江省對俄進出口貿易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對外經貿,2018(6):50-52.
[2]寧艷杰.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營造對俄經貿合作發展環境的策略[J].黑河學院學報,2019,10(11):11-13.
[3]燕楠,王瀚,任藝.深化黑龍江省對俄貿易發展研究[J].商業經濟,2018(3):14-16.
[責任編輯:史樸]
[作者簡介]? 宋成華(1965-),黑龍江拜泉人,教授,研究方向:世界經濟、國際貿易;歐陽林瑤(1992-),女,湖北武漢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國際商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