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信博

裝備TAC戰術背心的人民海軍特戰隊員進行救護訓練
VBSS,即查證(Visit)、登臨(Board)、搜索(Search)、緝捕(Seizure)的縮寫,在國內通常翻譯為“臨檢拿捕”。VBSS是指通過海上或空中載具登上目標船只、海事平臺進行檢查、搜捕、殲滅的戰術行動。而復雜海況和船只狹小的環境等特殊戰術條件對VBSS任務裝備,尤其是防護背心有著極高要求。
以下將呈現我國人民海軍護航行動中VBSS任務背心的發展概況。

06式戰斗攜行具的一種組合
最初,國內對于VBSS任務認識基本上處于空白狀態,所以早期護航編隊抽調了作戰經驗更為豐富的海軍蛟龍突擊隊特戰人員執行VBSS任務,面對裝具問題,特戰隊員們選擇了執行常規任務所用的06式攜行具(正式名稱為“2006—通用單兵戰斗攜行具”和“2006—通用單兵生活攜行具”,為便于表述,本文將兩者簡稱為“06式攜行具”——編者注)和06式防彈背心(正式名稱為“2006—特種兵防彈衣,該防彈衣無衣袖,實際上應該稱為“防彈背心”——編者注)。在缺乏專用V BS S裝具的情況下,海軍也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嘗試移植其他裝具用于VBSS任務。

06式戰斗攜行具的一些模塊: 1 手槍套, 2 手槍彈匣袋, 3 指北針袋, 4 電臺袋, 5 雙手榴彈袋, 6 步槍彈匣袋,7 刺刀套, 8 水壺袋, 9 防毒面具袋
06式戰斗攜行具由基本戰斗攜行具、專用功能模塊組成。基本戰斗攜行具由戰斗攜行背具、水壺袋、防毒面具袋、作訓包組成,是最基本的承載平臺,是每名官兵必配的攜行具。專用功能模塊由步槍彈匣袋、雙手榴彈袋、手槍套、手槍彈匣袋、刺刀套、機槍彈鼓袋、85式狙擊槍彈匣袋、88式狙擊槍彈匣袋、指北針袋、班長電臺袋、115電臺袋、40mm火箭彈攜行袋(需與背架組合使用)、作訓包固定帶、空降背囊組成。
06式生活攜行具由背架、軍需裝備攜行具組成。背架由工程塑料背架主體、肩墊、腰墊組成,軍需裝備攜行具由主囊、側囊、睡袋攜行袋、主囊防水套、睡袋防水套組成。
基本戰斗攜行具、專用功能模塊、背架、軍需裝備攜行具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靈活組合,構成組合式單兵攜行具。通常情況下,除必配戰斗攜行背具、水壺袋、防毒面具袋、作訓包外,自動步槍射手再配備專用功能模塊中的4個步槍彈匣袋、2個雙手榴彈袋、1個刺刀套,狙擊步槍射手配備2個雙手榴彈袋、2個狙擊槍彈匣袋,輕機槍射手配備2個雙手榴彈袋,輕機槍副射手配備4個機槍彈鼓袋,40mm火箭筒副射手配備1個40mm火箭筒袋、2個雙手榴彈袋、4個步槍彈匣袋、1個刺刀套,手槍射手配備1個手槍套、1個手槍彈匣袋。
在材料方面,06式戰斗攜行背具主體采用1000D尼龍材料制作,內側涂有特制的PE防水涂層。其采用傳統的三片式馬甲設計,使用工程塑料“山”字形插扣連接左前片、右前片,后片左、右兩側采用尼龍繩帶與左前片、右前片連接,這兩處的尼龍繩帶可以進行松緊調節,以適應胖瘦等不同身材使用者的需要。

06式攜行背具內部設有特殊的防水涂層

一種包含作訓包(左)的06式戰斗攜行具組合
值得注意的是,該攜行背具借鑒了美軍FLC裝具上的MOLLE織帶設計,可以實現模塊化組合。也就是說,06式攜行背具通過拆裝、變換位置,可以組合步槍彈匣袋、手槍套、手槍彈匣袋、指北針袋等各種專用功能模塊。在護航任務中,可以看到有官兵在0 6式攜行背具上加裝各種專用功能模塊的報道。
此外,護航官兵還裝備有06式防彈衣。06式防彈衣將06式戰斗攜行背具與防彈衣的功能進行了整合,具有攜行和防彈的雙重功能,減少了單兵裝具的配套層次,可根據需要靈活選擇各種模塊。其設有護肩、護頸、護喉、護腹,并且其可以與06式戰斗攜行具、06式生活攜行具的模塊配合使用。此外,0 6式防彈衣增設有手槍套腿部掛板、匕首槍套。手槍套腿部掛板主要在防彈衣上沒有地方攜帶手槍時使用,通常固定在使用者的右大腿上,便于使用者迅速拔槍。為了使手槍套腿部掛板在右大腿上不上下竄動,掛板上設有腰帶連接帶,該連接帶穿過穿著者的腰帶后扣好,手槍套采用標準組合方式固定在掛板上。匕首槍套連接在防彈衣左前片最左邊一組的掛袢上,與刺刀套連接在防彈衣右前片最右邊一組的掛袢位置對應。
06式防彈衣的左右開合穿著方式、MOLLE織帶設計具有美軍OTV防彈背心的影子。在我國海軍護航的有關報道中,也有特戰隊員身穿06式防彈衣,并將模塊安裝在防彈背心上的鏡頭。
平心而論,06式攜行具、防彈衣組合算是當時我軍較為先進的一套裝具。然而,這套常規陸戰裝具終究無法適應VBSS任務。其無快拆裝置、無浮力裝置、尺寸過大、部件太多。這導致其在狹小艙室的靈活性和意外落水時的安全性得不到保障。因此,在3、4、5批護航時,逐漸改為采用06式攜行具和救生背心的組合,但靈活性問題仍未得到解決。可以說,在國內VBSS任務起步之時,海軍在背心裝具上的嘗試是不太理想的。
在第批護航編隊中,身穿某品牌TAC戰術背心的特戰隊員開始亮相。當然,這款新背心和06系列在后來的護航中也多次交替出現。

06式防彈背心全貌。左為背心正面,右為背心背面

人民海軍特戰隊員身穿06式防彈背心,并在背心上組合有一些模塊

T A C 戰術背心的貼身面特寫。圖中可見,其以強化尼龍透氣網為主體,并在腹部設有1 2 兩個大貼袋
針對早期的06式攜行具、防彈衣組合帶來的種種問題,后來抽調特戰隊員(除“蛟龍突擊隊”外,海軍各兩棲偵查單位也開始加入護航編隊)執行VBSS任務,他們身穿我軍特種偵察作戰中經常使用的仿美國EAGLE公司黑色TAC戰術背心,并穿著救生背心(也有使用海航浮領的)。從此,開始了關于VBSS任務裝具的新一輪嘗試,但其本質上仍非專門設有浮力的裝具。
黑色TAC戰術背心以強化尼龍透氣網為主體,在背心上縫紉各種用途的口袋,配套的還有戰術腰帶和掛在腰帶上的模塊,以增強穩定性、攜行性。背心后腰兩側的尼龍連接繩可調節背心大小,此設計與06式攜行具相似。
黑色TAC戰術背心左側設有3個步槍彈匣袋,彈匣袋上方左胸有一個長方形橫向小雜物袋,一般用來裝救生哨、三角巾之類的小物品,也可用于裝手槍彈匣。袋蓋上面的魔術貼毛面可以粘貼部隊標識,在第4批護航特戰隊員身穿的黑色TAC戰術背心上,此處粘貼有“中國海軍特種部隊”的標識。右側肋部設有一個多功能快拔手槍套,可以放置手槍或手槍彈匣。也有特戰隊員在腰間自配某品牌快拔手槍套,而不用TAC戰術背心右側肋部的快拔手槍套。右胸也有一個與左胸類似的長方形小雜物袋,但是沒有魔術貼毛面。此外,后背可組合一個比較大的收納包,可以收納飲用水囊、文件、地圖等物品,但這個收納包實際使用樣例較少。在一些媒體報道中,護航特戰隊員換用了更大的背包。

單獨加配了某品牌戰術快拔手槍套的特戰隊員正在訓練
TAC戰術背心還配有一條高強度尼龍腰帶,從左到右依次掛載防毒面具袋、電臺袋、多功能收納袋、手榴彈袋及一個長條狀的袋(據說是匕首收納袋)。不過,實際使用中這個條狀袋并沒有裝備。值得注意的是,背心貼身面設有兩個大貼袋,筆者推測是文件袋、地圖袋,也有觀點認為是用來裝浮力囊的。

TAC戰術背心正面全貌

TAC戰術背心背面全貌
TAC戰術背心的模塊較多,可有效滿足護航編隊VBSS任務的裝備組合需求。然而,其裝具與浮力器材分開帶來的靈活性和安全性問題仍然未得到較好的解決,這一時期的VBSS任務裝具發展,甚至可以說依然停留在早期護航的認識水平上。此后,3218戰術背心的出現,完全改變了我國海軍VBSS任務裝具的發展。

TAC戰術背心的一些模塊特寫: 1 2 長方形小雜物袋, 3 戰術背包, 4 步槍彈匣袋, 5 多功能快拔手槍套, 6 防毒面具袋, 7 電臺袋,8 多功能收納袋, 9 手榴彈袋, 10 條形袋
3218浮力戰術背心,無疑是護航編隊V B S S任務裝具中最成功、最亮眼的一款!其是在海軍不滿足于當時VBSS任務裝具的競標產品,最早批量裝備第9批護航特戰隊員。對于人民海軍VBSS任務裝具愛好者來說,3218浮力戰術背心可謂明星裝備。
3218浮力戰術背心采用1000D尼龍材料制作,整體構型為傳統的前、后兩片式加兩側肋部固定片結構,并且在兩側肋部固定片上設有魔術貼,魔術貼開合面外表面又設有兩道“山”字形插扣固定,背心下端還通過尼龍扣連接了兩條簡易綁腿帶,與美國海軍VBSS人員使用的LBT(London BridgeTrading公司的簡稱,玩家們稱其為“倫敦橋”)2564A型浮力戰術背心的綁腿帶類似。
3218浮力戰術背心前、后片貼身面均設有孔狀透氣網,且前、后片貼身面都設有大口袋。這兩個口袋的袋口位于底部,袋口設有全長魔術貼。浮力板由袋口裝入后,將魔術貼粘貼封好袋口因為浮力板的質量較輕,所以這兩處的口袋采用倒口式設計,是比較精彩的設計。

官方網站上的3218浮力戰術背心正、背面效果圖
3218浮力戰術背心前、后片外表面也均設有大口袋,可塞入防彈板。這種設計對內部的浮力板也有一定的保護作用,因為浮力板中彈進水會影響其浮力系數。
3218浮力戰術背心的模塊等細節設計也非常精彩,該套裝具配有4個通用彈匣袋、1個地圖袋、1個水囊袋、2個通訊袋,共計8個模塊。4個通用彈匣袋均采用獨特的“口”字形插扣加魔術貼開合設計,又在袋蓋上縫制有“D”形環,這種設計便于使用者快速打開插扣,取出彈匣。筆者試過,不用其魔術貼(該魔術貼僅是毛面下端縫制在通用彈匣袋上,整體可折疊起來不用),僅用“口”字形插扣,只要輕輕壓動插扣座矩形框中的按鈕,“口”字形插扣就迅速打開了,非常便于取出彈匣。此外,較長的袋蓋使其可以裝入81式、88式、95式步槍等槍械配用的不同長度彈匣。4個通用彈匣袋底部均設有多個漏水孔,有利于使用者出水后的排水減重。地圖袋及其袋蓋表面的魔術毛面、鉤面可供粘貼八一軍旗圖案、部隊銘牌等標識。位于背心后片左側的水囊袋表面不僅設有可供組合模塊的MOLLE織帶,還非常貼心地設有兩個魔術貼扣,用于飲水管的固定。此外,飲水管口位于背心前片的右側,便于穿著者飲水。背心后片右側設有通訊袋,其大容量設計可以塞下多種型號的單兵/班用電臺。值得一提的是,該背心的肩墊部分不僅厚實舒適,還內藏有“山”字形插扣,供緊急救護時快速脫去背心。

位于通用彈匣袋上的魔術貼及“口”字形插扣特寫。該魔術貼僅是毛面下端縫制在彈匣袋上,整體可折疊起來不用
3218浮力戰術背心是我國海軍護航史上廣受官兵好評的一款VBSS任務專用背心,其服役解決了一直以來困擾我國海軍VBSS任務中遭遇意外落水時保證安全性和狹小艙室活動靈活性無法很好兼顧的問題,使海軍獲得了較為一流的VBSS任務裝備。

背心的肩墊部不僅厚實舒適,還內藏“山”字形插扣,供緊急救護時快速脫去背心
當然,在實際應用中3218浮力戰術背心也暴露出一些問題,例如背心的模塊過少,彈藥攜帶量不大;某些角度浮力方向不穩定;在未掛載裝備物資的情況下,浮力儲備不充裕。但是瑕不掩瑜!它對人民海軍VBSS任務裝具的發展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圖為筆者的海軍第9批護航編隊造型裝備。其中,筆者身穿自己收藏的3218浮力戰術背心,手持槍模為合法物

3218浮力戰術背心的簡化改進版。圖中可見,其彈匣袋進行了簡化改進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HQV901浮力背心是3218浮力戰術背心的繼承者。從第18批護航編隊開始,HQV901浮力背心廣泛裝備人民海軍各艦上VBS S任務分隊并參與了2015年的也門撤僑行動。
HQV901浮力背心主體由高強度防水、防撕裂尼龍布制成(模塊則由防刮耐磨布料制成),采用兩片式結構,通過背心兩側及肩墊的尼龍搭扣連接固定,具有一定程度的快拆能力,與06式防彈衣同屬重型防彈衣。
HQV901浮力背心由主體、護頸、護襠、模塊四大部分組成。其主體前、后兩側都設有MOLLE織帶,方便進行模塊的組合。護頸、護襠為可拆卸式,便于V BS S任務人員根據自身習慣選用。
模塊包括步槍彈匣袋、手榴彈袋、手槍彈匣袋、地圖袋、水囊袋等。除地圖袋、水囊袋為魔術貼開合式設計外,其余模塊均為魔術貼加按扣式設計。
為何說經典之后再無經典呢?因為HQV901浮力背心本身的設計并不出眾,甚至還出現了倒退化的傾向。
該背心是人民海軍VBSS任務中裝備量最大的裝具,也是最受爭議的背心。一方面,此款背心確實是針對VBSS任務而專門設計的,無論是浮力板、水囊袋還是特殊的尼龍搭扣式快拆開合等設計都是為VBSS任務服務的;另一方面,其重型防彈衣的整體構型過于臃腫,防彈板尺寸較大,導致使用者在艦船的有限空間內無法靈活運動。凡此種種,反而削弱乃至徹底失去了之前那些防彈背心設計的優點。某種程度上,護航編隊VBSS任務裝具的技術水平又退回到了早期,HQV901浮力背心成為一個加了快拆和浮力裝置的改進版06式防彈衣,3218浮力戰術背心的傳奇也未能在這一型號上繼續延續,令人感到不解和遺憾!

HVQ901浮力背心產品效果圖

身穿HVQ901浮力背心執行VBSS任務的人民海軍特戰隊員
由于海軍護航編隊批次諸多且裝具繁雜,所以針對某些裝具細節問題,有一定爭議。筆者就這些問題進行了一些探究,也希望廣大知情讀者反饋其中不足或錯誤之處。
一是在浮力背心裝備的情況下,0 6式攜行具和TAC戰術背心仍然被特戰隊員交替使用,只是不經常用于VBSS任務中了。例如,第25批護航編隊中著名的北大學生、女海軍陸戰隊隊員宋璽就裝備過TAC戰術背心,但同批次特戰隊員們穿著HQV901浮力背心。

圖為第25批護航編隊中著名的北大學生、女特戰隊員宋璽,她身穿TAC戰術背心

中俄“海上聯合—2019”軍事演習陸戰分隊軍事競賽中,海軍陸戰隊隊員使用XPC輕型載板戰術背心
二是盡管最初使用3218浮力戰術背心的是人民海軍陸戰隊雄獅旅,但根據海軍蛟龍突擊隊老兵回憶和微博相關信息,海軍蛟龍突擊隊也用過此款背心,僅是彈匣袋進行了簡化改進。在報道海軍蛟龍突擊隊的媒體中,有隊員使用3218浮力戰術背心簡化改進版的圖片,一些人誤認是QTS11單兵作戰系統背心。
三是3218浮力戰術背心共計有前后兩款,分別為原版和復制版。兩者用料、設計完全相同,只是復制版的浮力板為黑色(原版為白色)且無簡易綁腿和內置的水囊。

德軍VBSS人員使用了輕量化背心+浮領的裝具組合

左臂設有俄羅斯國旗臂章者是俄羅斯聯邦安全局VBSS人員, 他們使用了輕量化背心+腋下救生器的裝具組合
時至今日,人民海軍護航編隊仍然馳騁在印度洋的藍色波濤之上,VBSS任務裝具也幾經變化,然而差距和問題依舊明顯。相較于其他VBSS戰術強國40~50年的探索和經驗,我們在這方面,尤其是在VBSS任務裝具方面才剛剛起步。軍工設計者們對VBS S任務裝具輕量化、適水性等問題重視程度仍然不夠,人民海軍的VBSS任務裝具很大程度上無法與美俄歐等國“輕量化/超級輕量化快拆戰術背心”+“浮領/腋下救生器”模式相比較。更不用說對VBS S任務裝具上“模塊化浮力模塊”、“鏤空式織帶”、“激光裁剪”、“合葉快拆扣”等前沿設計的探索。當然,值得欣慰的是,近年來人民海軍某些單位針對VBSS任務背心又開始了新嘗試。在中俄“海上聯合—2019”軍事演習陸戰分隊軍事競賽中,海軍陸戰隊隊員使用了XPC輕型載板戰術背心,具有較好的使用效果。
“ 走向深藍,百年海軍。前路光榮,任重道遠!”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可以看到海軍特戰隊員們能夠身穿輕量、模塊化浮力戰術背心執行VBSS任務,在蔚藍深海書寫人民海軍路上的光榮一筆!在此,向遠在異國他鄉的護航編隊全體官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