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臨床最常見的原發性頭痛類型。從古至今,各個醫家對偏頭痛的發病原因皆認為主要在感受外邪、情志內傷、飲食不節、久病致瘀的基礎上造成肝、脾、腎等臟腑功能失調,風襲腦絡,痰濁阻滯,瘀血阻絡所引起。以下幾大穴位可以幫助緩解偏頭痛。
風池穴
位置:位于頸部,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按揉方法:雙手食、中兩指伸直并攏,以指腹按揉左右穴位,每次左右穴同時按揉1至3分鐘。
合谷穴
位置:以右手拇指內側(第一個指骨關節)橫紋,對準左手虎口(拇指食指之間的指蹼緣上),右手拇指下壓所按之處即是。
按揉方法:在按揉時,兩手可以交替按摩,用拇指屈曲垂直按在合谷穴上,做一緊一松的按壓,頻率為每2秒鐘一次。按壓需要有一定的強度,以穴位下出現酸、麻、脹的感覺為宜。體質較差的人,不宜進行較強的刺激。孕婦忌按摩合谷穴。
太陽穴
位置:位于耳廓前面,前額兩側,外眼角延長線的上方,兩眉梢后凹陷處。
按揉方法:雙手食、中兩指伸直并攏,以指腹同時按揉左右穴位,每次1至3分鐘。
率谷穴
位置:位于頭部,耳尖直上1.5寸。
按揉方法:分別以兩手中指指腹按壓在穴位上,按1至3分鐘,以患者頭痛有明顯減輕為度。
百會穴
位置:位于頭部,頭頂中心區,兩耳尖直上連線中點。
按揉方法:用右手叩擊百會穴,每次10下。
(摘自《現代家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