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歲的退伍軍人李劍飛,是海南東方市四更鎮沙村劍飛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人稱“地瓜王子”。沙地里不分季節大種地瓜,是他燒起的“第一把火”。
2009年5月,退伍不久的李劍飛正為如何擺脫貧困發愁,聽說有公司尋找地瓜貨源,他打起種地瓜的主意。
雖然沙地地瓜口感好,但不好種、產量低,他上網學習后,承包了120畝沙地。
沙地種地瓜產量低首先是因為灌溉難、存水難,海邊光照毒辣,很容易把地瓜苗曬死。李劍飛決定采用噴灌方式,既省水又利于地瓜生長;沙地施肥后容易下滲,肥不夠地瓜就長得跟草根一樣,李劍飛就開動腦筋將肥料混在水里搞水肥滴灌。
起初,李劍飛采用傳統的單壟、矮壟,后來改為1.2米寬的雙行大壟密種,既高產又方便。
第一年竟獲得豐收,畝產2000多公斤。首戰成功,李劍飛的勁頭更足了。
讓全村人一起致富是他燒起的“第二把火”。為整合分散的土地、資金和勞力,李劍飛牽頭成立合作社,目前地瓜種植面積已達4000畝,年產值3500余萬元。
村民也有了在家門口務工的機會。近年來,合作社每年臨時用工約2萬人次,工資支出400余萬元。
保質量、建渠道、打品牌,是李劍飛燒起的“第三把火”。他嚴把地瓜質量關,有蟲眼、品相差的劣等貨寧愿賤賣喂豬,絕不以次充好。
為與內地市場錯峰競爭,李劍飛將主要收獲期調整為每年3至6月。如今,他常年聯系的客商大戶有20來個,集中在長三角城市,地瓜供不應求。
李劍飛還通過參加農產品展銷會、主動讓利助力電商做線上推廣等方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
(摘自《山西農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