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陳曉

一場疫情,安靜了一座城。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大家都成了勇士,在“戰疫”路上守望相助,共克時艱,讓這個年過得更加“別聚”“疫隔”。
地處巴蜀咽喉地段的宜昌,是一個歷史悠久、人文薈萃的文明古城,疫情襲來,一場全民抗疫的戰斗立即打響。一條條抗疫戰線迅速鋪開,一張張防控大網迅速織牢,一個個抗疫故事逐一上演,一個個英雄人物躍然而出……在這場戰斗中,有這樣一群人——宜昌住建人雷厲風行,用忠誠擔當詮釋初心使命,為全面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了基礎,作出了卓越貢獻。
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引導培植必勝信心。疫情發生后,宜昌市住建局堅持黨建引領,做實一線防控。局黨組迅速吹響疫情防控“集結號”,黨組同志率先垂范、一線督導,普通黨員下沉防疫前線,以上率下、示范帶動,成立了應急搶險臨時黨支部、志愿隊。
市直系統275名干部下沉社區一線爭當“急先鋒”,自覺當好戰斗員、宣傳員、指導員、協調員、聯絡員,涌現了一批優秀典型,近10名干部一線遞交入黨申請書,展現了特殊時期黨員干部的凝聚力和號召力。此外,組織行業協會愛心捐贈,累計捐款4000余萬元、防護服9400套、口罩2萬多個、負壓救護車1臺及其他物資價值近200萬元。
這樣一群人下沉社區,隨著防疫防控形勢的不斷變化、工作要求的不斷提升,從最初在社區進出口測溫守控,到幫助社區進行樓道消毒,再到上門登記居民健康狀況,他們一步步深入前線。無論是寒風和雨雪中的露天守控、還是樓道消毒,民意社區里隨處可見他們忙碌的身影。
社區生活所需的物資團購開始后,下沉黨員的手上總是提滿了大大小小的塑料袋,里面裝的全是為居民采購的食材、藥品及生活必需的物資,有時為了特別難買的藥奔走多個藥店,他們無怨無悔,全心全意地扮演好社區志愿者的角色,這是宜昌住建人“柔”的一面。
既要全力以赴疫情防控,又要保障生產調度。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宜昌住建局不斷強化行業聯動,落實監管責任。及時印發通知,分行業分領域組織實施5個方面重點任務,突出指導協調物業服務、供水供氣及污水處理企業、建筑施工工地管控。城區184個在建工地、22個裝飾裝修項目嚴格停工管控,64個樓盤、80余家房產中介機構休市停業,432個物業小區、9個保障房小區、28家供水供氣企業嚴格落實防控措施、有序運行。
1月24日,宜昌啟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宜昌市住建局黨組立即吹響全市住建行業抗疫“集結號”,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毅任指揮長,迅速組織擺開決戰決勝的戰場,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
為集中收治更多被感染的患者或疑似患者,在市防控指揮部的統一領導下,市住建局立即反應,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袁慶華駐現場辦公,局建筑業科、加梯辦和裝飾站等單位同志組成專班成員,改建市二醫院腫瘤醫院和市一醫院康復醫院,打造宜昌版“火、雷”醫院。
這是一場與疫情的賽跑,一場不斷沖刺的馬拉松。經過150多名建設者日夜鏖戰,市二醫院腫瘤醫院改造2月9日完工,增設隔離床位234個,只用了5天時間;2月10日,市一醫院康復醫院開始改造,新增隔離床位104個。同時,分別用時48小時、36小時,提前建成了福建省第一批、第二批援宜醫療隊駐地共4個醫用通道建設,為“最可愛的人”筑起一道關愛通道。
2月20日,宜昌市新冠疫情防控指揮部辦公室向市住建局下達第58號調度令,要求在3月8日前組織完成市三醫院隔離病區改造工作,涉及2層樓、約2400平方米。時間緊、任務重,擺在面前的是完全不同以往的三道難題:施工部位鄰近高污染區如何防范風險?全市防疫嚴控狀態下施工人員集結和設備調運、物資采購處處受限如何破解?
事關全市防疫大局,宜昌市住建局黨組當即推動成立改造項目臨時黨支部、應急施工突擊隊等,一支以黨員為骨干的應急施工隊伍快速建成,參建各方迅速擰成“一股繩”,快速形成攻堅合力。
隔離病房改造一刻也等不得,該局立即抽調骨干優強企業共同組建援建突擊隊,選派新銳智環境藝術公司、中國葛洲壩一公司、湖北廣盛集團、湖北益通建設、湖北合聯監理五家優強企業盡銳出戰。
于是,這群人沒有片刻的猶豫便投身到戰場中去,全體黨員請纓全線出擊冒著被感染的風險,為保衛這座城市而戰,這是宜昌住建人“剛”的一面。
宜昌市住建局黨組書記、局長張毅堅持每日跟蹤督導三醫院舊病區改造進程,改造項目每天對施工信息中午快報、晚上日報。在這其中,涌現了一批抗疫“先鋒”。有的突擊隊員不顧疲勞,駐守現場,協調三醫院及時解決了防護用品等,迅速消除了施工人員的思想顧慮;有的隊員始終下沉一線,吃住在工地現場,全面協調參建各方和外部關聯關系;有的隊員帶領員工挑燈夜戰,第一個完成鋼梯安裝單項任務;有的隊員三進三出工地,精準破拆,為隔離改造裝修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3月1日,三醫院提前交付并投入使用,實際施工時間只占計劃工期的一半,8天時間,臨時黨支部率領黨員先鋒隊展現出令人稱贊的“住建速度”,交出了一份光榮的答卷。
疫情初期,該局建筑業科行業監管反應迅速,聯合市場質安站和裝飾協會,印發《關于新型冠狀病毒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提示函》,提出疫情防控工作六條要求,建立建筑工地疫情信息日報告制度。下發《關于建筑工地節后延期復工的緊急通知》,落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應急響應要求。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在抓面上管控的同時,宜昌住建局從2月下旬開始著手疫情影響下建筑施工復工形勢調研分析,分區分級分類分時有序推進城建項目復工。
為促進生產復工順利進行,宜昌住建局擬定復工審批流程及防控工作指南,研發復工復產審批和農民工實名制管理子系統,為搶先推進重點項目復工打下堅實基礎。建立片區包保機制,由黨組成員帶隊分區域、網格化服務項目復工,堅持“一企一策”,幫助企業爭取政策、解決困難。
該局全面梳理自建項目、代管項目和納入城區城建項目計劃的項目,細化開工復工時間表,對標對表,掛圖作戰。實行“日調度、周通報”,加強跟蹤督導,實時發布進展,持續提升項目計劃的權威性、引導性和影響力。組織開展明察暗訪,對推進不力、進展滯后的,依紀依規啟動問責程序。
此外,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筑業科先后兩次召開全市建筑行業視頻會議,邀請818名行業監管和企業負責人參會,壓實各方責任,推動企業開展復工準備,握緊企業復工之機。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利用網上審批、告知承諾制等措施,簡化審批事項、壓縮審批時限。
目前,伍家崗長江大橋等22個重點項目復工,預計一季度項目開工復工率60%,4月底一季度項目開工復工率100%,6月底投資與項目建設達到正常時序進度。
一腔豪氣貫日月,疑是長虹化雄鷹。我們不會忘記,總有人滿腔熱血主動請纓,逆向而行;總有人義無反顧,奔赴前線。“逆行”路上,宜昌住建人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初心,成為默默逆行的最美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