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曉菲
高速公路PPP項目的實施離不開資金籌集,PPP模式作為新型融資模式,可促成政府和社會資本的合作,獲得市場配套的完備資金。本文介紹了PPP模式的內涵和特征,并通過具體實例說明了PPP模式下,建筑企業參與高速公路項目投資的可行性因素分析供大家參考。
高速公路PPP項目建設對于資金的注投有較高的要求,與其他項目相比,高速公路建設所需要的資金額巨大,項目合作周期更長,在充分利用社會資本的前提下,項目建設容易產生收支失衡的情況,積極轉變思路,引入PPP模式增加政府公共部門和社會資本深度合作,充分發揮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的原則,能有效促使社會資本在市場運作機制中合理運行,提高項目建設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但作為建筑企業普遍缺乏投資理念和專業的投資風險識別體系,盲目從事與自身發展不相適應的、未來收益預期不佳的PPP項目,勢必會造成投資失敗,資金鏈斷裂,銀行貸款無法償還,甚至于破產的局面,如何科學合理的進行項目前期可行性分析,篩選優質項目,對建筑企業來說尤為重要。
為保證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領域項目順利實施,建設期間的資金合理化流轉,PPP項目管理模式應運而生,與其他管理模式相比,PPP項目引入社會資本參與,大大減少了政府投資負擔及風險。PPP模式是一種通過政府、社會資本共同簽署特許經營協議,明確彼此之間權責利益關系的現代化項目管理方法。在此管理模式支持下,資本合作融資模式得到了調整,是現代化的基礎性設施建設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投資模式。
PPP項目管理模式具有風險高、周期長、合同管理社會資本主導、資源利用效率高的特點。
一般采用PPP模式的項目規劃周期為10-30年,這種長周期的項目工程在項目招投標管理、資金籌措、施工規劃和正式實施中,都會面臨較高的風險問題。政府和社會資本通過簽署特許經營協議的方式,將建設項目交由社會資本組織實施和運營,政府在此環節中僅起到監督和監管的作用。PPP模式可有效利用社會資本的資金實力和信用籌措資金,避免政府在項目建設期間大量資金投入,降低政府負債,保證工程項目的建設質量。
首先要分析梳理企業的業務方向,根據企業自身的性質特點確定參與領域,按照企業的市場定位、資源優勢、現金流等多項原則,對重點項目進行細篩梳理,分層次、分重點的主動跟蹤,精準發力。項目追蹤過程中充分調動工程、經營、財務等各項資源,必要時尋求第三方專家協助跟蹤談判,努力爭取優質項目,實現較高利益。
投資項目的決策往往都依據財務分析,通過預測分析該項目的現金流量情況、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可以選出合適的財務方案、技術方案,獲得最佳的經濟效果。建筑企業參與高速公路PPP項目一般情況下需要重點關注的投資指標有: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項目動態投資回收期3個強制性指標和項目財務凈現值一個參考性指標。
資本金財務內部收益率屬于融資后的分析,考慮到了項目的資金來源,項目資金由項目資本金和債務資金組成,在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出中包括了還本和付息。所以此分析是考慮了融資的情況下,判定投資人對投資獲利最低的期望值,即最低可以接受的收益率判定。
財務內部收益率是判斷項目是否可行的指標,是融資前的分析,不考慮融資及融資成本時的收益率,在現金流量表中不包括借款的還本和付息,主要是用于評價這個項目理論上的可行性。
項目動態投資回收期是反應項目投資回收能力的重要指標。動態投資回收期克服了傳統的靜態投資回收期不考慮貨幣時間價值的缺點,即考慮時間因素對貨幣價值的影響,使投資指標與利潤指標在時間上具有可比性條件下,計算出投資回收期。

財務凈現值是反映項目在計算期內獲利能力的動態評價指標。擬建項目按部門或行業的基準收益率或設定的折現率,將計算期內各年的凈現金流量折現到建設起點年份 (基準年) 的現值累計數,是企業經濟評價的輔助指標。當財務凈現值大于或等于零的時候,它表明項目的盈利率不低于投資機會成本的折現率,項目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而當財務凈現值為負值時,項目在財務上不可行。
下面以某國企參與的某條高速公路PPP項目為具體實例,進行可行性分析。
某高速公路是《國家公路網規劃(2013-2030年)》中的G2京滬高速聯絡線,也是京津冀核心區域相互聯系的一條重要高速干線。路線全長約12.508km,雙向六車道,有互通立交2處,服務區1處,收費站2處,特大橋1座,大橋2座,橋梁占比35%。項目采用“PPP+BOT+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模式實施,當地高速集團與社會資本共同出資組建項目公司,出資比例為5%:95%;該項目建設期可獲得7億元國家補貼,3億元市級補貼;總投資31.65億,運營期(收費期)為25年。
此項目就是利用民間資本暨PPP項目推介會為契機,社會資本組成營銷小組,就推介會上介紹的PPP項目進行積極對接聯系和各種渠道的信息收集,經過對多個項目跟蹤研究篩選出一部分項目,并按輕重緩急來開展工作,最終將此高速公路PPP項目作為重點跟蹤優質項目,主要原因如下:
(1)政治性項目:此條高速公路不但是國家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京津冀核心區域相互聯系的一條重要高速干線,區域具有較大的經濟發展潛力,項目功能顯著,并且帶有政治色彩的項目將會為項目建設實施增加綠色通道。
(2)戰略性項目:該項目是當地第一個高速公路PPP項目,是當地交通運輸委員會及項目所在地政府的重點建設項目,將能為公司屬地化發展、區域化布局帶來重大影響。
(3)關注度高項目:該項目2018年11月份準備資格預審,參與項目推介會的企業40余家,包括部分意向貸款金融機構,競爭非常激烈。本項目采用兩階段招標,資格預審采用合格制,投標階段競爭報價,包括工期、可行性缺口補貼報價等。
(4)風險可防范項目:對本項目運營收益預期風險、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支付風險、融資風險、項目合法合規性風險均進行了風險評估及防范措施。 社會資本委托專業機構對本項目進行了實地0D調查,出具的詳細報告充分評估了項目可行性。項目所屬地方經濟實力雄厚,同時項目納入財政部PPP項目庫,對政企雙方均有強力的約束和監管,原則上可以如期支付政府可行性缺口補助資金。融資貸款以項目公司為主體,本項目為經營性收費公路項目,以項目經營收費權質押等方式向銀行貸款,且本項目貸款額度較低,同時項目處于經濟發達的地區,金融市場區位優勢明顯,預計可順利實現融資落實。本項目“兩評一案”已經批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已獲得交通部批復,具備了PPP項目招標的基礎條件。
(5)效益顯著性項目:本項目采用PPP模式投資,在具有政府約定年度可行性缺口補助的條件下,投資效益較為顯著,且投資風險可控,具有投資價值。社會投資人按施工總承包模式負責工程施工,有利于拉動基建主業,提升主業當期收益能力和收益水平,符合企業整體發展戰略。根據企業自行制定的評價指標基準值計算,分析各項指標均滿足投資指標要求,決策參與此條高速公路PPP項目投資。
項目于2019年3月19日獲取中標通知書,項目的中標意義巨大。本項目不僅是某市的第一條高速公路PPP項目,也是公司在當地區域發展的開拓性項目;該項目的順利實施,可以充分體現該企業在PPP模式下的融資、管理、施工等各方面能力,公司在當地的PPP項目品牌也將深入人心,為后期當地項目開發打好堅實的基礎,并且通過該項目公司可以培養一批PPP項目管理的專業人才,同時在當地可或得一定的社會資源網;從而為企業更好的滾動開發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以上案例說明PPP模式下建筑企業參與高速公路項目投資需要進行可行性分析對項目篩選、跟蹤及最終獲取投資資格具有重大意義。
綜上所述,PPP項目的開拓需要結合企業的發展需求,投融資能力,同時,也需要結合政府方的需求與支持能力,成功的PPP項目是體現政企雙方互惠互利,協作共贏的合作模式。對此,相關領域的工作人員在進行項目組織規劃和招投標管理中,明確投資重點考慮因素,對項目進行精準跟蹤、篩選,在PPP模式下推進項目建設順利進行,以獲取更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