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睿
摘 要 如今,隨著我國建筑工程的快速發展,在建筑工程行業中,場地布置設計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對每一項工作都有重要的意義對工序性工作的控制,同時關系到整個工程的質量。主要是在與業主進行施工前期交流時,業主對設計者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效果是否滿意起到很好的作用,常常取決于設計者對場地理論分析和場地綜合性的布置、控制的能力如何。文章講述了場地設計的概念、科學依據和理論知識,指出了場地分析是建筑設計中的不可缺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對建筑場地設計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望對以后建筑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 LID理念下;民用建筑;場地設計
引言
在我國快速城市化進程中,洪澇災害、水資源短缺、水質污染等水環境生態問題日漸加重,因此如何合理地控制與利用雨水資源,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目標,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是我們目前面臨的根本問題。為此,我國掀起了以低影響開發為核心理念的海綿城市建設熱潮。場地是雨水進入水循環開始的地方,是雨水管理的源頭,是實現海綿城市建設的基礎,并且場地設計是建筑設計的開始,隨著海綿城市試點城市的建設,低影響開發理念與建筑場地設計相結合,是今后可持續場地、生態化場地設計的主流[1]。
1LID理念下的民用建筑場地設計的特點
民用建設場地規劃設計主要針對學校、民用住宅、商城、辦公樓、劇院及博物館等一系列建設場地。因此其場地上級是一項綜合性、多學科的工作類型,作用在于解決民用建筑施工布局的不同矛盾問題,期望以此來取得良好的場地布局效果。因此其本身具備較強的地方性與政策性,且不管是工業建筑還是民用建筑,目前都是以國家方面的政策方針為準。場地設計的過程是由設計師主觀對客觀的真實反映,同時也是民用建筑施工建設的重要依據,一旦實施場地設計,則必然需要經歷長期的過程,因此場地設計本身具備一種超前的意識及靈活特性。在內容上場地設計具體包含了現狀條件分析、整體布局、交通規劃、豎向設計、管線鋪設、環境綠化及技術經濟等幾個方面,并且還包含建筑物外在形象、功能功用及與環境的關系等等[2]。
2LID理念下的民用建筑場地設計
2.1 基于低影響開發理念的室外排水管網設計
盡量控制雨水排放量,實現雨水回收利用,在室外雨水管網布置上,主要需要改造提升的是雨水的排出和利用方式,將以前的單一雨水快速排出改變為使雨水能夠實現重新利用的模式,在設計上把從前只能通過管網排出的設施升級為在排出的同時還能使得綠地得到澆灌的設施。①從傳統雨水快排模式轉為新型的雨水回用模式。②雨水排放管網布置與綠地相結合低影響場地雨水管網的布置應該最大限度地使用開放系統,從而使得新的模式能夠完全取代單一的快排模式。為了減輕排水管道的壓力及降低排水對管道的依賴、削減雨水徑流量、凈化水質,在排水的過程中,有必要利用草地等來輸送雨水的徑流量,使得雨水的滲透更加的充分。
2.2 管線設計方面
管線方面的設計要求具體包含如下內容:①管線敷設包含了地下敷設和地上敷設兩種。要求優先采用地下敷設的方式,在具體操作上,要求敷設的管線處于消防車下,必須能夠承載消防車荷載。而地上敷設管線則要求必須滿足消防車輛通行要求,不可妨礙普通車輛及行人的正常活動。②地下管線走向需沿著道路及主體建筑平行布置,并要求適當集中,盡可能減少轉彎,管線與道路間盡可能少交叉。③管線敷設需避開土質松軟區域、地震斷裂帶、沉陷區及地下水位較高區域等等。④當工程管線豎向位置存在矛盾時,要求壓力管線避讓重力自留管線、可彎曲管線避讓不易彎曲管線、分支讓主干、小管讓大管、臨時讓永久等等[3]。
2.3 綠化及景觀設計
景觀設計在民用建筑場地規劃設計中是不可缺少的一環,在景觀規劃設計中需要對現有的建筑物、道路等多方面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景觀設計需要充分利用場地現有條件,并且還要考慮到居民的實際需求。場地中標高較高的位置,可以在此處設置涼亭或觀景臺;在地勢較低的區域可以設置噴泉等水景小廣場;老年人行動較為不便,休閑活動區就行該設置在相對平坦的區域;兒童休閑娛樂區域就要做好對周邊環境的控制,避免對兒童造成不利影響[4]。
2.4 建筑布局方面
具體要求應當符合以下方面規范:①建筑間的距離需符合建筑設計的防火規范、天然采光需求等;②建筑日光照射標準要必須按照當前國家標準《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的相關規定來進行設計;③一半以上的臥室相對宿舍而言,要求應當與住宅空間一樣享受日光照射標準;④托兒所、幼兒園等要求在冬至日需獲得大于或等于3h標準的陽光照射;⑤一些頻繁出現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災害的地區,要求其建筑布局必須嚴格依照當地所辦法的安全標準來執行;⑥建筑的整體布局要求基地內的車、人、物等相互之間實現合理分流,同時需要嚴格預防干擾,要保證利于緊急情況下人員與車輛的疏通,主要是針對一些災情;⑦結合當地地域性氣候特點進行建筑布局;⑧將屏蔽噪音、阻擋噪音融入建筑布局當中;⑨必須符合相應的衛生標準[5]。
3結束語
用創新的思想對建筑場地進行設計,以滿足新建筑的功能要求,用創新的設計精神對建筑場地進行設計布置。這樣可以保護建筑場地的自然環境,系統合理的對社會環境及人為環境協調設計,使土地能夠得到合理的利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讓土地利用達到最佳的狀態。
參考文獻
[1] 李新亞.李劍峰.建筑選址及場地設計與建筑節能設計構建[J].四川水泥,2017,(10):98.
[2] 楊愛宏.淺談民用高層建筑的消防登高面與登高場地的設計[J].大科技,2018,(20):325.
[3] 潘驕智.民用建筑總圖場地設計常見問題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7,(20):49.
[4] 伍蒙蒙.民用建筑總圖中場地豎向設計要點[J].現代物業(中旬刊),2018,(6):96.
[5] 王穎.淺析工業總圖運輸設計與民用建筑場地設計的關系[J].四川建材,2018,40(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