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安明
摘 要 本文通過對住宅工程項目混凝土墻、板預留洞口封堵防滲漏術措施進行分析和總結,形成了質量較為可靠施工工藝,以期為同類工程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預留洞口;防滲漏;工藝
住宅樓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因施工放線等施工需要,需在墻板上設置預留洞,施工后期預留洞口必須進行防水封堵,如果封堵質量不佳,則很容易產生滲漏隱患,致使返修率增高、小業主投訴率增高,為確保預留洞口的封堵質量,解決在封堵過程中預留洞口的滲漏問題,施工現場進行了多方面的質量控制嘗試,現形成如下總結。
1工程概況
我管理部承建的某住宅項目,預留洞口較多,工程后期該洞口需進行封堵,預留洞口主要為:①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主要留置置在管道井、廚房、衛生間、陽臺樓板面、剪力墻面上預留的洞口。②在主體結構施工過程中因施工測量放線需要在樓板面上預留的定位放線洞(上口250×250mm,下口200×200mm)以及運輸混凝土的泵管洞(上口250×250mm,下口200×200mm)。③在主體結構施工時懸挑腳手架挑架時預留在剪力墻上的用于穿工字鋼洞口(150×250mm)。
2工程特點、重點及難點
在住宅工程施工過程中,二次處理的廚房、陽臺、衛生間等處的預留洞口及剪力墻外墻洞口的封堵防滲等問題是影響施工質量的通病,并且由于業主的投訴較多,導致后期返修不斷,對企業的口碑及成本產生嚴重影響,因而成為急需解決的質量問題。經過對現場的不斷研究分析,發現預留洞口產生滲漏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①洞口清理不到位,混凝土與先前混凝土粘接不牢;②施工材料、方法不佳;③洞口封堵工序質量控制不嚴。由于本工程建筑體量大,層數高、戶室多,所以相應留置的洞口較多。每層剪力墻及頂板上留置的洞口數目多達數十個,且其位置、大小各不相同[1]。
3施工準備
材料準備:(選用材料的規格、品種應符合設計及相關規范的要求)。
(1)主要材料。鋼管、扣件、可調節支撐、15厚木模板、木方、水泥、商品混凝土(有抗滲要求)。
(2)主要工具。小推車、鋼鏨子、卷尺、鐵抹子、木(鐵)錘、鐵絲、線錘、鐵鍬等。
(3)施工條件。安裝單位的水電管道安裝完成或不再使用的預留洞口在查驗確認后方可封堵;預留洞口的防護蓋板在洞口底板支設完成后方可拆除,以確保施工的操作安全。
(4)勞動力準備。由于洞口封堵時涉及的分部較廣,質量、安全問題較多,為加強管理和監督,保證施工進度,勞動力安排以3人為一組,可根據洞口數量予以調整,并整合現場資源,合理安排工序,保證工作效率根據施工總進度要求分區段施工。
(5)技術準備。①熟悉施工圖紙(結構及建筑圖紙); ②施工前由管理部安全、技術人員對施工班組進行安全、技術交底;③加強施工過程中的技術指導及跟蹤,重點控制施工質量。
4放線洞、泵管洞封堵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基層處理→植筋→支模→洞口邊處理→混凝土澆筑→混凝土養護→模板拆除→板底打磨
(2)基層處理。對放線洞、泵管洞統一進行清理,預留洞口處的混凝土殘渣及松散石子剔鑿后并用水沖洗干凈。
(3)洞口植筋。在預留洞口內進行植筋,鋼筋為ф6@80,
且外留長度不小于10cm。
(4)模板支設。支設模板時用適宜長度的鋼管進行支撐頂部位置加設可調節支撐且可調支撐外露長度不大于30cm,底模與樓板縫隙應貼合嚴密,嚴禁采用鐵絲吊模,防止漏水。
(5)洞口處理。洞口內壁剔鑿沖水完畢后,混凝土澆筑前用同混凝土配比的減石水泥漿涂抹洞口周邊的接茬部位。
(6)洞口封堵。洞口處理完畢后,用細石抗滲微膨脹混凝土(標號高于洞口周邊混凝土一級)澆筑,澆筑時采用分層澆筑法,具體做法:首次澆筑應澆筑至樓板厚度的2/3,用短鋼筋等工具插搗密實,待混凝土形成強度后,做蓄水實驗,經檢查無滲漏后,方可進行面層混凝土澆筑并抹壓平整。
(7)養護。澆筑完畢后,應在2h以內加蓋塑料薄膜,并及時澆水,澆水次數必須保持混凝土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不少于7天。
(8)模板拆除。當澆筑的混凝土強度不小于設計強度標準值的50%后方可拆除底模(現場強度回彈為準)。拆除模板的順序與安裝模板順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模板拆除后材料及時清理運走,并對模板涂刷脫模劑以便周轉使用,并及時對澆筑時產生的錯臺等質量缺陷進行修理。
5工字鋼預留洞封堵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懸挑型鋼洞口清理→剔鑿鑿毛→支設模板→灑水濕潤→澆筑混凝土→涂刷聚氨酯。
(2)懸挑工字鋼洞口的垃圾殘渣的清理。
(3)懸挑工字鋼洞口清理干凈后,用電錘對洞口內壁進行鑿毛,用空壓機將雜物吹凈。
(4)在混凝土澆筑施工前對洞內進行噴水濕潤,使工字鋼洞口濕潤。
(5)剪力墻洞口外側用木模板支設密實,內側用200mm高的木模板固定,留置50mm高的進料口加工成漏斗型小口,用細石抗滲微膨脹混凝土(標號高于洞口周邊混凝土一級)澆筑,且一次不宜澆筑過多,并應邊澆筑邊振搗密實(特別是上口處的混凝土),待混凝土拆除模板后對上口多余混凝土剔鑿清理[2]。
(6)在封堵洞口的外側涂刷1.5mm厚聚氨酯,每邊超出洞口邊沿5cm。
6廚衛等處預留洞封堵操作工藝
(1)工藝流程?;鶎犹幚怼!纯谶吿幚怼炷翝仓炷琉B護→模板拆除→蓄水實驗→板底打磨→翻邊處理。
(2)基層處理。對衛生間預留洞口統一進行清理,預留洞口處的混凝土殘渣及松散石子剔鑿后并用水沖洗干凈。
(3)模板支設。支設模板時用適應長度的鋼管進行支撐頂部位置加設可調節支撐且可調支撐外露長度不大于30cm,底模與樓板縫隙應貼合嚴密,嚴禁采用鐵絲吊模,防止漏水。
(4)洞口處理。在洞口混凝土剔鑿沖水完畢后,混凝土澆筑前用同混凝土配比的減石水泥漿涂抹洞口周邊的接茬部位。
(5)洞口封堵。洞口處理完畢后,用細石抗滲微膨脹混凝土(標號高于洞口周邊混凝土一級)澆筑,澆筑時采用分層澆筑法,具體做法:首次澆筑應澆筑至樓板厚度的2/3,用短鋼筋等工具插搗密實,第二天待混凝土終凝后,在洞口內涂刷一道1.5mm厚的防水抗滲試劑(俗稱:水不漏),并進行蓄水觀察,是否有滲漏現象,如出現滲漏應立即鑿除第一道澆筑的混凝土,再重新進行混凝土澆筑,重復蓄水觀察,直至不滲漏后,方可進行面層的混凝土澆筑,混凝土澆筑完成后應壓實抹平。
(6)混凝土養護?;炷翝仓戤吅?,應在2h以內加以覆蓋塑料薄膜和澆水,澆水次數應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夠的潤濕狀態,養護期一般不少于7天。
(7)模板拆除。當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的50%方可拆除底模(現場強度回彈為準)。模板拆除后材料及時清理運走,對模板涂刷脫模劑以便周轉使用,并及時對混凝土缺陷進行修整。
(8)蓄水實驗。混凝土養護完成,在澆筑完成的洞口周邊用防水砂漿做5cm寬、5cm高矩形翻檐(也可用防水混凝土),并在翻檐內蓄水。24h后觀察是否有滲漏現象,如有滲漏現象則需對此洞口進行修復,如無法修復時應剔鑿重新澆筑,澆筑工藝同上,直至合格為止。
(9)板底打磨。模板拆除后應檢查板底混凝土的密實度及平整度,對接茬錯臺處進行剔鑿、打磨處理。
(10)表面清理。清理表面灰塵和垃圾。
7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過程中安排專人跟蹤檢查,上道工序檢查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確保施工質量。對于檢查過程中未按照交底要求的施工現象堅決制止,確保工程質量。
(2)根據圖紙及設計要求對有防水要求預留洞口澆筑完成后進行蓄水實驗,蓄水高度20mm以上,蓄水時間不少于24小時,且澆筑部位必須達到不滲漏。
8社會效益
(1)通過墻板預留洞口防滲漏質量控制方法的成功應用,工程質量達到了預期效果,減少了因樓板預留洞口防滲漏的返修費用,降低了成本。
(2)成功解決了墻板預留洞口防滲漏的質量通病,提高了工程質量水平增強了結構的耐久性,降低了顧客的投訴率。
9結束語
本工程通過墻板預留洞口防滲漏質量控制的策劃,再到施工過程中方案的實施及工藝的不斷改進,最后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施工工藝,取得了理想的效果,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成本,可為后期同類工程的施工提供經驗。
參考文獻
[1]《建筑施工手冊》編委會.建筑施工手冊[M].5版.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3:217.
[2]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