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肖
摘 要 本文針對市政工程道路施工管理進行了深入探討,結合市政道路施工的特點,重點分析了市政道路施工的質量控制的難點和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些提高質量管理水平的建議。
關鍵詞 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防范措施
我國基建工程經過多年的發展,不管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管理上都比較成熟。但是城市的交通問題隨著城市居民的增多,出行車輛的增多,呈現出越來越突出的趨勢,再加上石城道路工程的施工環境復雜、施工的工期又比較長,因此在施工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1市政道路施工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工程分包問題
工程分包有著很大的利益的空間,再加上在建筑的市場中對于分包有明確的規范的管理制度,一些建筑單位為了在施工的速度和個人的利益出發,實行了工程分包,甚至不僅僅是一級分包。還有一些單位壟斷了工程發包的。在這種情況下,對于總包的單位來說,不能夠對施工現場進行統一的管理,造成了材料上和人力資源上的浪費。對于市場的工程造價來說,工程分包抬高了工程造價,與工程預算的結果相差甚遠。
1.2 質量管理意識不強
在市場經濟下,施工單位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為了節約成本獲得價格上的競爭優勢,不是的施工企業只關注與施工進度的完成,而對施工的質量沒有太大的重視,質量的監督和管理也只能依靠質量員和監理以及甲方的監督,但三方并不能對所有的工程質量做到緊密的把關,所以建筑質量存在很大的隱患[1]。市政工程作為我國重點工程項目,雖然在工程的質量上有有了足夠的重視,不管是在施工團隊的選用、管理人才的篩選上都有了嚴格的要求,但是由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工期緊,工作量大,導致在實際施工中對于相應的施工標準執行得不徹底,從而降低了施工的質量。
1.3 材料管理不完美
市政工程在建設的過程中,材料都是由建材公司經過長時間的運輸才抵達施工現場使用的,而這個過程中有著很大的操作空間,因此,需要施工人員進行嚴格的驗收工作。但是很多施工人員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潛意識的認為企業采購的材料不會出現問題,因此在驗收的過程中僅僅走個形式。再加上一些施工施工人員對屬于材料隨意放置,使材料出現變形或者是性能受損的情況。
2防范市政道路中質量管理問題的對策
2.1 施工前的質量控制
施工前的質量控制可以分為三個步驟,一是測量控制,二是原材料控制,三是半成品質量控制。其中測量控制主要是對石城道路工程的各項數據進行詳細的復查工作,確保工程項目中的誤差在允許的范圍之內。原材料控制主要是對原材料的購買、驗收進行嚴格的控制;半成品的質量控制主要針對的是原材料的成品,也針對材料的半成品,都需要在材料進場之前,對材料的數量和規格以及質量合格標準進行詳細的檢查,對于特殊的材料,可以請專業的驗收人員進行材料驗收,只有驗收通過后,才允許進場。
2.2 施工過程中的質量控制
施工過程的控制主要有幾點,一是路基的質量控制,二是回填質量控制,三是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具體如下所示:
(1)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挖方路基是市政道路施工的開始,也是質量控制的要點,在施工的過程中,要嚴格地按照設計方面的要求,遵循坡度和橫斷面的施工方案,由上到下進行挖掘,不能多挖或者是少挖。同時在挖掘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給排水工作的影響,雨水、地下水都有可能造成道路邊坡的坍塌。另外,路基在施工的過程中,底部會預埋管道,需要嚴格的控制標高問題,將標高控制在允許的誤差范圍之內,防止以后道路的使用中出現下陷的情況。
(2)回填質量控制。回填土的質量控制對道路的質量有著很大的影響,如果回填出現問題,很容易造成道路沉降不均,進而導致道路出現裂縫或者是下陷的情況。一般來說,只有采取相同類型的土質才能夠和原有的土壤契合,保證道路的質量。在回填的施工過程中,首選需要注意的是清理雜物,保證路基的干凈整潔,不存在其他的雜物。在回填路基碾壓上,要先輕壓,后重壓,施工位置上要先兩側,后中間,這樣不僅能夠保證施工的質量,而且也更加的美觀。
(3)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混凝土路面的質量控制主要分為三步,一是材料的攪拌和運輸,二是材料的攤鋪,三是材料的碾壓控制。材料在攪拌運輸中需要嚴格的控制材料的配合比和材料運輸的時間。在攪拌的過程中,還需要嚴格的控制材料的攪拌溫度。材料的攤鋪控制主要是要保證材料在攤鋪過程中的穩定性,做到緩慢而又均勻,連續而又不斷的攤鋪作業。另外在攤鋪的過程中,要對攤鋪的厚度和平整度、寬度和橫縱坡等進行檢查,確保攤鋪的平整。材料的碾壓控制一般有出壓和復壓以及終壓三道程序,在攤鋪完成后立刻進行碾壓工作,碾壓的過程中但遵循高溫、緊跟、慢壓、低幅、高頻的原則。碾壓完成要進行及時的維護和保養工作[2]。
(4)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市政道路施工是一項工期復雜的工程,在這個過程中存在很多的質量和安全的隱患,僅僅依靠質量員和其他監管單位的質量管理是不夠的,需要加強施工人員質量監督意識。所以,為了保證每一道施工工序的安全和質量,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監督和管理制度,規范現場的施工制度和施工要求,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意識,完善工程的監督制度,監督和制度結合,達到和諧文明的施工環境。
(5)加強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市政道路工程是直屬于政府規劃并建造的,但是由于人員的問題,以及建筑行業的一些通病,不可避免的需要進行分包施工作業,建層層分包的制度下,很難保證工程的質量問題,所以政府加強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監督力度,對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的質量有著積極的意義。另外,建筑行業單一的質量監管模式很難適應建筑行業突飛猛進的發展態勢,也對工程的監管顯疲憊之態。所以,僅僅依靠質量監督機構和項目的質量管理人員,很難對項目的質量進行嚴格的控制,政府可以根據現有的情況,除了加強監管力度,也要建立集體質量監督機制,只有大家都意識到質量的重要性,并時時刻刻進行監督和管理,工程的質量才能得到保證。
3結束語
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質量,不僅關系到施工的工期,也關系到道路工程的使用壽命,還關系到建成道路的使用情況和道路的通行。因此,在施工的過程中,要不斷地優化質量管理工序,強化質量生產意識,完善質量監管制度,保證市政道路的質量。
參考文獻
[1] 王振南.市政道路橋梁施工管理中存在問題及防范措施[J].科技與管理,2012,(6):75-76.
[2] 李靜,李江紅,王迪.市政道路橋梁工程的施工管理措施[J].科技與企業,2013,(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