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華
摘 要 本文結合宣州的實際情況,分析了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工作的成效和具體做法,希望能夠通過分析,保障后續當地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工作的質量和效率,為有關部門提供合理參考。
關鍵詞 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宣州區
引言
宣州區屬于我國傳統的農業發展區,位于安徽省占地面積共2533平方公里。由于處于皖南丘陵和長江中下游平原中間的過度區域,地勢具有西南高東北低的特點,同時地貌復雜,也具有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等特點,年均降雨量適中,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1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現狀
自“十二五”以來,宣州區總共解決了38.59萬人的農村人口飲水不安全問題,達到目標人口的90%以上,同時水利部門還加固了中小型病險水庫30余座,占當地所有水庫的85%以上,中小河流防洪治理工程的全長也達到了103km,區內重點小農水利項目的建設工作也受到了重視。尤其是在2011年以后,宣州區全面開展以農村的塘壩擴挖、河溝改造、灌區配套等工作為主的水利設施升級改造和小型農田水利建設工作。經過努力,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已經得到了完善和鞏固,農業綜合水平以及抗災能力得到了顯著提升[1]。
2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成效
2.1 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
宣州區的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的建設成效可以分為兩個方面進行闡述,一方面是2011年宣州區在年度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工程中的投資量達到了1880萬,工程范圍涉及文昌鎮、沈村鎮以及楊柳鎮三個重點縣,相關的工程中具體措施為清淤整治、農渠和農溝共14條,全長17.2km,同時工程中還清淤整治了排水干溝6.5km共三條。此外,新修建了32條新渠道和排水溝,全長達到13.1km。同時還新建了一個能夠高效節水的蔬菜種植大棚,中央財政資金撥款800萬元,地方配套資金500萬元,區財政配套資金200萬元,同時還有當地群眾自籌等方式獲得的資金382.12萬元,共計投資1882.12萬元。在實施的過程中,當地灌區的灌溉面積基本恢復至了2.45萬畝,年增供水能力達到了464.6萬m?,灌溉率更是得到了顯著提升,由50%提升至了90%。統計表明,宣州區的實際新增灌溉面積增產量已經達到了236萬kg,而改善灌溉面積的實際增產量也達到了306.1萬kg,該項目的落實和發展為宣州區帶來了較大經濟利益,在新增農產品生產能力方面,多年的平均效益達到了308萬元。
另一方面是在2012年宣州區追加的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專項資金,相關工程位于宣州區的楊柳鎮,工程中主要包括的內容為10處改造塘壩、7座攔水壩等,總共完成土方量16.21萬m?,工程總共砌石1.1萬m?。該項目落成后,小型農田水利項目區內的實際管概率達到了90%,排澇工作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效果。
2.2 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工程
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高標準建設重點縣工程首先是在2013年,在養賢鄉等三個行政村展開落實,在該工程中有關部門總共投資了2502.7萬元高標準農田2.08萬畝。在項目落成之后,宣州區的農田灌溉率達到了85%,且高效節水灌溉工程也符合了我國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標準的要求。當地的糧食作物水分的生產率也得到了顯著提高,當年宣州區的農業生產年均灌溉效益就達到了182萬元,減少了62.4萬元的內澇損失。
其次是在2014年落實的高標準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工程,該工程位于沈村鎮,投資2501.5萬元,項目建成后當地的農田灌溉保障率達到了85%,促使項目區內的農業生產區年平均灌溉效益達到了177.63萬元,減少了60.90萬元內澇損失。最后是2015年的重點水利建設項目,在貍橋鎮內落實,包含東陽和南湖兩個行政村,共建設了2.06萬畝的高標準農田。在項目落成之后,當地的農作物產量增加了10%,且年平均內澇損失也減少了61.08萬元。
3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主要做法
3.1 加強組織領導和相關工作部門之間的配合與協調
為加強宣州區內各部門之間的配合程度,當地區政府成立了參與項目各部門和工作人員組成的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工程建設領導組,責任落實到人,由專門的工作人員深入項目工程現場開展工作,形成了良好的項目建設局面。
3.2 提高相關工作宣傳力度
宣州區通過加大宣傳力度的方式有效調動起了當地群眾的熱情,群眾的配合是保障落實效率的關鍵,因此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工作人員與當地的電視臺等媒體部門協調,引導群眾積極參與項目落實和管理相關的工作,共同推進項目落實工作。
3.3 規范化管理工作保障工程的實際質量
宣州區的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嚴格地執行了法人制度等管理制度,主要目的在于通過規范項目施工流程,保障工程的實際落實質量,宣州區的工程完工后嚴格按照政府規定的驗收方式展開工作,有效減少了不合格工程的產生。
3.4 集中整體的開展項目建設
在項目落實的過程中,宣州區重視集中治理,以形成高標準農業生產基地為目標,因此項目落實過程中,工作人員保障項目在標準框架內展開,嚴格按照統一規劃的原則進行管理。
3.5 建立完善的運行管護機制
在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的建設過程當中,首先在項目區所在地設立了水利村主任,其次是結合項目落實的實際情況制定了工程管理等相關規章制度,最后是不斷在項目落實的過程中完善了村級水管員的考評機制,有效達到了穩定宣州區基層水利管理人才隊伍的目的[2]。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宣州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過程中,使用的主要方式以加強各部門之間的配合為主,同時利用提高宣傳力度、規范工作方法等方式,有效保障了相關項目的繼續落實和發展,取得了顯著的建設成效。
參考文獻
[1] 花建華,花從瑋.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科技風,2020,(13):198.
[2] 麻永貴.小型農田水利工程運行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工程技術研究,2020,5(5):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