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繼榮,秦 愚,許 輝,王海帝, 吳天曈
(1.中核運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海鹽 314300;2.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浙江 杭州 310027)
2015年,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9號文”),提出了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和基本原則,指出了形成主要由市場決定能源價格機制的目標[1]。新一輪的電力體制改革以來,浙江省積極推進、踐行電力市場化改革,成為第一批8個現貨市場試點之一。在9號文及其配套文件的指導下,浙江省發布《浙江省電力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提出了浙江省電力市場建設路徑和階段目標,目標是建立以電力現貨市場為主體、電力金融市場為補充的省級電力市場體系[2]。
在浙江省初期市場建設階段中,市場參與主體包括省內各類統調煤電、水電、氣電、核電機組和計劃內外來煤電、水電、核電機組[2]。核電機組是一種清潔高效電源,運行維護成本和燃料成本較低,除了停堆換料之外,核電機組可連續滿功率運行,不受風、光、水等自然條件影響[3]。核電機組的安全穩定運行事關國計民生和公眾利益,在調整能源結構和節能減排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浙江省電力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核電機組參與市場的形式與以往不再相同,因此,探討核電機組在電力市場中的參與策略是必要的。
浙江省部分核電機組屬于外來電機組,包括秦山核電公司二期、三期和方家山機組,由華東電力調度中心負責調度,它們在日前市場中自動創建價格接受者報價。秦山核電公司一期機組和三門核電公司1號、2號機組屬于省調機組,由浙江省調度中心負責調度,參與現貨市場的報價[4]。按照時間尺度分類,電力市場可分為中長期合約市場和現貨市場,中長期合約市場的交易對手方、結算方式和交割量等信息在簽訂合約時可以獲悉,交易風險較低;現貨市場往往采取集中競價的交易方式,電價真實反映了電力商品短期供需關系和時空價值[5],可能隨負荷和系統阻塞情況變化而產生較大波動。核電機組參與現貨市場時,存在停機或減載的可能,不利于核電機組的安全經濟運行。為了保障核電機組在集中競價的現貨市場中的合理收益,避免不安全地頻繁調整出力,需要為核電機組制定合理的報價策略。由于外來電機組在日前市場中產生價格接受者報價,因此本文主要研究省調核電機組的報價策略。本文首先分析了考慮核電機組的浙江電力現貨市場出清流程,然后結合運行特點為核電機組制定幾種不同的報價策略,最后使用IEEE 30節點系統模擬現貨市場的出清流程,為核電機組在不同負荷水平下的報價策略提出建議。
為了研究考慮核電機組的現貨市場出清流程并制定適宜的報價策略,需要先分析核電機組的運行特點,從發電成本和功率調節能力來看,主要有以下2個特點:
1)核電機組的前期建設投資規模大、成本回收周期較長,平均發電成本較高;而邊際發電成本主要由日常運行維護成本和燃料成本構成,燃料成本比重約為總成本的20%~30%,且日常運行維護成本較低,因此核電的邊際成本較低[6]。
2)核電機組的停堆裝料大修時間較長,停堆后約需要4~8個星期啟動并網[7]。核電機組雖然具備一定的功率調節能力,但頻繁調節功率會增加安全風險[8],綜合安全和經濟效益因素,核電機組在系統運行中一般作為基荷電源。機組年運行小時數和設備利用小時數高,2018年我國核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數達7 499.22 h[9]。
核電機組的運行約束條件可用式(1)~式(3)表示[10]:
(1)
(2)
(3)
浙江電力市場的發電側主體為各種發電商,用戶側主體包括售電公司、大用戶和其他用戶。發電商的電能量進入現貨市場,實行全電量競價上網、邊際電價出清,進行電能量和輔助服務聯合優化;用戶側從現貨市場購電,形成了發電商→現貨市場→用戶的現貨市場電能流。
浙江電力現貨市場按照時間范圍的不同,可分為日前市場和實時市場,其中日前市場的出清機制如圖1所示。日前市場出清模型的輸入數據包括發電機組報價、用戶報價、自投運數據、機組技術參數和運行數據、輔助服務要求和網絡數據等,調度中心運行以社會福利最大化為目標的最優潮流程序,約束條件包括發用電平衡約束、線路約束、機組出力和爬坡約束、最短啟停時間約束和備用約束,獲得日前市場的機組組合和發電計劃、節點電價、備用計劃、網絡潮流分布和阻塞情況等。調度中心根據華東電網的負備用市場結果調整日前市場計劃,形成預調度計劃;臨近實時市場時,運行并滾動更新預調度計劃。實時市場的出清機制與日前市場類似,如圖2所示。實時市場出清模型的輸入數據包括發電機組修改的報價、實時負荷預測值、預調度計劃中的機組組合和實時的網絡模型等,調度中心運行以購電成本最小化為目標的最優潮流程序,約束條件包括發用電平衡約束、線路約束、機組出力約束、備用分配約束、需求側響應約束和切負荷約束等,獲得實時市場的電價和發電計劃、備用和調頻價格、網絡潮流分布和阻塞情況等。
圖1 浙江日前市場出清機制Fig.1 The clearing mechanism of Zhejiang day-ahead market
圖2 浙江實時市場出清機制Fig.2 The clearing mechanism of Zhejiang real-time market
在現貨市場中,發電機組以價格-數量(遞增)對格式進行報價,用戶以價格-數量(遞減)對格式進行報價,發電側采用節點邊際電價(LMP)作為經濟調度和定價的基礎,用戶側采用對節點價格加權平均確定的統一價格來支付。在不發生阻塞的情況下,發電機組每單位電量獲得的收益等于節點邊際電價與發電成本的差。核電機組是現貨市場的發電側主體之一,屬于外來電的核電機組在現貨市場不參與報價,由系統自動生成價格接受者報價;省調核電機組需要在市場中提交報價,在現貨市場中其他發電機組競價上網,出清電量按照市場價格進行結算。如1.1節所述,核電機組功率調節能力差,作為日前市場和實時市場出清機制的輸入數據后,結果必然是核電機組的出力波動較小,有可能以固定出力運行承擔基荷,使其他機組提供調頻和備用等輔助服務;核電機組的邊際發電成本較低,在現貨市場中以邊際成本報價具有較大優勢,可能會擠壓掉部分高邊際成本機組的出清電量。
在初期浙江市場中,核電機組可能與電網公司或其子公司之間簽署政府授權合約,由于機組在合約市場中簽署的電量需要分解到實時來執行,發電機組的收益按照式(4)結算[11]:
R=QcPc+(Qg-Qc)Pm
(4)
式中:R——發電機組的收益;
Qc——機組的政府授權合約電量;
Pc——合約電價;
Qg——發電機組的實發上網電量;
Pm——現貨市場電價,即發電機組的合約電量部分按照合約價結算,偏差電量部分按照現貨市場價格結算。
核電機組在現貨市場中的報價策略需要考慮授權合約電量的影響,因此可為核電機組制定以下兩種報價策略:
(1)報價策略1
從零至授權合約電量段報零價,從授權合約電量段至現貨段報大于等于邊際成本的價格,如圖3所示。如果系統負荷水平較高,核電企業可以確定現貨出清電量能夠完全覆蓋授權合約電量時,可以選擇報價策略1。由于在浙江市場建設初期,政府授權合約呈現“計劃”特性,現貨市場價格很有可能低于授權合約價格,超過合約電量的部分按大于等于邊際成本的報價參與博弈競價,則政府授權合約部分的收益能得到保證,現貨段也不會虧損。
圖3 核電機組的現貨市場報價策略1Fig.3 The first bidding strategy of nuclear power units in spot market
(2)報價策略2
從零至最小穩定出力段報零價,從最小穩定出力段至授權合約電量段報邊際成本價,從授權合約電量段至現貨段報大于等于邊際成本的價格,如圖4所示。當系統負荷水平較低時,政府授權合約電量部分不一定會全額出清,從零至最小穩定出力段報零價可以保證機組不會停機,超過最小穩定出力段電量以大于等于邊際成本報價保證不會虧損,是一種較為通用的報價策略。
圖4 核電機組的現貨市場報價策略2Fig.4 The second bidding strategy of nuclear power units in spot market
通過上述分析可得,兩種報價策略各有其適用性與局限性,與負荷水平緊密相關。報價策略1比較保守,傾向于獲得更多的電量,適用于負荷水平和邊際電價較高的情況,通過高出清電量獲得收益;報價策略2較為激進,為了保證不虧損提高了總體的報價曲線,當政府授權合約電量沒有全額出清時,偏差電量部分需要按照現貨市場價格結算,適用于負荷水平和邊際電價較低的情況。
本文以IEEE 30節點系統為例[12],分別在高負荷和低負荷時,模擬第2節所述的核電機組的兩種報價策略,并比較機組的收益情況。為了模擬核電機組與其他類型發電機組在現貨市場的競價過程,IEEE 30節點系統的發電機組分別被定義為煤電機組、核電機組和水電機組,所有發電機組的參數如表1所示,機組的最小出力參考文獻[13-14]及《并網調度協議》等確定。
表1 修改的IEEE 30節點系統的發電機組參數
浙江初期電力市場放開110 kV及以上電壓等級用戶[2],假設發電機組的政府授權合約比例占總發電量的90%,因此核電機組報價曲線中的兩個轉折點——最小穩定出力和政府授權合約的比例分別為60%和90%。
假設高負荷水平時,系統總負荷為2 550.6 MW。煤電、核電和水電機組都采用報價策略1,即從零至授權合約電量段報零價,從授權合約電量段至現貨段報博弈競價。博弈競價段的報價分別參考浙江省三種類型機組的上網電價[15],機組的分段報價數據如表2所示,報價時間段選為一小時。
表2 高負荷時發電機組的博弈競價段報價數據
高負荷水平時的出清結果如圖5所示,圖中省略了所有機組報零價的電量段。高負荷時所有機組的政府授權合約電量全部出清,受網絡連接方式和負荷位置的影響,即使核電機組410元/MW·h的報價高于其他煤電機組,但核電機組的現貨段電量全部出清,實現滿功率運行,并成為邊際機組,出清電價為410元/MW·h。第一臺煤電機組的現貨段電量部分出清,其余機組的報價較高,沒有獲得現貨段的電量。
圖5 高負荷時的現貨市場出清結果Fig.5 Spot market clearing results under high load
假設低負荷水平時,系統總負荷為1 700.4 MW。煤電、核電和水電機組都采用報價策略2,即從零至最小穩定出力段報零價,從最小穩定出力段至授權合約電量段報邊際成本價,從授權合約電量段至現貨段博弈競價。機組的報價數據如表3所示,報價時間段選為一小時,未列出的電量部分報價為零。經過初步測算,超超臨界煤電機組的邊際發電成本為0.22元/kW·h,核電機組的邊際發電成本為0.18元/kW·h[16],水電機組的邊際發電成本近似為零。
表3 低負荷時發電機組的博弈競價段報價數據
低負荷水平時的出清結果如圖6所示,圖中省略了所有機組從零到最小出力報零價的電量段。機組報零價的電量段全部出清,包括所有機組最小出力段電量和水電機組的政府授權合約電量。核電機組和煤電機組1的邊際發電成本較低,它們排在水電機組的政府授權合約電量段之后出清,核電機組的博弈競價段電量的報價較高,因此沒有爭取到滿功率運行,出清了全部政府授權合約電量,剩余的負荷由煤電機組1獲得,出清電價為220元/MW·h。
圖6 低負荷時的現貨市場出清結果Fig.6 Spot market clearing results under low load
從不同負荷水平下模擬現貨市場模擬出清結果中可得,核電機組制定報價策略需要參考競爭對手的報價,并做好發電成本測算工作。高負荷時,當核電機組的報價低于其他機組的報價時,更有可能獲得現貨部分的電量,也可以嘗試提高報價搏一下邊際機組,以提高出清電價獲得更高收益。低負荷時,核電機組的低邊際發電成本有利于爭取較高電量,按照目前測算的各機組發電成本來看,核電機組基本能保證政府授權合約電量全額出清,核電機組的出力可達到90%額定功率。如果想獲得剩余發電量應繼續以邊際成本報價,較高的申報電價不利于獲得電量,這時市場的出清電價較低,核電機組的收益會略有降低。
本文首先分析了核電機組的運行特點,并闡述了考慮核電機組的浙江現貨市場出清流程,相應為核電機組制定了2種現貨市場報價策略,分別是“從零至授權合約電量段報零價,從授權合約電量段至現貨段博弈競價”和“從零至最小穩定出力段報零價,從最小穩定出力段至授權合約電量段報邊際成本價,從授權合約電量段至現貨段博弈競價”。最后在不同負荷水平下,模擬使用不同報價策略的現貨市場出清過程。在高負荷時,核電機組可以提高現貨段的報價搏一下邊際機組,以提高出清電價;在低負荷時,核電機組的政府授權合約電量可以全額出清,如果想獲得剩余發電量,現貨段電量應以邊際成本報價。